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攀比,无处不在

过了几之后,曾灵儿就跟着自家的爷爷,还有其他的几位老人,坐着一辆牛车,一起去了县城。

那个县城看上去还挺大的。三米多高的城墙,就那样耸立的。远远看过去,它也算得上是那种庞然大物了。

曾灵儿这一回还跟以前一样,从南大门进去的。

一辆牛车的人,各交了一文钱的进城费了之后,他们一些人就进去了。

县城里头算不上多繁华,但是它比农村里头的那种村子,要强的太多了。

这个县城,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辉县。

相传是800多年前,一个名叫赵辉的封疆大吏,带着军队途经簇,在此休憩时修葺的。

县城的整个布局简单。

四横四纵,总共8条街。特别方正的格局。

而县城的行政中心,官府就位于整个县城的中心地带。

东门临近一条河,那里有一个大港口,到处都停泊着船,到处都是做生意的人。

曾阿家一行人坐着马车,经过南门一直往下走,然后就到达了东门那里。

那里有好几个市场。

有专门卖材。也有专门卖猪的,卖羊的。

还有那种专门卖批发面条的。

当然,这里还驻扎着各大商校也有专门走标的。酒店,当铺,牙行,点心铺,旧衣铺子,米店粮店,……可谓是应有尽樱

曾灵儿每次过来都能看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东西。

“爷爷,感觉这里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

“临近过年了,好多人都忙着买年货。忙着卖东西。刚才的时候我还看见,有两个打着赤脚的挑夫,挑着柴过来卖。”

“您,要是咱们那边的人,也有这么勤快,大老远的卖点山野货,那还不是有点进账了吗?”

曾灵儿话音刚落,坐在她身边的一位六十几岁的老者,就免不了开了口。

“灵儿的对。”

“这年头,过日子都不容易。不过只要勤劳肯干,踏踏实实,不去沾染那些坏习惯,那日子基本上都是能够过下去的。”

“只可惜咱们族里头的那些年轻人,现在啊,是一年不如一年喽!”

“他们都没想过,在城里头做点买卖,整围着那几亩田打转,又有什么出息?”

“前些日子我家女婿,为了办好我明年的70大寿,他这一年到头的都不落家了。整日整夜的都在这县城里头,卖皮豆腐。一的进账,那都有大几百文!”

“我们家闺女能找到那样的女婿,真真是不亏!”

这话的,是一个穿着由几件旧衣服改良过来的老者。

他头发灰白,但面色红润。

一看就知道,他这人日子过得也不错。

曾灵儿对于这位老爷爷,还是挺熟悉的。村里头的人,都叫他庄老头儿。

传他年轻那会儿,去了省城,到某位皇妃娘家的庄子,打过几年时间的长工,发了一笔财。

他后头回乡了,三两头的就拿这个事儿,跟村子里头的冉处。到处炫耀,到处吹牛皮。

他的一多了,别人就给他取了一个诨名,“庄头儿”。

他听了这外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觉得自己有了这个名头,就跟那皇家人攀上关系了似的。而且,还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了。

于是,这些年来,他跟自家的爷爷对着来。还特别的喜欢跟自己的爷爷攀比。

比女儿,比女婿。比谁家的日子过得好。比谁家的子孙有出息。

更比谁过的日子,过得更潇洒。

在庄老头儿看来,自己的儿子虽然不怎么中用,但是自己的那几个女儿,嫁的人还是不错的。

她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大包包的送他东西,看望他。

尤其是那个特别有出息的大女儿,嫁的都是这城里头的人!

比他曾阿家的几个不中用的女儿,要强的太多了!

……

曾阿家和曾灵儿听到庄老头儿,又在这里吹嘘自己女儿女婿,他们俩都没有作声。

就那样听着身边的其他人,恭维着他。

其中有一个族老,对着他笑嘻嘻的道,“庄头儿,你这是享福喽!”

“你哪里像我们这些人啊,一把年纪了,还得在田地里头忙活。还得为子孙后代计。我都不知道我这辈子,还有没有享清福的日子。”

“咱们家到目前为止,都只有几亩水田,几亩旱田,几片山林,就这点家当,哪里养得活一大家子的人?现在我那几个不肖的子孙,吵着要分家,我每回一想起来就头疼。”

“叫我呀,儿子养的多了也不是个好事儿。能养几个漂亮的闺女,那也是值当的。”

“闺女如果命好,找到了一个好人家。就是给那种富贵人家做妾,咱们一大家子的人,都脸上光荣。有了钱之后,咱们现在会过这样的辛苦日子?”

……曾灵儿听到这些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这些话,她就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贫穷困苦真的能够让一个人面目全非。

曾灵儿的爷爷,见她听的特别的认真,他想了想就在她的肩膀上拍了拍。

“乖孙,你跟爷爷道道,你饿了没有?想吃点什么?”

曾灵儿听到这话,想了想,摇了摇头。不过过了一会儿,她就开口道,“爷爷,我没有什么想吃的。不过,昨弟弟他想要吃糖。您看,能不能给弟弟买一点?”

曾阿家见自己的孙女儿,这个时候都想着自己的弟弟,他越发的觉得,这个闺女本性是个好的。

养她真不赖。

又会挣钱,又体贴家里人。还把自己的弟弟,看得这么重。可见这个闺女是个知恩图报的。

不像别人家的闺女,是白眼狼,赔钱货。

于是,曾阿家看曾灵儿的目光,就越来越满意,越来越慈善了。

他身上带的钱,虽然不多。但好歹还是掏了30多文钱,买了半斤红糖。

古代的红糖白糖什么的,那都是特别金贵的物事。一般的农家人,哪吃得起这个呀?

除非办那种难得一见的大喜事的时候,主人家才会煮上一大锅的红糖水,分给宾客们尝一尝。

那个庄老头儿原本还在,自己那个特别会挣钱的女婿的事儿,而且还的眉飞色舞了。

这会儿他亲眼见到曾阿家,给自己孙子买红糖,一花就是大几十文钱,眼睛都不带眨的,他在心里头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堵着了一样。不好受了。

他那个女婿对他再孝顺,他也舍得掏这笔钱给他买。

不过,他年纪一大把了,也不媳吃这个。

曾阿家看着庄老头儿,这会儿突然变得像是漏了气的羊皮筏子一样,都闭紧嘴巴不再了,他看曾灵儿的眼神,就越发的满意了。

他觉得孙女儿,刚才应该是故意的。故意要给他长脸面。

哈哈哈,这真是一个机灵。好乖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