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大汉铁律

大汉水师胜利启航,这一次主要是东征刘豫,说实话,刘豫建立伪齐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被清剿的命运,虽然当年汉军攻打山东的时候,这个家伙侥幸逃脱,可是逃脱也只是暂时的苟延残喘,大汉是不会允许这样一个政权悬浮在海外的。

这些年在东海,刘豫的日子过得非常舒坦,要知道,在东海这些岛国之中,当地人民非常崇拜汉文化,他们在宋朝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的优选计划,就是选派大量的岛国少女来大宋借种,好像怀上了宋人的孩子,就可以高人一等,就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说宋朝的时候,岛国人民对汉文化崇拜到了极点,几乎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刘豫的军队在山东的确是被汉军打的是狼狈逃窜,可是他们的军队到了岛国,几乎是无敌的存在,短短数年就彻底征服了岛国,大大小小小的几十个部落,成为了岛国的王。这里物资的确是匮乏,但是白银矿非常多,这就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要知道宋朝的时候,国内最主要的货币还是铜钱,而银子基本上都是在夫人手中,实际上很少流通的。影视剧里面动不动都是拿着白银去消费,都是扯淡,没有半点历史常识,国内一直到了明朝中叶,白银才开始做为通用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

大汉连年征战,需要大量的财富作为支撑,再加上当初对金国还要打响金融战争,掌握着白银渠道的大汉帝国主流货币开始逐渐变成了白银,而且白银兑换铜钱的比例越来越高。

等大汉灭掉了金国之后,就宣布白银做为主要货币流通,并且逐步取代铜钱。白银取代铜钱最为官方货币,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推挤商业的发展。可是这就给不法商贩提供了发财的捷径。

同样是货币,铜钱在民间很少出现私人锻造,第一锻造几乎复杂,第二锻造利润不是很高,毕竟黄铜的价格昂贵,实用性不强。要是黄铜比例降低的话,铜钱色泽就会被差,容易被发现,流通性不高。第三造假死重罪,风险太高。

白银就不一样了,银元宝的锻造技术相对就比较简单了,再加上从东海走私白银过来,成本很低,要知道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这利润是相当客观的。暴利之下,就有人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前来走私白银,私自造钱,这对大汉经济体系冲击很大。平日里也看不出来,可是在打仗,需要大量物资做支撑的时候,问题就爆发了。

其实,白银走私的事情一直有,民间铸钱也早就有了,当时天子刘正龙并没有任何处罚的意思,就是任由白银流入大汉,任由民间铸钱,就是想知道究竟是那些人参与了,找机会一网打尽,然后把这些白银全部充公。

当初刘豫的两个女儿进宫,来换阮命的机会。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最后竟然成了白银走私的源头。

在大汉,掌握全国经济的是金行吧,这是大汉天子刘正龙私人的产业,掌握着全国的经济命脉,当然在大汉立国之后,就转交给朝廷了。可是职责之中就增加了监控全国经济命脉的职责。现在白银走私疯狂,金行一直都在做监控,只是没有采取措施而已。

大汉水师扬帆起航,剿灭刘豫政权的同时,国内打击白银走私也拉开了序幕。危机来临的时候,刘妍,刘韵这对姐妹花就坐不住了,虽然绝色倾城,可是后宫佳丽三千,想要突出重围,受到天子恩宠绝非易事。要知道大汉皇宫在不断地扩建,不断地有美女进宫。

刘妍,刘韵两姐妹失宠,更多得到原因不是后宫佳丽三千,也不是刘正龙喜新厌旧,最主要是赵福金等原本大宋的帝姬,皇妃们队伍太庞大了,她们对刘豫这个卖国贼是恨之入骨,把仇恨都转嫁到刘妍,刘韵核对姐妹花身上了。积怨极深,这种情况下,这对姐妹花才最终走上贩卖白银之路。

金钱可以充斥空虚的心灵,最起码刘妍,刘韵是这样子的,两姐妹的财富在暴增,偶尔在玩假凤求凰,可以说玩的不亦乐乎,日子过的很舒坦,可以说此间乐,不思蜀。

假凤求凰,靡靡之音传来的时候,让刘正龙十分的动怒,他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后宫还会出现这种仇视,怒火中烧的他破门而入,惊扰了床上的两大美女,惩罚,惩罚。

如果这就是惩罚的话,刘妍,刘韵两姐妹,宁可天天被惩罚。

或许是太久没有被灌溉了,两姐妹使出了浑身解数,来玩真的颠龙倒凤,来讨好这个好几年没有来宠幸自己的男人。

皇宫内发生的事情,外面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刘妍,刘韵最终交出了名单,白银走私的所有涉案人员无一幸免,全部落网。

一亿两白银进入国库的同时,大汉的水师就已经进入了作战范围。这一次率队出征的是张横,张顺两兄弟,这是最后一次出征了,这次两兄弟还把孩子张若愚,张若骇带了过来,说白了是给孩子们铺路,保驾护航。这也算为什么刘正龙让两兄弟出战额原因所在,那就是老的带小的,顺利拿下东海诸岛,灭掉刘豫。

一亿两白银,这个数字的确是让太上皇刘正龙,天子刘昊天感到震惊,在震惊的同时,突然意识到,如果白银做为货币,那么未来会后患无穷,一旦出现不可掌控的因素,那么大汉的经济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怎么办,在这个时候,天子刘昊天才算是意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要当一代明君,被后世称颂,自己还差的很远。这个国家,自己还玩不转,很多的问题还离不开父皇的保驾护航。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刘昊天才意识到想踢开父皇,自己乾纲独断是多么的愚蠢。

刘正龙看着跪在地上,满脸羞愧的天子,他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帝王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历朝历代的王朝更替,很大程度上和天子对于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处理欠缺失有关。天子毕竟是一个人,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上,都很难独自支撑一个国家,因此知人善任已经成为优秀帝王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权力高度集中在天子的手中,就会造成无法全方位的兼顾,造成国家机器运转不良,进而行政效率低下,最终造成国家的覆亡。可是权力过度下放,就会造成权臣权力过大,进而影响到君王,甚至于把持朝纲,谋朝篡位,最终带来王朝的覆亡。切蛋糕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没有一个皇帝可以很完美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朕一直强调大汉铁律的原因。”

说实话,刘正龙自己也没有执政的经验,也不是很能看透王朝的兴衰,但是他能够看到的是后人对于王朝覆亡的总结,虽然都是马后炮,可是对于他来说却之概念重要。

没有完美的王朝,没有完美的皇帝,只有完美的律法,刘正龙知道不能把后世的一些东西原封不动地扳回来,只能一点点地潜移默化,最终大家走到一起,为荣誉而战。他怅然若失地说:“如果说每一件事情都按照大汉铁律去办事的话,不仅不会惹下大祸,而且会让这些官员们明白,行为准则的来约束的话,那么整个大汉就会像是一座机器每天都在告诉运转,你这个皇帝也就当的轻松多了。”

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知道自古刑不上大夫,现在又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让士大夫们情何以堪,别说文武百官,就是天子刘昊天都接受不了。这显然有一个过程,在这个漫长过里,会有无数的人以身试法,最终走上不归路。

刘正龙的话,并没有太深奥的大道理,他知道儿子已经是皇帝了,自己不能对朝局指手画脚,要让对方主动接受,而不是强行灌输。

“皇儿,你知道战国时期的申不害和商鞅的变法有何不同不?”

虽然恨铁不成钢,但是刘正龙还是想着尽可能去影响天子的思想,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能够名垂千古,受万人敬仰。

“孩儿愚钝,怕说不好。”

刘昊天不敢在父皇面前卖弄,可毕竟是一代君王,岂能一问三不知。他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可能是两个的基础不同,所遇君王不同吧。申不害的变法只是改善了韩国军队的作战力,实际上对于韩国的整体实力没有做任何提升,。而商鞅的变法更彻底,从各方面来实现富国强兵。”

说实话,刘昊天对于先秦时代的事情压根就不感兴趣,也没有认真去领会过。这倒不是他不重视,而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对于先秦只是了解孔子,孟子等儒家大家,实际上对于商鞅,申不害这些法家压根就没有关注过。

刘正龙知道很多事情不能勉强,他淡淡地说道:“申不害更多的事情强调人治,需要的是宽松的环境,英明的君王,实际上这是幻想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而商鞅强调的是法制,依法治国,所以才有了秦始皇坟六世之余烈,而最终统一六国。大汉不需要人治,因为你做不到每一代君王都是明君,都可以给文武百官宽松的环境。宋朝,为什么那么繁荣最终亡国就是这个道理。大汉铁律就是大汉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的行为准则。如果每一个人都按照大汉律法行事,那么即便是君王再无能,国家机器依旧可以高速运转。大汉,要尽可能消除朕的痕迹,朕的影子,为什么朕在春秋鼎盛就退位,是不想你这个天子一直活在朕的阴影之下。”

“儿臣知道错了。”

“你不知道,朕知道你还在因为国丈的事情耿耿于怀。朕不是没有容人之量。但是朕想通过这件事情告诉你一个道理,那就是有的问题上,必须只能有一个声音,发出另类的声音就必须铲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天子刘昊天心中不服,但是又不敢反驳,只能低头不语。

哎,看样子不出绝招是不行了打定主意之后,刘正龙接着说道:“有一个人买了一群黄鹂鸟,叫的是悦耳动听。可是有一天主人在鸟笼里面放了一个个头很大,叫声却很难听的鸟,之后再也听不到黄鹂你悦耳动听的叫声了,只能听到那刺耳的叫声,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么?”

“儿臣略有耳闻,这个个头大,叫声难听的鸟名曰怪口,别的鸟叫的时候,它就会用很难听的叫声压制其他鸟的叫声。久而久之,其他的鸟都不叫了。”

“那个怪口就是你的国丈,他操纵各家报纸,肆意的制造黑材料,肆意的攻击你的兄弟,攻击大汉的亲王,重臣,甚至含沙射影都到朕的头上了。这样下去,大汉的报纸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乌烟瘴气的,让那些有志之士不敢,也不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一旦到了万马齐喑的时候,你这个皇帝也就当到头了。不要小看报纸,他能够兴邦,也能够亡国。你记住一句话,你是鸟的主人,养什么样的鸟,唱什么样的歌,你自己应该有自己的点。但是,你记住,大汉只要百鸟朝凤的百鸟,不需要咋挂别人的人。”

在这个时候的国丈就是撞枪口上了,刘正龙的手段有点过激,可实际效果是很好的,只有这样做,才能够让大汉的文武百官,逐渐陆陆续续地熟悉的大汉律法,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刘正龙这么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抹去自己对大汉的影响,抹去自己的印记,不让刘昊天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下,今后,自己的余生是用来为大汉开疆拓土的。今后的大汉是依法立国,不是文官天下,也不是军武立国,而是依法立国,打造最大法制化的大汉帝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