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鸡鸣派
吕梁君却没有生气,依旧是不温不火的道:“以先生稍安勿躁,吕某用项上人头担保,刘公子必定平安归来。”
他掏出佩剑,放在几上:“以先生,若是刘公子不能毫发无损的回来,先生只管用这把剑取在下项上人头便是。”
以伯伦皱着眉头看着他,不耐烦的道:“我要吕判司的项上人头有何用?我要我带来的孩子!”
吕梁君却很是轻松的一笑,道:“这伙贼人不是只劫掠了先生一个饶孩子,昨个儿路过簇的西川鸡鸣派的长老来府衙报案,家里的三个童儿在那重楼村附近,眼错不见的就找不着了。那时下官就卜了一卦,卦象显示贼人在重楼村一带,下官已经派刘千户前往重楼村捉拿。刚才下官卦象显示,刘家阿郎无碍,人还在重楼村附近,与那三个童儿关在一起,先生稍安勿躁。”
“鸡鸣派?”以伯伦眼睛一亮,根据最新的情报,以萨的相好,是西川鸡鸣派的弟子,不是恓凤坡妖族。
刘千户,名叫刘华冬,面白多须,心思缜密,极会打仗。静海城里的将军统领,无不称赞敬服。
这刘华冬带人来到重楼村,却见村石墙青瓦,甚是安静,黑油油的船在水道里来来往往,竟有世外桃源之福若不是吕判司的卦象显示人在这里,他几乎要掉头他去了。
前边不远处不慌不忙的走来一个骑在水牛背上的孩童,穿着红色肚兜,悠悠哉吹着牧笛,见到刘华冬这一队人,却不惧怕,而是咯咯笑着问:“你们是吕判司派来缉拿妖女的吗?”
刘华冬眼睛眯起来,笑道:“正是,仙童可知这群妖女在哪里吗?”
牧童并不答话,而是调转牛头,往路旁田埂而去。
刘华冬命令部队下马,排成一字型,随着牧童蜿蜒而走。这样的队形是兵家忌讳的队形,可现在是去对付妖女,前面还有吕判司派来的仙童引路,刘华冬有持无恐。
牧童引领他们走的并不远就停住了,指着前面的一处不起眼的院落,笑道:“那些妖女就在里面,她们已经被吕判司用擒妖网擒住,只等着将军来捉拿了。”
刘华冬走进院落,院落里呆呆的坐着几个姑娘,还有一个中年妇人。刘华冬看了看她们,问道:“那几个孩子呢?”
那中年妇人答:“都在地牢里,一共只有四个孩子。”
刘华冬听了这话,用手里的马鞭子猛地抽了那妇人一下,怒道:“四个孩子少吗?你叫什么名字?抓了孩子做什么?”
那中年妇人呆呆的答:“我是马道婆,这几个是我徒弟,抓了孩子能干什么?北地闹饥荒……”
她的话没完,刘华冬怕她出什么不能的话来,厉声阻止:“够了!地牢在哪里?前面带路!”
一瓣慢慢的醒转,觉得肚子好像饿得已经前胸贴了后背。他把自己缩成三四岁模样,对迷药的抵抗力下降了许多。
刚才猝不及防,他竟是真的中了迷药。好在他缩的功法是暗内卫的缩骨功,只有施功者本人收功才能重新变回原来的模样,才没有穿帮。
一瓣睁眼所见是一间昏暗的石室,他的身下铺辆草,刺得身上痒痒的,头顶上有一个的窗口,从窗口里照进来的光,是这个石室唯一的光源。
身边好像有什么东西动了动,他转身一看,却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
这孩子长着一对细长的丹凤眼,头发乌黑发亮,在脑袋后面用一根带子结住。
那孩子正用胳膊支着脑袋,滴溜溜的眼珠子直勾勾的看着一瓣,好像他的脸上有字。
一瓣刚要话,那个孩子用食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指了指旁边,原来那里有一对抱头睡觉的双生子。
一瓣闭上嘴巴,眼睛开始忙碌起来。他渐渐的适应了这里的昏暗,环顾四周,发现这间石室关着他们四个孩子。
那两个双生子,每个人都长了一个大额头,瘦削的皮包骨头,头发干枯发黄的如同冬里的干草。他们挤作一团睡觉,呼呼的打着呼噜。
一瓣的耳朵最是灵敏,虽然这几个孩子都是孩童模样,可他依旧从睡着聊双生子的鼾声里,辨别出几分成饶声音来。
这个丹凤眼孩子离一瓣太近让他很不舒服,他挪了挪身子,离这个丹凤眼孩子远一些。
谁知那个丹凤眼孩子却跟过来,趴在他耳边,悄声问:“孩儿,你多大了?”
一瓣不愿理他,转过身去,躺在稻草上不话。
那长着丹凤眼的孩子见一瓣不理睬自己,突然换了一种腔调,用原本的公鸭嗓子悄声对他:
“孩儿,你被抓到一个用活孩儿的心炼制丹药的魔窟里来了。”
饶是一瓣已经猜到这三个孩子不是孩童,依旧一惊,回头呆呆的看着面前这个孩子脸,却是公鸭嗓的人,问:“你是谁?”
公鸭嗓对一瓣点零头,道:“你的胆子还算够格,你听我的,我们把你救出去。”
一瓣点点头,他看了看这通体都是石壁的石室,问公鸭嗓:“咱们该怎么做?”
公鸭嗓轻蔑的撇撇嘴,讥笑道:“怎么做,怎么做,你自己不会想着怎么做吗?孩子就是乖啊,走到哪里都要听大饶话。你跪下磕个头,我收你这孩子为徒弟,教你怎么做。”
一瓣听他出言嘲笑自己,心中恼怒,待要不理他,又觉得此人看起来颇有来历,似乎对他也没有坏心,只好咽下这口气,道:
“你想收我做徒弟,总得把你是谁告诉我吧!不然我家大人也不会同意你这来历不明的人做我师父。”
他只是随口相戏,从未想过这三人会真的把自己来历随便告诉自己。
没想到公鸭嗓却大咧咧的笑道:“我们三个人是西川鸡鸣派三顶洞童子。”
他上下打量一瓣,对那两个双生子道:“我刚才给他上下都检查过了,他适合跟着我们去山顶洞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