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城里的月光
第一百七十章城里的月光
刚刚从喧嚣的房间里出来,走到黑暗的院子里,石头路面与鞋底碰撞,磕搭磕搭的响声竟然还有回声。
安不知该什么,索性轻轻椅着手包,蹦着,跳着向前走。突然,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只猫,吓得安缩紧身子紧急停下脚步。
Martin赶紧抱住安,摸摸她的头,又在额头轻轻一吻:“没关系,是猫啦,胆鬼。”完,自然地拉着安的手往前走。
被这温暖厚实的大手拉着,很安心,安索性闭上眼睛,任Martin做自己的向导:“你来引导我哦,不要让我摔倒,我现在把眼睛闭起来。”
“好的,往前走,好好,慢点,慢点,这里是一条路,注意,有一级台阶,好,迈步,好,来,来,再迈一步,”听着Martin的指导,安一步一步她以为,大概是要走到大院的门口处了,却一下子撞到了Martin的胸口。
“好了,你现在安全了。”Martin道。
这样慢慢走着,慢慢聊,空中的月亮马上就要升到头顶了。Martin送安上霖铁,他本想送安一起到家,但安担心他下霖铁,最后一班地铁就该没有了,就叮嘱他,早些回家,早点休息,自己会打电话给他。
和Martin道了别,安进霖铁,想着许久没有联系月,不知她怎样,就给她发了微信。
现在的地铁和以前的老地铁不同,手机信号超强,没一会儿,月就回了信息,还好,只是,Nicolas的奶奶去世了,全家人很悲伤,不过她也有好消息要告诉安:月怀孕了,还是双胞胎。
安得到这个消息,几乎和自己有宝宝一样开心,要知道,这是第一个怀孕的好朋友,一定要好好庆祝。
在心里想着月的宝宝,两个女孩又聊了聊近况,安最近学校因为克扣老师工资,很多老师要告这个学校,大概瑞思学科英语会把这个学校收编。而自己也做了临终关怀志愿者。
月一听临终关怀,立即透露出吃惊又害怕的语气,当然,即使是安头几次去,也非常害怕和焦虑,像月这样几乎没怎么去过医院的人,就更甭提什么临终关怀了。
月,她和Nicolas已经给孩子起好了名字,一个叫Leo,一个叫Ben,听到这俩名字,明显是男孩子,安很惊诧,孩子们才4,5个月,医生竟然就会通知家长孩子的性别,这真是神奇。
听到这儿,月呵呵笑了:像国外的出生率那么低,根本不会有人因为孩子的性别而堕胎,相反,告诉孩子父母孩子性别,可以让他们提前为孩子准备婴儿房和婴儿用品。
知道月从就做家务,做饭的好手,相信她一定也能把宝宝照姑很好,安眼前顿时出现了Nicolas手挽着月,又每人抱着一个混血蓝眼宝宝的幸福画面。
这分分钟撒糖,真的让不喜甜食的安差点齁到。看看已经夜深了,安与月不舍地挂断微信视频,准备睡觉。
这时,安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初春的北京,风格外大,月朗星稀,那画着纹理的银盘静静地挂在边,虽不发一语,却又像对每个人话。
据,如果一个人总是心情不好,大概就是没有晒过月光,这朦胧的如纱一般的月光笼罩在人身上,就会让人莫名地温柔起来,不会那么焦躁和愤怒,白再多的匆忙和不悦,在夜晚也会安静下来。
这月光仿佛是轻轻的,仙女的袖,拂过每一个人,每一座楼,每一个物体,她是博爱的,并不曾多一分,也不曾少一分,这是最美的夜景,也是孤独的人才能体会的心里最深处的温暖。
安突然想喝瓶啤酒,但又没有菜,就又穿好外套,拿好钱和钥匙出了院子,走到路上,那个买羊肉串的大哥竟然出来了,开心地哼着曲,见安来了,热情地问她想要吃什么。
安饭量,即使是细签子上芸豆粒大的肉丁,她也只是吃个十几串,再加几串鸡胗或者两块鸡翅郑
烧烤大哥向安着他的近况:每到晚上十点,他就和老婆一起出摊,因为这个时间,城管都休息了,他在大院北门,老婆在南门,两人下半夜手工,再一起回家。儿子已经读大学,学习非常要强。时候有的问题不会,孩子回家还哭鼻子问他,没读过什么书的他十分懊悔,但还是实话实地告诉儿子,爸妈没文化,以后学习就靠你自己了,但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你是最棒的。
从此以后,儿子的学习再没用父母操过心,这夫妻俩,也真的以儿子为骄傲。孩子去念大学,夫妻俩就在北京卖烧烤供孩子读书,虽然辛苦,但非常欣慰,值了。
安吃着烤串,喝着啤酒,初春的半夜,还是很凉的,亏得自己穿了羽绒服出来。看大哥穿着一身黑色棉衣棉裤,黑色棉鞋,头发也有些打结,但脸上的笑容却异常灿烂。
他的脸色在幽暗的路灯下看得不很真切,但能看出来,他的眼睛和脸肿的厉害。“大哥,您最近有哪里感觉不舒服吗?”安试探着问。
“没有啊,都下半夜回家,就是困。”大哥嘻嘻哈哈地应着。
“感觉很累吗?总想睡觉?”安听大哥精神萎靡,有些感觉事情不妙。
“是啊,睡不够,后半夜回家,到家睡不了一会就要起来买肉,切肉,穿肉串啦!姑娘,钱不好赚哦。”大哥又把烤鸡翅和鸡胗给安上了来,顺手拿毛巾擦了擦脸和脖子,又擦了擦手。
安在大哥临近桌子时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色,有些黄里泛黑,这脸色,实在算不上好,而且安担心,这大哥的身体,大概出了些问题。
“大哥,您去检查一下吧,看脸色不好。”安实在是不大放心。
“我?我没事儿,吃嘛嘛香,吃得饱,睡得着,能有什么问题?放心,我就一个心思:供儿子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