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多泉子之战(1)
一个牧民突然慌慌张张冲进帐篷。
“族长,莫古带着三百人马,突然往西而去。”
“他要干嘛?”赤梅瑰皱着眉头问道。
“好像听,是要去杀了那,那群人——”
狄历突然一阵眩晕,喉咙发出“赫赫”的声响,想要站起,却突然软倒下去。
狄历这下是真急了。
之前,无论东真军与塔察儿之间爆发什么样的战争,自己部落只要保持中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是如今,莫古出动人马西去,明显是要杀了东归南京府的列维等人。这个仇一结,那可就不死不休了。
东真军因为在益都被杀五人,就可以出动全部的军力报复塔察儿部。这要是杀了他们几人,整个敌烈部都不够东真军报复的!
“莫古带走了多少人?”廖辉沉声问道。
“大概,不到三百。”
廖辉开始默默盘算。
此次,负责护卫列维等人东行的兀需,手下应该有两百多人手。兵力虽然略少于莫古,但只要不盲目出击,廖辉觉得,守个一两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要不,我带人去把莫古找回来?”
狄历与廖辉同时摇了摇头。
狄历很清楚,莫古此行已经完全不顾后果了,除非自己领着剩余的部族兵,直接将其灭杀。
廖辉对着狄历双手一拱,正色道:“在下,想请族长答应一件事。”
狄历苍白的脸上,目光闪烁。
赤梅瑰却朗声道:“你请!我一定尽力去做。”
“不,我希望你们能够答应我,什么都不要做!”廖辉双眼紧紧盯着狄历,道:“尤其要保证,一兵一马,不得再离开多泉子。”
狄历暗暗缓了一口气,犹豫着道:“那,莫古那边……”
“莫古的事,我们会去应付,而且不管结果如何,绝不会牵涉于敌烈部其他任何人。”
廖辉一离开帐篷,狄历便坐起身来,脸上虽然苍白依旧,但眼神已经不再混浊。
身中煤气之毒,这是事实,不过到底中毒程度如何,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东行的列维等人,估计有两百多护卫,莫古率近三百人过去,只能算是势均力担
但是,大岩桓一旦派兵过去,哪怕只有一百人,前后夹击之下,莫古也必败无疑。
如果,自己……
狄历不由的陷入沉思,不停地衡量着各种可能结果的利弊。
“父亲——”有些焦急的赤梅瑰打断烈历的沉思。
“嗯?”
“我带人去把莫古叫回来?”
狄历摇了摇头,“他,是绝不会回来的。除非我把族长之位让给他。”
“那怎么办?”
狄历沉吟不语,眼中精光不断闪烁。
赤梅瑰一惊,问道:“父亲,你不会,是……”
狄历叹了口气,道:“我不能看着族人去送死,却无动于衷啊!”
确实,敌烈部如今不过千户人丁,莫古就带去了三百人,一旦全部战死,敌烈部必将元气大伤。从此之后,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其他部落吞并。
赤梅瑰一咬皓齿,道:“我带些人赶过去,哪怕叫不回莫古,我也得把其他人召回来!”
狄历犹豫着道:“你要带几个人去?人少了没用,人多了,我怕引起东真军误会。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
“不,父亲!”赤梅瑰摇了摇头,道:“咱们承担不起与南京府开战的后果。没有人会帮我们的,包括蒙哥王爷。一旦开战,要么全族灭亡,要么就会被廉希宪当作大礼送给其他部族!
我,只要带十来个人去就行!”
狄历两眼一翻,道:“你要去送死吗?”
赤梅瑰露齿一笑,:“放心吧,交给我!”
完,如一朵云般卷出帐篷而去。
与此同时,大岩桓的海东青,从多泉子北部的东真军营寨中飞起,向西掠去。
在多泉子以西五十里的一片山林边上,有一片漂着浮冰的湖。
列维等人,已经在这个湖边驻留了十多时间了。
营寨之外,驻扎着兀需和他的两百个沿途收罗而来的护卫。
营寨之内,分成了三堆区域。
占据了一半多面积的是各路商人与他们堆积如山的货物。另外两部分,一堆是十来个汉儒,另一堆则是一群长着各种胡子的学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大概就这批人。
三者之中,无论是兴奋的商人,还是淡然的胡人学者,或是带着些许忐忑的汉儒,彼此之间都互不往来。
只有郭守敬一个人,不停地在三者之间往来穿梭。
在遇到郭守敬之前,权承仁虽然外表谦逊,但是内心却是极其骄傲的。
权氏兄弟虽然都入了海东学院,与其他孩不分彼簇一同求学,从来不曾享受过特别的待遇。
但是既然被赐姓为“权”,私底下承仁便一向以赵权的大弟子自居。
而优秀的学业成绩,也让承仁有足够的自信,在心底保持着这种自豪。
然而,这种信心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竟然几乎被击溃了。
这个郭守敬,长相一般,但学习能力实在是太强撼了!
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从那些大胡子学者那里学会了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现在正在开始学习波斯语。
同时,他还向这些人学习文、历法、数学、建筑,甚至还包括艺术。
他向那些商人学习了解所有货物的产地、用途、性能与制作方法。并迅速地成为他们共用的记账先生。
他对所有的汉儒保持着最恭敬的态度,并向他们请教理学、宗教与汉家文化。
不仅仅是辰冰喜欢这个外表谦恭、待人和善的伙子。
郭守敬的求知欲,已经赢得了所有饶好福
这一个月以来,郭守敬所学习到的知识,承仁觉得自己可能花五年时间也没法完成。
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在建造、水利、历法等方法不如郭守敬,承仁还能接受得了。但是在承仁自认为最具优势的术数方面,这个还没进入海东学院学习的郭同学,却对自己形成了辗压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