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架空 > 唐妻

第21章 牵线人

秋夜深深,格外绵长。

临近中秋,长安城各坊之内灯火通明,都在加紧筹备着节日当的事宜。

因今年的中秋会格外的盛大些,宵禁的律令也从今晚开始解除,一直持续到三日之后。

虽然已经接近二更,大街上仍是车水马龙,毫无寂静下来的征兆。

实际上自“安史之乱”后,整个城中的秩序就有了些变化,夜晚的热闹繁盛往往要超出白日里的市面。

南衙的金吾卫起初也在竭力制止这种现象,只不过夜市中不少顽劣户主都有着北司衙门的势力撑腰,金吾卫在执行律令的过程中常常与北衙的神策军发生冲突,最后的结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

没了宵禁律令的束缚,城中的显贵们也趁着难得的几日短暂假期,开始走亲窜友,尽情享受着脱离朝堂纷扰后的清闲与自由。

离西市不远的京兆府官署内院中,此时正是高朋满座,热闹无比。

李婉婉从光德坊西北隅一路策马疾行,刚回到院中,就听到府中奴仆李国公携着家眷前来探视老夫人,而后兴匆匆的奔入客堂,与父亲、李国公以及各位堂室的兄长见了礼,也顾不得父亲的责备,便径直朝着内堂行去。

内堂外,她那贴身侍女苦等了一日,此刻终于将这祖宗给盼了回来,以至于才见到她的身影,就连忙迎了上去,喜色甚浓的叫苦道:“婉娘,你可算是回来了,奴婢晨间不过去了趟夫人房里,回来你便没了影,阿郎与夫人寻了你半日也寻不着踪影,可把奴婢给吓坏了。”

李婉婉看着她又喜又急的样子,忍不住心疼道:“我的好阿七,害你受委屈了,快告诉我,红娘是不是就在里面呀?”

谁知不等阿七答话,里面便传出一阵娇滴滴的妇人责备声:“婉儿,你在外面磨蹭什么,还不快快进来与你杜伯母和各位姐姐问安。”

李婉婉羞红着脸,笑意盈盈的疾步走了进去。

入了门,堂上的情形令她一阵愕然,几张生面孔是她长这么些年岁都未曾见过的。

还未完全缓过神来,端坐在堂侧首位的妇人就忍不住厉声数落道:“你这臭丫头越发的没规矩了些,在伯母面前也如此没大没的。”

李婉婉听着母亲的斥责,知道她是在责怪自己不该如此称谓杜红娘,脸羞得更加晕红,却还要强作镇定的辩驳道:“阿娘可冤枉女儿了,伯母乃女中翘楚,女儿瞻仰还来不及,哪敢心存不敬。”

“你这巧嘴。”

“崔娘子倒也不必如此苛责婉儿”,杜红娘温眸相望着,将手中几页纸笺放到一旁的桌案上,微微笑道:“我呀就是喜欢和她们这些孩子如此相处。”

完她又与李婉婉招了招手:“来,婉儿,过来让伯母看看,数年未见,婉儿竟已长成了袅袅婷婷的碧玉闺秀。”

李婉婉注视着堂中众人不假思索的走到她跟前,满是亲切道:“婉儿也有许多年未见到伯母了,没想到伯母风采依旧不减当年,真是御术养颜有方呀,可否也教教婉儿。”

她这话一出,堂中不觉笑声频频,几位堂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连连夸赞道:

“哈哈,十三妹妹这张嘴可是跟抹了蜜似的。”

堂上端坐着的老夫人此刻也眉开眼笑的瞟了眼李婉婉,一脸慈容的道:“自打听二郎与红娘回了京,我家这十三丫头日日都念叨着红娘,今日总算是见着了。”

杜红娘听着老夫人这番话,心里更加暖和,紧捏着李婉婉手心,将她安置到旁边坐了下来,柔声细语道:“如今我与你伯父常在京中,你这些堂姐也还尚未出阁,婉儿若是喜欢,便多去伯母家中,正好与你堂兄堂姐们熟络熟络感情。”

“真的吗?”

李婉婉激动的环顾了一遍堂中这些姐妹们。

虽她父亲李竖与那位新册封的李国公并非同胞兄弟,可毕竟都是出自李氏名门,沾着宗亲,又因为在陇西时,她那大母对李国公多有照拂,所以两家关系向来亲近,即便是这些年相隔两地,也时常有书信往来。

堂上的老夫人瞧着孙女童真未泯的模样,实在心疼得紧,连忙在一旁道:“自然是真的呀,你这丫头又不知道去哪儿野了一,很多事情你都还不知道呢,你伯父啊今日在朝堂上被圣人拜了太尉,今后就留在京中效命了。”

“哇,伯父都做了太尉了”,李婉婉欣喜不已的注视着杜红娘:“那以后伯母就是太尉夫人了,婉儿可不敢再造次了。”

“你这下倒是有自知之明了”,她母亲崔氏有些不悦道。

老夫人拂了拂衣袖,却是不以为然的劝道:“好啦,大娘子你也不必再拿婉儿撒气了,还不是你与你那郎君整日里娇惯着。”

崔氏愤懑的努了努嘴:“母亲还呢,还不是您护着,妾身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

杜红娘与堂下那双女儿听着这对婆媳斗嘴推脱责任,实在有趣,不由得捂着嘴“噗嗤”浅笑出来,倒是李竖那几位庶出的子女不苟言笑的愣在那里。

李婉婉左右不自在,目光游移着,不经意的看向一旁放置的几页纸笺,顺手拿来瞧了眼,好奇的问道:“这些......”

“这些都是你那三位姐姐写的诗文,你大母呀让我替着品评一番”,杜红娘轻抿着薄唇笑了笑:“婉儿虽是府中幺女,想来诗词歌赋也不会输给几位姐姐吧,可有做些诗文让伯母看看?”

“喔,诗文啦,这个,这个......”

李婉婉挤着眉,还在犹豫着,却见那三位庶出的姐姐同时笑了起来,满含讥讽的意味。

老夫人与崔氏甚觉尴尬。

那李十二娘比她也就长了几,无奈生母并非名门望族出生,可仗着生母还受些宠爱,心里多有不甘,此时也不忘在一旁相讥道:“杜伯母可别为难十三妹妹了,您要让她写文章还不如直接要了她的命呢!”

“李瑟瑟,你瞧不起谁呢”,李婉婉愤懑的从袖中掏出苏宁儿所做的三首诗文递到杜红娘面前,一本正经的道:“不就是舞文弄墨的事情,谁不会,我今日便做给你看。”

杜红娘摊开纸笺,借着泛黄的烛光,细细审视着,口里情不自禁的念着,当念到“相识无端空相识,想念不复亦想念”时,不由得浅浅点零头:“倒是我回长安城后见到最好的诗句了,通俗易懂,有些醉吟先生的风范。”

崔氏闻言,也一脸欣喜的连忙凑了过来。

读完三首诗,杜红娘忽然目色沉重的凝视住李婉婉,忍不住摇头感叹道:“婉儿近来过得很是伤情呀。”

一会儿是“想念不复亦想念”,一会儿又是“春光犹在旧人离”,最后还出来一句“也无相思也无缘”,崔氏也立马察觉出了些不好的端倪,怒瞪着双眼,就开始质问李婉婉:“婉儿,是不是四郎那孩子欺负你了?”

“阿、阿娘,你在想些什么呢”,李婉婉柳眉微颤,额间跟着一凛:“文轩怎会欺负我的。”

众人面面相觑着,最后目光齐聚到了李婉婉身上。

“哎呀呀,羞死人啦,羞死人啦”,李婉婉涨红了脸,埋着头苦口解释道:“我坦白,我坦白,这诗文不是我写的,要不是方才十二娘激我,我可不会生出贪人功劳的念头。”

崔氏又定睛看了眼杜红娘手中的纸笺,本还充满期待的脸上瞬间如死灰一样沉寂了下来,随后坚定的摇了摇头:“如此娟秀又飘逸的字体确实不是婉儿这丫头能写得出来的。”

李婉婉自知这颜面一时半会儿是寻不回来了,只得如实答道:“其实这些诗文是一娘做的。”

“一娘?”,崔氏努着嘴,面色已显得有些阴沉:“苏家大房那丫头啊。”

李十二娘也猜出她消失这一定是去找苏家那位煞星了,这时便趁势挑唆道:

“都什么时候了,十三妹妹还与那弃女搅和在一起,如绰行有失的女子,十三妹妹也不怕玷污了父亲的清誉。”

李婉婉盯着那李十二娘,自是没什么好脸色,声音冷漠道:“怎么就德行有失了,十二姐姐这话可真是酸得很,别是被庆王爷退婚了,你这辈子怕是连入庆王爷的眼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

“住嘴”,崔氏怒斥道。

堂上的老夫人平日里大抵也知道这对姊妹有些不合,却不曾想在客人面前如此放肆,也连忙劝解道:“你们两个丫头,有长辈在,怎能如此聒噪。”

杜红娘瞧着这情形,却是平静的笑了笑:“姊妹间偶有争执倒也是常事”,随后她又轻瞟了眼李婉婉:“只是婉儿将那苏家娘子做的诗文拿来却是何为呀?”

李婉婉迟疑了片刻,没有立刻作答。

杜红娘谋世声名远扬的女校书,虽已嫁为人妇,可对于诗文音律的热爱定是半分不减,所以也存了些故意吊足她胃口的念头,神秘兮兮的道:

“婉儿今日去探视一娘,听她谱了首新曲,甚是别致,知道伯母精通音律诗文,便一道拿了回来,想请伯母品鉴。”

谁知也不等李婉婉深作伏笔,杜红娘就饶有兴致的道:“能作出如此诗文的才情女子我倒是想见识见识她在音律上的赋。”

李婉婉闻言大喜,连忙唤了阿七去取来秦筝,按着记忆中的韵律将《清平调》弹唱了一遍。

杜红娘还在回味着,堂下两位堂姐却忍不住开始称赞起来:

“这曲调委实新颖动听。”

“是呀,就是十三妹妹的琴艺,嘻嘻......”

“哈”,杜红娘笑着:“果真是别致”,同时她拿着手上那页纸笺示意了眼:“那么这首曲调呢?”

“让两位姐姐笑话了”,李婉婉站起身来,揉了揉鬓角,与杜红娘回道:“婉儿其实也想听听,无奈一娘近来心绪颇重,婉儿无法动她。”

“苏家那位娘子的事情我这几日倒听人传起过,闹得沸沸扬扬的,不失为一位贞烈女子”,

杜红娘握着诗文,斟酌着道:

“这三首诗文在女子诗会当中定是出类拔萃之作,不过要是比起满朝文武和那些才情士子来,恐怕又太过婉约了些,缺了些夺饶气势,但要让刘使君、杜使君、醉吟先生这些大儒高看几眼也不难,缺的不过是个入得他们眼前的机会罢了,我想这也是婉儿今日的心思吧?”

被看穿了心机,李婉婉羞涩不已,苦笑着答道:“这也让伯母看出来了。”

“呵呵。”

众人不觉大笑,老夫人也在上方打起趣来:“我家这十三娘向来是副没忌讳的热心肠,自打苏家那丫头来到京中,便是与她连着筋。”

“婉儿这性情倒是不错,所谋之事并非为一己之私,我呀这回便帮婉儿做了这个牵线人”,杜红娘温笑着,话锋却在她那温温的笑意中突然一转:“不过,婉儿可得答允伯母一件事情,改日那苏娘子若是谱了曲调,你可得将曲子送到府上让伯母鉴赏。”

“一定,一定。”

杜红娘欣慰的点零头:“这诗可有名字?”

李婉婉愣了愣,倒是忘了这事,只得茫然的摇了摇头。

杜红娘想了想:“姑且叫它《梦如钩》吧。”

“哇,这个名字真好。”

“伯母出口果然不凡。”

......

棠华院里,随着夜幕渐深,已完全寂静下来。

苏宁儿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忽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像是无意中咬到了自己嘴唇,有阵轻微的痛福

她翻了翻身,感觉耳朵滚烫滚烫的,不由得胡乱揣测着:怕是晨间坐在秋千里受了凉,要感冒了吧。

也就简单的这样怀疑了下,浓浓的睡意拉扯着神经,让她没有心思去顾忌这些,之后又沉沉的睡了过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