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益州杂谈2
金珏亲自和手下的工匠们带着一百名完全没有参与过修路工程的壮丁,在一段并不上市平坦的荒野之中,用一天五个时辰的时间,修建了一条新式官道。
而且,这样的试验,金珏进行了不止一次,所用的筑路工人,每一次也完全不同,全都是新征募来的。
之后,在兴办这项工程的时候,应募的百姓们每天参与工程,最低完成度,就是按照这样的试验,所的出来的结果的结果定力下来的。
详细了解之后,细心的韦诞才发觉,金珏所兴办的这项从表面看上去是劳民伤财的官方工程,但实际上,却是一桩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益州刚刚才经历过一场规模巨大无比的战役,按照常理来说,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际,金珏应该像汉高祖,文景二帝那样,采取与百姓时间,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治民。
金珏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之所以要这样做的原因和底气,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前任益州刺史给他留下了好底子。
在出兵争夺益州之前,金珏心底里着实是有些看不起刘璋的。
这是大实话。
但是,真正将刘璋赶走,成功上位,夺取了益州中部六郡控制权,让杨沛盘查完六郡辖下各县的官府府库之后,金珏不得不承认,刘璋这个益州牧当得极为称职。
最起码,在益州这个世家、豪强和大富商,这三方势力相互之间盘根错节,实力非常强大的地方,刘璋不仅能够坐稳这个位置,而且,各县府库当中都积贮有相当的数量的粮食,这两点来看,在东汉末年诸多军阀当中,都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哪怕是刘璋的近邻,同样占有极为富庶的荆州之地的荆州牧刘表,在这两个方面都不及刘璋。
通过傅彤,以及后来到荆州任职的傅干那里,金珏算是知道了荆州的底细,即便在两次荆南争夺战之前,就算是不包括长江以南的荆南四郡,荆州境内各郡辖下各属县府库当中贮存的粮食,也并没有史料当中记载的那么多。
经过傅干和傅彤二人在暗中的探查,荆州境内官员贪腐情况,非常严重,恐怕也是全天下最严重的一个州,没有之一。
根本原因还在于蔡家。
蔡瑁和蔡夫人所在的蔡家,就是荆州腐败的根源所在。
仗着首功之臣,以及淑房之亲这两重关系,襄阳蔡家中的族人,不问贤愚,在荆州可谓是布列郡县,虽然都不是什么太大的官职,可是,治政的根基就在于县令,这不光是后世帝王统一的认识,也是金珏一贯的用人方式。
县令若是用错了人,对地方百姓会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如果仅仅只是一两个县令,还可以容忍的话娿,那么,在荆州境内,这种情况相当之严重。
蔡瑁在整个蔡家当中,已经算是最为顶尖的人物了。
至于与文聘和傅彤搭档的蔡中和蔡和,也就是平庸之辈,可即便如此,用傅彤新婚妻子傅蔡氏所谈论到的,他的这个两个叔叔固然能力不强,但是,为人还不错,在任上并不如何的贪婪。
金珏就是依仗着刘璋为他留下来还算是不错的好底子,这才有底气在刚刚才结束大战之时,便在益州境内大兴土木,大兴徭役。
第二个原因,屯田政策。
在益州争夺战战役进行中,金珏便亲自布置他麾下的文官在益州境内已经占据的地盘之内,开始施行大规模屯田的政策。
一旦屯田政策实施的时间,超过两年,甚至是一年,凡是参与到屯田政策当中的百姓,其中大部人都能够初步达到解决温饱的水平。
真到了那个时候,金珏再想用花钱的方式在民间征募百姓参与到官府开办的大工程之中,效果没有那么好了。
百姓们一旦富裕了,谁又真正愿意参与到祸福未知的官方征调的徭役当中去呢?
金珏完全可以预见到,届时,肯定会有不少百姓,宁肯花钱雇人待役,也就是两汉时期的‘更赋’,也不会像初开始那样,百姓们为得到一个参与名额,而争破头的现象出现了。
恰恰就是在大战刚刚结束的这个空档期,益州中部六郡的百姓们刚刚才得到官府分配给他们的屯田之时,百姓们家中因为刚得到土地,并未收获第一季,其中有一半,或者四成完全属于他们的粮食,故而,参与到反而是最高的。
因为,金珏兴办的这次修路工程,不仅给参与的百姓们以相应的报酬,提供相对较为精良的筑路工具,而且,还让每一个参与到工程的百姓都能够一天吃上三顿饭。
当然,所谓管饭,管饱管够是不可能的。
在这个没有油水供给的时代,即便是金珏这样半大小子,一顿饭也绝对能够吃上四五个大白馒头,或者三四碗白米饭,若是让这些干苦力活的老百姓吃饱,非得把刚刚富裕了一把的金珏彻底吃穷,甚至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
这里,特指的只包括了那些愿意主动加入到屯田当中的百姓,以及主动加入到金珏军中的士兵们的家属,实际上,到了后来,因为益州中部地区敢于反抗他的地方世家或者豪强先后都被金珏派兵彻底剿灭,而那些只是表面上顺从金珏的,没有跟着刘璋一起离开益州的家族,也同样惨遭了金珏的毒手
金珏强行用钱‘购’买了这些留下来准备观望风色的家族手中‘多余’的土地,这就使得这些地方的百姓一下子失去了他们原本的雇主,因此,接下来,他们除了主动参与到金珏施行屯田政策当中去,就再无其他任何生活来源了。
至于有没有敢在站出来反对金珏这项暴政的家族,亦或者普通百姓,最起码,金珏在新都县驻跸的那段时间里,并未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个时候,任安其中一个弟子自以为得计,偷偷派自家得家丁在益州境内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