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虚惊一场

一切准备就绪,一众侍卫护着一个黄门往弘农城宣旨。

奉命到弘农城的黄门唤作唐义,他曾侍奉过刘辩,且刘辩对他有救命之恩。

一次他惹到了中常侍高望,为高望殴打,此时刘辩经过,从高望手中救了他。

他今日在朝中将所有事都看在眼里,心道:“董卓拟的圣旨,定然对弘农王不利,我家中只我一人,不怕连累,干脆一走了之算了。”

于是,他过了函谷关,摆脱侍卫,一个人往南,将圣旨埋在土中,投南阳去了。

众侍卫见唐义带着圣旨走失,寻他不着,又无法回宫交差,干脆各自散去,带家人避难去了。

这道圣旨,弘农不知,洛阳不觉,一时没了下文。

然“芳林之约,洛舍之旧”传遍各地。

……

司隶弘农国,弘农城,王府。

这日,众人正在王府议事,苏定突然仓惶地跑进来,他喘着粗气,道:“王上,关于您托皇甫将军呈上的书信有结果了。”

伍孚见他这般模样,知道一定不是一个好结果,叹道:“果然如公达先生所料,最终还是免不了这一遭吗?”

苏定眼神有些灰暗,道:“陛下与百官皆同意,最终被董卓一言否决。他早拟好了圣旨,欲调公达、子鱼两位先生其他处为官,德瑜、文远、伯平、修明四位将军去戍边。圣旨已下,皇命难违。唉……”

苏定心中清楚,董卓想要调走的这些都是弘农国的支柱。一旦他们离开,弘农国危在旦夕。但他心中发誓:“一定誓死守卫弘农城。”

华歆闻言,心中对董卓的釜底抽薪之计气愤难当。他对刘辩拱手道:“王上,子鱼染疾,不能接旨,先回去休息了。”

众人对于华歆的反应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的确不失为一个选择。仕子的确可以因为某些原因,对官职辞而不就,但不接旨,可是死罪。

华歆正要离去,荀攸一把将他抓住,让他稍安勿躁。

董卓可能会使釜底抽薪之计正是荀攸想到的,然而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上书信进言的方法是刘辩提出来的。

荀攸对此十分赞同,同时也有些担忧,若董卓对刘协没有丝毫敬畏,此事难成。

众人见他拦转歆,淡定从容,应有什么好计策,目光殷切地瞧着他。

他转头对苏定道:“苏将军,这是哪日发生的事?”

苏定回道:“三日前早朝。”

荀攸尚未话,皇甫贤疑惑地道:“奇怪,若是三日前,圣旨早该到了。为何今日仍未见到使?”

皇甫贤之言勾起了众饶疑惑,按道理,从洛阳到弘农也就一日光景,难道中间出了什么变故?

荀攸沉吟片刻,道:“季安,汝再去查探一下传旨的是哪个黄门,或许是王上旧识也不定。”

苏定差人专门去了洛阳一趟,最终探得传旨之人唤作唐义。

刘辩脑海中闪出旧事,将他救唐义之事讲与众人,众人皆言:“王上仁德,才有此报,唐义应该是带着圣旨走了。”

众人又言:“唐义知恩图报,是为忠贞义士。”

弘农城内,众人虽为收到正式任命旨意,然人心向辩,各司其职,厉兵秣马,准备收复封地。

……

董卓这日在府中思量:“皇甫义真本就与我有隙,又在朝堂上忤逆我,应当想办法处置他。”

于是,董卓唤来李傕,命其伪造皇甫嵩贪污腐败的证据。

李傕领命而去。

一日后,董卓手握伪造的证据,在朝堂上诬告皇甫嵩贪赃枉法,使刘协下旨将他收入大狱。

文武百官皆知皇甫嵩秉性,绝不可做出贪赃枉法之事,实属董卓为报复他而进行的构陷,却无人敢言。

朝堂之上已是董卓的一言堂,众人什么都只是徒劳。

最终,皇甫嵩因为替刘辩传信而被董卓构陷入狱。

皇甫嵩之子皇甫元曾与董卓交情匪浅,曾替董卓挡过北宫伯玉的刀。他听闻父亲因董卓入狱,急忙赶至洛阳,求见董卓。

董卓见他来访,热情地出门迎接,道:“坚寿,平北宫伯玉之后,你我已数年未见。今日,你我兄弟二人,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皇甫元却是跪在地上,言道:“相国缚坚寿父亲,坚寿不敢与相国做兄弟,望相国念在旧事份上,饶父亲一命,坚寿拜谢。”

董卓感怀昔日情分,命人将皇甫嵩从狱中放出,请他们父子到府中赴宴。

宴会上,皇甫嵩一直不言不食,皇甫元与董卓侃侃而谈,聊起旧事,满心欢喜。

董卓与旧友同饮,心情舒畅,轻松惬意,倒是他进京之后头一遭。

酒宴之后,董卓留皇甫元在洛阳常住,欲表他为侍郑皇甫元辞而不受,言道:“仲颖所为,已怒人怨,恐难以善终,望你珍重。”

言毕,皇甫元扶着父亲皇甫嵩出了相府,直奔雍门,一路往弘农去了。皇甫嵩被刘协任命为弘农傅,虽圣旨未下达,但圣命已下,他自然要去弘农赴任。

况且,他听闻刘辩与往日已大有不同,也想亲眼见一见。

因皇甫嵩在狱中受了些折磨,两人行得有些慢,两日之后,才远远地望见博杨城。

两人又行了数里,却是有一对人马赶至近前。为首一少年年纪轻轻,约有十五六岁,面容清秀,双目有神。少年身后则跟着几名文人武将和一队骑兵。

少年正是弘农王刘辩。

他接到苏定消息,言皇甫嵩因董卓入狱,其子皇甫元入京解救,父子出了雍门往弘农来了。

他即刻率众出城迎接,迎到他们两人。

他身后正是荀攸、华歆、皇甫贤、张辽、董横、高顺、曹性、梁宇、秦远等人。

他见一老一少两人走在大路上,老的青丝白发,身材魁梧,面色坚毅,当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少的人高马大,双眼炯炯有神,脖颈侧面有一道疤,亦是一员猛将。

此二人定是皇甫嵩、皇甫元父子无疑。

刘辩见到皇甫嵩后,翻身下马,拜道:“子弘农王刘辩,见过义真先生。”

众人与皇甫嵩、皇甫元父子见面完毕,又给皇甫元牵了一匹马,将皇甫嵩扶上马车,一行人动身返回弘农城。

皇甫嵩到弘农,无异于是一件好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