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次早朝,怎么表现能表现的很熟练?

开城门,亲自前往敌军阵营谈怒…这特么是什么神鬼莫测的操作?!

联想到御道上的宋徽宗赵佶,他见到金兵就落荒而逃、被俘后生了不少孩子的赵佶,再想到自命不凡、连点准备都没有匆忙起事的赵楷,还有形势一片大好,擅杀忠臣良将的赵构……

这赵家是不是基因不好?生颅内缺髓?这种缺德的事都做得出来?

诶…不行,不能这么骂人,自己现在就是赵桓,这不是连自己都骂上了吗?他看着这赵家一窝子智商欠费的货,就脑阔疼。

“这宋钦宗投降是不是那个太上皇赵佶授意的?”赵桓稍加分析得到了答案,一定是这样,按照原来赵桓那个软弱的性子,肯定被当政二十六年的赵佶给做成了提线木偶。

【1126年7月初时,赵佶被赵桓接回汴京,自此不问朝政,一心造人。大权已然旁落,赵佶心腹大臣皆被流放。朝中无臣,野外无将,毫无民心,如何授意宋钦宗开城谈判?时当日攻入延福宫,赵佶依旧沉浸在造人之中,被抓时都不知道金兵第二次南下的消息。这城门就是赵桓开的,甩锅甩给赵佶不合适。】

【唐恪、耿南仲等人言称金兵百万围城,不断进言劝降,宋钦宗轻信之,开城门乞和。久居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内斗猛如虎,外战不如狗,不外如是也。】

垃圾!

赵桓评价了一句,好像评价的自己。不过真的是垃圾!

久居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北宋一连摊上了三个倒霉皇帝,赵佶、赵桓、赵构,不灭亡才怪。

最关键的是大宋禁军在哪里?主力部队呢?除了大宋西军,赵桓,完全没有看到大宋的禁军有任何表现!

【下兵马大元帅赵构,率20万禁军盘踞应龙府,称帝登基。】

【李纲被任命为领开封府事,统领汴京一切事务,奈何李纲人远在长沙,还未赴任,汴京城已破。第二次开封之战后,金兵离开汴京城。李纲谏言宋高宗任命宗泽为汴京留守,在汴京整顿军务,图谋大同府与平州山海关。言:罢一切言和之事。】

【已经登基的赵构非但没有同意此事,反而罢黜了李纲,泥马渡江跑到了杭州定都。】

【宗泽任汴京留守,整顿汴京军务,招下勤王之兵与大宋义士200余万,分别部署在汴京周围十六县,与敌人展开了十几次大战,战战全胜,占领黄河南岸,一度打到真定府,也就是保定附近,收复了大量失地,据险固守汴京,请求登基的赵构还都汴京,收复失地。】

【赵构泥马渡江,宗泽抑郁成疾,临死连呼“渡河!渡河!渡河!”与世长辞。】

【有诗云:梁摧大厦倾,谁与扶穹窿。安能百身赎,坐为四海恫。人亡国殄瘁,意真懵懵。中原气萧瑟,洒涕临西风。以祭奠宗泽之大才。】

【宋高宗赵构任命投降派杜冲为汴京留守,汴京不日陷落,自此,汉家祖地、中原十八省陷落金人、蒙古、元朝。夷族统治汉家祖地十八省近三百载,直到位面之子、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朱元璋,提着打狗棍出世,把中原十八省收复,中原十八省才再次回归汉家之手。】

【呜呼哀哉!是当时,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中原十八省从北宋末年近3000万人口,到明初仅300万人口,中原十八省沉沦异族之手近三百年。】

赵桓不想评价,也懒得评价,既然自己已经来了,对得起这样神州陆沉的局面吗?

赵英拍打着身上的雪花,走进了延福宫内。

他去种师道的军营求援,一切还算顺利,拜匐在地道:“官家,种师道种少保今日率西军进城,未曾遭到守城将领阻拦,轻易进城。未至御街听闻叛乱已悉数剿灭,种少保长笑三声,现已回营。不过官家有一事……”

“讲。”坏消息已经够多了,也不介意从赵英这个太监这里得到新的坏消息。

“亲从官上一指挥沈从,夜过陈州门出汴京,前往了种家军大营,臣在陈州门前遇到沈从将军,一路尾随,见其进入军营之内,臣全身而退,未曾被人发现。此事……”赵英自知资质愚钝,不愿意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讲了下自己见到的实情。

沈从对自己的忠心度不高,只有35点,处于表面臣子的状态。

不过他对大宋的忠心度高达100,应该不是在密谋如何干掉自己。至少不会在金兵退兵前如此行事。正如沈从所言,现在换个皇帝,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糕。

现在赵桓的目的很很,活下去,仅此而已。既然对方无意处理掉自己,那就暂且用着。

“不要与别人起此事。”赵桓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现在自己没有文臣支持,杀了赵楷也不会有文人再支持他。武将觉得登基之时,哭晕厕所,表现太差。嫌弃他怯懦,文臣嫌弃朕胸无点墨,不成大器。

所以,沈从和种师道密谋这件事,出去只会让自己难做而已。

当皇帝,不是个好差事啊!真的是处处为难。

“官家,更衣上朝了。这次是官家第一次常朝。文臣武将一定如同那饿狼一般,官家一定要心应对。”赵英叹气,自己的官家就是性子太过怯懦,耳根子软,到时候朝堂吵吵起来,要是把官家吓哭了怎么办?

在朝堂上,那群文臣可没什么儒雅随和可言,就是太上皇上朝,也是谨慎微,不敢得罪那群虎狼文臣。

晁冠、绛纱袍加身,出右承门,是昨日出事的广场,宫人早已将整个广场打扫干净,但是赵桓还是抽着鼻子,似乎能闻到昨的血腥味,很淡,但是一匹马被射了个对穿,血腥味依然飘荡着。

本来如同菜市场一样吵闹的文德殿内,群臣看到赵桓已经到了,瞬间变得寂静无声,待到赵桓坐好,群臣弯腰一拜,朗声高呼:“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桓是第一次感受来自群臣的山呼海喝,这种端坐在皇位上,俯览的感觉,貌似不错。

“有事出班,无事退朝。”赵英赵都知尖锐的嗓音在大庆殿上回荡。

“陛下,听闻昨日东掖门有变。不知现在郓王殿下现在身在何处?”一名老臣出列,微微弯腰拜了一拜,用咄咄的语气道。

哦?这就来了吗?果然昨沈从的犹豫不无道理。

外面金国大兵已经大宋都城汴京之外。不几日就要度过黄河,直扑汴京而来,这朝堂的头等大事居然是昨夜事变的皇子。

大宋朝堂果然不一般啊!

【李邦彦:尚书左丞,太宰。擅歌、擅蹴鞠,熟习猥鄙之事,人称浪子宰相。外貌俊朗,大观二年,赐进士出身,宣和五年拜为尚书右丞,北宋末年六贼之一。极度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金兵围困汴京之时,力主割地赔款称侄乞和,盖棺定论:庸缪不才、忌疾贤能、动为身谋、不恤国计者。对你的忠心度:0/100,对大宋的忠心度:0/100.】

嘶!

对自己这个新帝的忠心度为0也就算了,毕竟自己刚登基对自己毫无敬畏之心,还能的过去。但是对大宋忠心度也是0,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从大观二年到靖康元年,这李少宰可是位极人臣,位列宰相,国朝对他不薄,但居然对国朝毫无忠诚。

还特么有这种人?

赵桓真的是大开眼界,这家伙官至尚书左丞,执掌尚书省,大宋最高行政机构的扛把子,赵桓稍微换算了下,相当于后世的国务……

虽然自己这个超长名系统缺少了很多很多模块,但能看到忠诚度也着实给力。不知道基于什么数据分析得到的这个数字。

“陛下?”李邦彦看着发呆的赵桓,声音提高了几分问道。

赵桓这才回过神来,道:“李太宰,你刚才什么?我刚才走神了。”

李邦彦一头黑线,这个赵桓居然在这个时候,打起了哑谜!他大声的道:“郓王殿下一向素有贤名,士林之中,多有美誉。”

“此次东掖门之变,一定另有隐情,绝对是有奸人在陛下耳边聒噪!”

“郓王殿下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历任十一镇节度使,军中也素有威望,慈金兵围城之际,以郓王殿下的心性,绝对不会做出慈下作之时,这其中一定有人作祟,奸人谄媚,请陛下明察!”

赵桓其实很不想谈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沈从已经结果了李邦彦的郓王殿下。

现在郓王殿下这个人,差不多应该凉透了吧。

那么多还有什么用?人都没了。

“郓王殿下乃是陛下同母兄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万望陛下考虑周全。”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站了出来,拜了一下,高声道。

【白时中:尚书右丞,少宰,崇国公,社稷之贼。一切奉蔡京父子所命,莫不如是。胆怯懦,对你的忠心度:0/100,对大宋的忠心度:0/100。】

“郓王殿下执掌皇城司提举多年,从亲从官到从事官皆为郓王殿下嫡系。郓王殿下万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忤逆之事。”

潜台词是要做要就做了?不会等到今?信了你的邪,这个老头子坏得很!

【张邦昌:中书侍郎,太宰、兼门下侍郎,伪楚皇帝。金兵围汴京之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同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耻后,被金国立为“伪楚”皇帝,历时一月。对你的忠心度:0/100,对大宋的忠心度:40/100。】

这怎么又一个皇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