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孰是孰非2
看着坐在主位太师椅上的锦画堂怒意横生,紧咬着牙根,一副恨不得将她千刀万剐的模样,站在殿中的柳茜却笑得越发肆意开怀了:“怎么?这就生气了?那你要是听完我接下来要的话,岂不是要直接气死?”
兵法有云:面对敌饶挑衅,不能先自乱阵脚。
遂,锦画堂深呼吸了好几口气,努力压了半晌儿,才将她心口的那股怒意压制住了,让她不至于现在、立刻跳起来杀人!
柳茜笑呵呵地看着锦画堂那努力压制怒气的模样,笑得很是肆无忌惮:“当年昭洺国太子前来求亲,你嫁去昭洺国不好吗?嫁给昭洺国太子,你便是昭洺国的太子妃。日后昭洺国太子登基称帝,你便是昭洺国的皇后,富贵荣华尽在你手。”
原本笑意放肆的柳茜忽而杏目圆瞪,咬牙切齿地发问:“可你为什么不嫁过去?为什么不嫁给那个墨离!!!”
为什么不嫁给昭洺国太子墨离么……
锦画堂想了想,没别的原因,就一个单纯直白的理由——她不中意墨离。
当今四大国之中,华熏国和昭洺国自百年前正式建国时起便是友国,两国间的每一任太子在位期间都曾代表他身后的国家出使拜访过友国。
慕翎太子年少时曾去昭洺国逗留了三个多月,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在昭洺国国都内博了不少美名。而文旭太子墨离年少时,亦曾代表着昭洺国来访了她们华熏国。
墨离年长锦画堂五岁,而墨离代表昭洺国出使华熏国那年,墨离十二岁,锦画堂七岁,都是半大不大、肆无忌惮的年纪。
因墨离和锦画堂的兴趣爱好十分相近,都是那种喜欢惹是生非的性子,所以当年墨离在华熏国逗留的那大半年里,墨离与锦画堂相处得甚好,二人几乎日日形影不离,还狼狈为奸地干过不少让宣武帝头疼不已的“好事”。
调戏宫女、去御膳房偷酒喝、夜半偷溜出宫去玩、在重华宫里聚众赌博……诸如此类的事情还算是情节轻的。
当年锦画堂联手墨离干的那几件“大”事,却是至今都让宫里的老人们记忆犹新——
将太液湖里头的锦鲤捞起来烤了吃却一不心变成了火烧御花园什么的……简直让宫里的那些个老宫人们想起来都想一头撞死啊!
但是锦画堂和墨离却不觉得他们的行径有什么不妥之处,反到越是相处,二人越发惺惺相惜、相见恨晚。
难得遇到一个合胃口还不怕事儿的玩伴,弄得后来临到归国之期,墨离竟舍不得离开华熏国了,而锦画堂自然也舍不得让墨离走。
但墨离毕竟是昭洺国太子,肩上担着国之重任,不可能在华熏国呆一辈子。
所以他二人便是再如何惺惺相惜,真到了时间,墨离也得离开华熏国。
只是当年墨离返回昭洺国后,但凡逢年过节,墨离便会给锦画堂寄书信和礼物。
锦画堂在事上虽混账放肆了些,但在大事上,锦画堂是当真一点儿也不含糊混账。
至少锦画堂知道——她身为华熏国的公主,收到了邻国太子寄来的书信和礼物,她便必须给以邻国太子回礼。
回什么东西、礼物轻重与否都无所谓。因为就她和墨离之间那不拘节的情谊,她就是回给墨离一张揉皱聊厕纸,墨离都不会同她计较。但却必须回礼,因为这是国之礼数!
于是,一来一往的,墨离和锦画堂的情谊便一直那么维系着。
虽然二饶情谊是实打实的存在的,可若细究,锦画堂对墨离,撑死了也就只有那份儿时狼狈为奸的玩伴情谊,当真没有半分男女之情。
而当年墨离离开华熏国的第二年,锦画堂便已将她那一颗芳心暗许了他人。
墨离的身份虽尊贵,且性子也甚合她的胃口,可锦画堂的心早已被那个人填了个满满当当,又如何会答应嫁去昭洺国呢??
即便那个人是数年如一日般待她很好很好的墨离,可不中意便是不中意,骄傲恣意如凝胭公主,是绝不可能做出委屈她自己嫁给一个她不喜欢的饶事的。
“丹衢城里那么多王孙贵胄,你为什么偏偏要嫁给表哥!!”一声充满愤怒的斥责,生生将锦画堂的思绪从过去扯了回来。
但听得站在殿中的柳茜如是怒气冲冲地指责着:“如果不是你,表哥就不会成为驸马,就不会因为尚了公主而断了似锦前程!!你是皇室公主就了不起吗?凭什么不能是你下嫁,凭什么非要表哥尚公主!!!”
在华熏国,公主下嫁,和驸马尚公主,虽然最终结果都是两个人成亲过日子,实则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在华熏国,公主若下嫁,那其驸马无论身份高低、权力大,成亲后都能保留其原有的所有职权,且公主生下的孩子也是随驸马姓的。
而驸马尚公主,那便与民间的赘婿差不多——驸马不仅会被剥夺其之前的所有职权,只挂“驸马”虚衔,且公主生下来的孩子,得随公主的姓氏。
但下嫁的公主,大多是那些在宫中不怎么受宠的公主,且嫁出去以后,帝王也大多不会管出嫁的公主在夫家过得如何。至于凝胭公主这样儿的……
宣武帝几乎是将凝胭公主疼宠到了心尖尖儿上的,凝胭公主自是要什么给什么,便是要那上的月亮,宣武帝也绝不会拿星星来搪塞凝胭公主。
可以,凝胭公主的放肆混账,肆无忌惮,那都是被宣武帝一手宠出来的。
虽女儿长大了都是要嫁出去的,可如此疼爱凝胭公主的宣武帝,又怎么可能舍得让凝胭公主下嫁??让凝胭公主被夫家瞧不起呢?
主要是凝胭公主是个死心眼儿的,看上了那个人便誓要非那个人不嫁。
宣武帝舍不得凝胭公主伤心,便只能一狠心,招了那个人来“尚公主”了。
反正驸马是别人家的儿子,凝胭公主却是他最宝贝疼爱的女儿,孰远孰近,孰轻孰重,宣武帝心里清楚明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