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两股份有限公司
王成可不知道有一个叫做彻心的表妹即将到达吕宋,按照后世的习俗王成给工人包括奴隶都放了假,腊月二十七一直放到大年初七,整整十假,初八上班。
开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领到了开工红包,就连奴隶们都兴高采烈的领到了十个白面馒头的开工红包。
王成现在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铁心”上面。
经过炼五郎的加入,一些零部件的材质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王成看了一眼满怀喜悦的众人,然后就前往了“达摩院”。
“铁心”已经可以短暂的运作了,第一款冲压机已经差不多定型了,王成要求一个月之内这个冲压机要能开始工作。
王成去年已经在吕宋打出了广告,二月十五日将在吕宋召开第一届招商会,将会对外出售骑士酒和睚眦一号的贸易份额。同时把睚眦一号的样品摆了出来,当一两银子一把的价格公布出来的时候,连郑芝龙都被惊动了。
所以王成打算冲压冲一批份额凭证,由于这个时代还没有冲压技术,就算有工匠可以雕刻出同样的凭证,但冲压的凭证和雕刻的凭证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
技术防伪解决后,会让份额的售卖要轻松很多,可以使凭证具有流通的价值,这也是王成打算发行货币前的试探。
很多人并不明白为什么王成要放弃暴利,而选择将骑士酒和睚眦一号钢刀的价格定价为一两银子,首先就是用销售份额换取工匠,其次以极低的出厂价打消其他势力的觊觎,然后就是打算发行货币,最后打势力强大后对其他势力进行贸易冲击,摧毁敌方势力的工业。
比如大海盗郑芝龙为了抢占王成得贸易份额,正在福建沿海替王成这个潜在对手大量搜罗工匠。
王力正在指挥工匠调试冲压机,看见王成过来,冲他点点头把工作交给了副手,然后拿着记事本来到了王成身边。
王成的文化培训班已经开了几个月,工匠们逐渐形成了记事的习惯,王力翻开记事本向王成汇报起来。
“‘铁心’一号目前空载运行极限时间为五个时辰三刻,负载冲压机的运行极限时间为二个时辰一刻。平均维修重新运转的时间为一个时辰。”
王成想了一下加上维修的时间,以每五个时辰工作时间来算,那么冲压机的工作时辰能有三个多时辰,也就是六到七个时。基本符合预期。
“继续优化一下,月底之前定型。下个月交付一台给铸造厂,达摩院开始研究钻床。”完又给王力简单的讲述了一下钻床的基本原理。
转完了“达摩院”王成又来到了骑士酒的蒸馏车间,由于没有经验新一年的工作安排本应在过年前安排好,而王成和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开工这一王成就要跑一跑各个作坊。
王成安排蒸馏车间对骑士酒进行二次蒸馏,三次蒸馏,四次蒸馏,甚至五次蒸馏。送到王成最新成立的“扁鹊院”,进行临床实验。虽然这个时代可没有不能拿病人做实验的国际组织,反正对于轻微外赡酒精实验并不会对病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虽然王成知道用来消毒的医用酒精的酒精浓度为百分之七十五,但这个时代可没有仪器来测量酒精度,所以只能用临床实验来验证医用酒精的酒精度。从而通过医用酒精的酒精度对比蒸馏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酒精。
要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酒精能干啥,当然是最为挣钱的香水了,浓酒精加上花瓣精华就可以造出香水了。
离开了蒸馏车间,王成遇见了迎面而来的老管家王贵,这段时间王贵一直被安排到农耕和税收这块,大片的荒地被种上的红薯和玉米,这些来自美洲的作物早已随着西班牙的战船到达了吕宋。
“少爷,最近骑士酒对粮食的消耗量比较大,由于大明年年灾荒粮食价格又有了一成的涨幅,我们是不是要提高骑士酒的售价。”
这种原材料涨价产品涨价可是惯例,在王贵的认知里骑士酒本来就卖的便宜,趁着这次原材料涨价售价上调个五成到十成那些商人照样会趋之若鹜。
王成摇摇头,在他的布局中骑士酒的盈利占比并不是很大,主要还是靠他交换工匠和发行凭证。
“不涨,骑士酒的价格变动会影响我的后期布局,下个月我会成立一家一两公司,所有的产品的售价都是一元对外进行招商,而且我会以股份制的形式对外进行招商引资,”
老管家王贵茫然的看着王成,这段时间老管家始终跟不上王成的节奏,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一两公司?股份制?是什么意思。”
王成苦笑的跟老管家解释起来,看来还是要抓紧时间培养年轻的管家,王成每次都要花很多时间向老管家解释他的构思。
“我打算下个月成立一家商行,专门帮助我们出售,他们只负责销售我们的产品,以一成的利润进行经营。然后发售十万股,面向全吕宋以集合竞价的形式发售。”
老管家王贵初听王成要建立一家商行觉得很有必要,毕竟随着产品的越来越多,是需要一家商行专门负责产品的售卖。
但是听到王成要把这家掌握着所有产品的经营权的一两公司全部卖掉,立马就忍不住了。
“少爷如果缺钱的话,我们可以去找夫人或者是林老爷,这股份哪能随便卖出去,这样的话以后这个公司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如果那些股东胡乱指挥那么这家公司就完蛋了。”
王成想想也是,思考了一下,想到了后世同股不同权的阿里。这里不用那么麻烦,直接发行无权股票,仅享受分红权。
而且不同的是,这个一两公司可以保证每年分红,毕竟没有任何研发费用,也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需要投资,完全是一家轻资产公司。
“没事,我不会把决策权出售出去的,这次发售的股份买的再多都没有决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