第二百五十章 寡人归矣
刘辩连夜离开离石县,待张飞发觉之时,刘辩早已绕过通山,与等候在茨徐晃会和,准备赶回弘农国。
徐晃见着刘辩,有些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神红肿,一个大汉竟然像一个孩子一般。当年徐晃不得已入了白波军,刘辩接纳了他,并委以重任,更是将整个河东郡都交与他。
徐晃念刘辩大恩,一直也身先士卒,鞠躬尽瘁。
“王上……”
“公明,辛苦你了。”刘辩将徐晃搀起,拍了拍后者的肩膀,示意后者不要在麾下军士面前展现出脆弱的一面。
然而徐晃同学却是完全不在意,眼眶依旧红肿,“两年了,臣终于又见到王上了……”
徐晃身后不远,刘辩还遇见了熟悉的吴羽,如今一身戎装,显得格外精神。刘辩见到吴羽,便想到了曾经黾池守将董越,又想到了与马礼一同护其家眷回弘农董横,又想到家眷。
两年时间,不知众人现成了什么模样。
反正从徐晃来看,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寒暄一阵,刘辩在徐晃的陪同下率军赶回弘农,走到西河郡、河东郡交界处时,身后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正是发现刘辩不在而追来的张飞。
张飞提矛立于阵前,对刘辩喊道:“王上,去洛阳的路可不是走这里。”
刘辩则对张飞摆了摆手,言道:“张州牧,寡人在鲜卑两年,思家心切,要先回家中去看望家,想毕叔父一定会理解寡人。
感谢张州牧一路护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张州牧就送到这里吧。”
言罢,刘辩便头也不回地率军离开,而赵云、太史慈、韩康三人在后压阵,张飞正要一骑冲出,却被身边一人拉住,于是作罢。
此人正是当年随刘备一同赴洛阳青年——田豫,如今数年过去,以前的青年也已长大,容貌间也有了变化,故而刘辩并未认出田豫。
田豫如今在张飞麾下,倒也很受张飞的重视,后者见田豫拉住自己,心中也知道今日已经拦不下刘辩,率军赶回离石,同时差人往洛阳禀报。
刘辩回弘农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二哥糊涂啊。”张飞想到刘辩回到弘农后的种种后果,在马上不住叹息。
田豫此时心中也在犯着嘀咕,不知道将他发现关羽的异动报告给张飞究竟是对是错,他在心中也是不认可关羽的举动,但对关羽还是有些佩服。
总之这两个知情者心中都有些矛盾。
另一边,刘辩连日赶路,终于来到河边,对岸便是弘农。他百感交集,千言万语,也不足以表达他此时的心情。
“回家。”淡淡的一句,却胜过那千言万语。
杜畿早已离开陕县,赶赴左冯翊,但却将曾经建造的舸船留给了继任者杨俊。
杨俊亲自率军前来接应,几乎与徐晃如出一辙,泪流满面。刘辩吩咐随行的赵俨、吴羽回安邑留守郡里,心提防并州的张飞,徐晃则坚持与刘辩上了舸船,往弘农而去。
“王上,王妃、公达先生、皇甫老将军、卢尚书皆在对岸候着。”杨俊将河对岸众臣等候之事报与刘辩,脸上满是再次见到刘辩的喜悦。
刘辩闻言,只是点零头,眺望远方的河岸,想可以看见想要看见的人影。
不知为何,原本激动万分的心突然渐渐安寂,让他有些错愕。
所谓物极必反,大抵便是如此。
刘辩立于船上,只见对岸越来越近,弘农郡一侧的景象越来越清晰,刘辩看清了自己深深挂念的人,以及麾下众多臣子,由轮廓直至看清他们的表情。
有人在抽泣,有人在欣喜,有人在不住张望,还有一个家伙用有些懵懂的眼神盯着刘辩,直至刘辩下船来到深浅,家伙才认出眼前人便是曾经每日抱着自己的父亲。
众人虽然对刘辩归来皆有些激动,但还是让出一条路,让刘辩先与已经哭的不成人样的家眷相拥,刘辩离开太多时日,心中的思念也越来越重,如今见到刘辩,情绪自然爆发出来。
刘辩也是一样。
待刘辩安慰好自家内人,才缓缓走向一旁的荀攸、皇甫嵩、伍孚、皇甫元、梁宇等人,与众人一一见面。
一向淡定泰然的荀攸也居然没能止住泪水。
“王上,臣就知道您一定会回来的。”皇甫嵩拍了拍不争气的皇甫元,对刘辩言道。
刘辩则揽着皇甫元的肩膀,安慰着后者,然后对众人言道:“回城。”
于是,一队军士由陕县向弘农城行进,刘辩则依荀攸之言,坐进了马车,一旁便是董横随行护卫。
董横当年留在洛阳保护府中家眷,并未随刘辩出征,与刘辩也是两年未见,如今刘辩归来,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担负起护卫的指责。
徐宁、来宁、赵云、太史慈、韩康等人也与众人许久未见,各自寻了旧友闲聊,当然几人还是与董横更加熟悉。
另外,众人对于祖茂、华雄的到来赶到欢迎,毕竟是与刘辩在鲜卑同甘共苦过的将领,众裙也没有问起两人各自的过往。
只要忠心与刘辩便好。
众人回到弘农城,华歆、皇甫贤、苏定、贾穆等人俱在弘农城外等候刘辩,众人身后还有许多闻讯赶来弘农百姓,尽皆眺望着刘辩车驾的方向。
刘辩来到华歆等人近前,下了马车,安抚着早已激动的众人,然后与百姓相见。
“真的是王上。”
“王上回来了。”
“拜见王上。”
百姓交头接耳地讨论着刘辩归来的消息,不知谁突然跪倒在地,拜见刘辩,身边的人如同人浪一般,纷纷跪拜。
“寡人归矣。诸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刘辩望着百姓们的反应,心中有些感动,示意众人起身。而后又了几句,便率众向城内行去。
这一段路,刘辩要走回去。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回来了。
刘辩一步一步走进弘农城,感受着家的感觉,虽然两旁的景象多少有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亲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