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架空 > 东晋唐王

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对王

元城县本是阳平郡的郡治,但燕国之前将阳平郡给拆分成了两个郡,北面的是阳平郡,南面的则成了贵乡郡。而现在,这个元城县乃是贵乡郡的郡治所在。不过,李信这边的地图基本上都是依照着西晋之时的名称称呼的。所以,阳平郡在地图上面并没有被分成两个部分,还是一个郡。毕竟,加来也不过才七个县而已,实在没有必要分出来。

元城县位于清河以东,但并不是就在岸边,而是距离河岸边还有着三十多里远。在其西北面,乃是如今阳平郡的郡治馆陶县,这个县城倒是就在清河的岸边上。

馆陶县以北四十多里便是清泉县了,如今彭林率领的两万大军便是在那个地方与燕军对峙着。因此,从战场距离上来说的话,李信这一路人马与彭林他们大概南北相距百里左右。

从元城县向东不到二十里便是黄河所在,它离黄河的距离,可能比离清河还要更近一些。从这里一直向东过去的话,便是济北郡的地界了。

而向西南,沿着黄河走向而去,两百里左右便是淇水关与黎阳津所在,正是吕光与庞珲他们与燕军大战之地。

而从黎阳津那里渡过了河的话,那就已经是进入到了陈留郡的境内了,也就是赵吉陈康他们与燕军大战的地方。

元城县正西方向约莫两百里,便是邺都所在之地,如今燕国的朝廷重臣们,都在那里准备着迁都之事。再往西过去,便是刘校猛攻的滏口关等地了。

基本上来说的话,李信现在所在位置,除了向东一个方向,其他的方向上基本上都能够赶到战场上去。

“现在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咱们正好可以趁势而动。邱显,你立刻率领五千飞龙骑南下,先帮助吕光他们将淇水关的战事打开局面再说。等到那边的战事解决了之后,立刻返回此地!”赶到元城县之后,李信考虑了一下整个大局的变化,最终决定分出部分兵马支援南面。

虽然他手中兵马也不是很多,但因为在一定的程度上面是占据了有利时机,所以,倒是可以派出部分兵马去支援其他战场。

更重要的是,假如说吕光那边能够击败敌军北上与自己汇合的话,那就意味着燕国撤退这件事情希望更小了。

毕竟,撤退之路所必经的两个地方,阳平郡这里有自己在,而顿丘郡也被吕光占了的话,那便将对方的道路基本上都给堵死了!

“殿下,此时分兵的话,您这里兵力是不是太弱了一点?”邱显有些迟疑道。

毕竟,去掉五千人之后,这里就只剩下了一万五千人罢了!

“不必担心,不破军与飞龙骑可都不是一般的兵马,即便是十万之众又能奈我何?而且,只要你那边行动迅速的话,基本上来说不会影响大局!”李信知道他的意思,不由的笑道。

“是,末将一定尽快办妥此事!”邱显想了想,觉得也正是如此,便在心中下了决定,一定要尽快赶回来才行。

很快,李信这边就分兵行动了。

而在邱显离开之后,李信也开始行动了起来,首先一个,便是去拿下附近的元城县县城。因为他想要一个可以立足的地方,可以让将士们暂时的补充休整一下,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

因为元城县这些地方之前都处于大后方,所以,并没有受到战火的波及。再加上整个燕国的兵力,基本上都已经是大部分调往前线及邺城去了,所以,对于阳平郡这些处于后方的郡县而言,防守的兵力很是薄弱。

如此一来,李信拿下元城县的战事进行的很是顺利,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叩开了城门,进驻了城内。

邺城之内慕容恪这两天来都在为战事做着准备,大军已经是调派妥当,就等着他领兵出发了。想到前途未明,局势艰难,慕容恪不由的叹了口气,拿起一旁的头盔戴在头上,便要出门而去。

“启禀太宰大人,有紧急军情送到!”他还没有出门,门外便有人高喊着跑了进来。

听到这话,慕容恪不由的心中一个咯噔,连忙是说道:“快快呈上来!”

很快,送信之人便将公文给递到了他的手中。慕容恪打开之后匆匆看了两眼,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起来。

沉默良久之后,他才对身旁的官员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出发,赶赴元城县!再派人告知陛下他们,让他们轻装简从,即刻出发吧!”

公文上面说的,正是李信南下到了元城县以及分兵前往淇水关一带的事情。慕容恪一眼便看出了这两件事情将会对自己形成多大的威胁,所以,此时已经是容不得再拖延下去了。

很快,慕容恪便赶到了大军之中,大军正式开拔向着元城县的方向赶去。不过,临走之时慕容恪特意交代了封弈等几位重臣,让他们一定要赶在自己与唐军交战之时,尽快渡过大河进入兖州境内。

战事到了这一个地步,情形已经是十分的明朗了。而就在慕容恪率领着十万大军离开邺城之后,慕容暐等皇室宗亲、王公大臣们也都拖家带口,拉着长长的队列向着黄河边上赶去。

不过,他们的行进速度比起大军来说可是要慢得多了。而且,在慕容恪那边交战没有出结果之前,恐怕都不敢轻易渡过清河的。毕竟,过了清河之后便已经是李信所在的地方,对于大家来说太危险了。

七月初十,慕容恪率领的大军到达了清河西岸,与得到消息赶到东岸的李信大军隔河相望。在此地,大唐的唐王与燕国的太原王、太宰慕容恪正式见面了。

以如今燕国的情况来说,这基本上就是两国之间地位最高者的较量,一场真正的王对王。无论是从身份来说也好,还是从个人上而言,皆是如此。

虽然过往之时双方之间已经是你来我往的较量过很多回了,但还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正式,像现在这样距离近过。

从兵力上面来说的话,李信这边只有对方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清河西岸,十万燕军沿河列阵黑压压的一片,那也是十分有压迫力的。

慕容恪与李信隔河相望了一阵之后,便下令大军渡河了。他自己率领大军就位于李信大纛的正面进攻,而其余各处兵马则沿着河岸分列而进。在清河这数十里长的河岸上,都开始抢渡。

李信这边兵力少,所以,对于这种大正面的进攻自然就无法做到全面的防御了。当然,李信也不会想着将兵力给分散到整个河岸上,妄想着将燕军给全部挡在河对面过不来。

毕竟,这实在不是自己手中这点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更何况,自己麾下的不破军和飞龙骑可不是用来单纯防守的军队,这是两把利箭,乃是用来进攻用的!

所以,李信的策略比较的简单,那就是根本不设防,让对方大举渡过河来便是。而他自己,则是在距离河岸约莫十里之外列阵以待,等待着燕军的到来。

不过,他这个列阵有一些特别的地方,那就稍稍靠北一点,离那清河比较的近。当然,这一点的差别,在慕容恪那边看起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奇特。

只是,李信完全不设防的让自己过了河,这是让慕容恪比较意外的事情。毕竟,当年宋襄公好像做过这样的事情,结果,最终是给自己惹了祸不说,还成为了千古笑柄。

但以李信之智,慕容恪又觉得他应该不会做蠢事才是,所以,心中对于这场战事也就格外的小心了起来。

等到大军全部渡过了河之后,他便下令大军列阵而行,从南面向着李信这边呈一个大半圆慢慢的包围了过来。

以他手中十万大军的兵力,想要包围住一万多人的唐军,那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兵法有云,倍则攻之,十则围之,慕容恪此时的做法,似乎正是如此。

但其实这个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毕竟,所谓倍则攻之,十倍也是倍数啊!自然可以去进攻了!而且,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主动进攻,也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才是。

但因为慕容恪特别谨慎,所以,才会采取这样的保守策略。毕竟,他现在的重点不在于说是一定要将李信给击败,更重要的还是要掩护慕容暐他们渡河才是真的。

因此,将李信这一路兵马给重重包围起来,让他无法去进攻慕容暐那边,可能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只要围住了李信之后,无论自己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便都已经是占据了主动的地位了。

不过,慕容恪并不知道李信对他的看重是远远超过了慕容暐那些人。否则的话,恐怕此刻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

燕军大举包围而来之时,李信也在排兵布阵之中。

不破军在最前面,他们身着重甲,但与往常的战斗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们采取了守势。而且,从另一匹马上卸下来了一些东西,那是一块块的盾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