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架空 > 落日胡尘

第四百一十章 占据高邮

经过上一次张士诚投靠元廷一事,文瑄已经看清了他不是个心志坚定之人,所以当得知高邮知府李齐打算亲自来劝降的时候,立即决定对其痛下杀手,断了张士诚的退路!

因为此事不容有失,所以由文瑄亲自带人动手,以至于李齐刚带队出了高邮不久,就被遭到了提前设伏的沐冲和韩凌玥的阻击。

李齐是打算去招安的,所以身边只带了百余名元兵,这点人哪里能够拦得下沐冲和韩凌玥带来的好手,李齐大惊失色之下慌忙逃窜。

沐冲和韩凌玥见状也不深追,只顾着将眼前的元兵赶尽杀绝。

李齐带着两名亲卫撒腿就跑,本以为捡回了一条性命,刚停下脚步打算歇息一会,文瑄手中的徐夫人匕首就抹上了他的脖子。

李齐连文瑄的容貌都没看清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带着的两名亲卫也都文瑄亲手解决。

为了让张士诚没有任何退路,文瑄早就准备了一封以张士诚之名书写的用来挑衅元廷的信件,然后将李齐的首级割下,与书信一同装到一个包袱里面,派人丢到高邮的府衙里面。

在高邮城中,除了知府李齐以外,官位最大的就是行省左丞偰哲笃。偰哲笃本以为颇有自信的李齐会马到成功,再次说服张士诚等人投降,可半天的时间不到,居然收到了李齐的项上人头和那封战书一般的挑衅信,气得他大发雷霆,立刻派兵去攻击张士诚。

待张士诚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大为吃惊,虽然怀疑是沈富暗中所为,但又没有证据,不好轻易责怪沈富这个送上门的财主,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迎战元兵。

张士诚本来对麾下召集来的这些人马没有多大的信心,但一经战斗才发现元兵居然如此不堪,有许多人未等开打就已经当了逃兵,更有甚者直接倒戈投降,导致这一战张士诚几乎是不战而胜。

这场与元兵的正面较量给了张士诚等人很大的信心,无论如何杀害李齐的事情已经无法再想元廷解释了,那反了也就反了,大不了一死而已。

张士诚就以泰州和兴化为据点,在德胜湖驻兵,与偰哲笃展开了较量。

起先偰哲笃是以派兵出城进攻为主,可几场仗打下来发现己方损失非常惨重,便开始龟缩不出,开始据城防守。

双方这一僵持就是三个月的时间,转眼就到了五月份。

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瑄等人自不会闲着,既然他们决定暗中帮张士诚起势,那么帮他拿下高邮就成了眼下最重要的目标。

沈富虽然为张士诚率领的起义军提供了军粮补给,但大型的攻城器械却没法弄到,所以按照文瑄的意思,高邮只可智取,不宜强攻。

双方刚交战之后,文瑄一行人就都伪装成百姓的样子混入了高邮,高邮之内虽然没有明教的据点,但是这一次却有韩凌玥这个明教的圣女亲自出手帮忙。

文瑄这一次有沈富的雄厚财力作为支持,更有沐冲和韩凌玥全力辅佐,所以三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在城中拉拢了不少百姓和义士,更是收买了不少元兵的低级军官。

这一日,文瑄等人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正准备与张士诚里应外合夺下高邮的时候,濠州突然传来了一条消息:“元中书左丞贾鲁病死,元兵一时无帅,濠州之围已解。濠州城中的彭大和赵均用当即自称为鲁淮王和永义王,共同统领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五名大帅。”

这个消息对于各地的反元义军来说无疑是一条喜讯,文瑄也将此看作了攻取高邮的契机,于是立刻开始了行动。

沈富暗中成为张士诚的幕僚以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心腹,所以当沈富说到城中接应的兄弟已经准备就绪之后,张士诚毫不犹豫地下令对高邮展开进攻。

偰哲笃本就是一介文官,对领兵作战的事情完全不懂,城中的防务也都放手交给麾下的武官,所以直到文瑄等人突然在城中四处放火,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以后,偰哲笃才知道大事不好。

危急关头,偰哲笃已经顾不得其他事,仓皇带着家眷逃命,张士诚所部虽然经历了一番与元兵的激战,但还是顺利地夺下了城池,一举占据了高邮。

张士诚的突然起义,令当地的行省大员大为吃惊,好在他们已经对农民起义造反的事情见的多了,所以应对的也较为从容,从高邮附近立即调集人马镇压张士诚。

张士诚等人如今已经没有了退路,也就齐心协力据守城池,令元兵一时之间也不能奈何他们,而且像高邮、泰州、兴化这些地方总体来说较比中原一带更为富庶一些,张士诚又在沈富的建议下控制了周围的许多个盐惩粮仓,所以高邮的这支起义军根本不愁补给,丝毫不惧元兵的围困。

这是的高邮府隶属于扬州路,被划在河南江北行省之内,且与濠州离得非常近,连濠州的红巾军元兵都没有办法镇压,更不必说张士诚这支后起之秀,所以地方上的元兵根本就不够用,行省的官员也都无暇顾及张士诚,因此给了张士诚在高邮足够的发展时间。

远在大都的苏生接到了文瑄等人暗中帮助张士诚起事的消息以后立刻展开了行动,他向哈麻建议是时候向至正帝建言立太子一事了。

哈麻报仇心切,于是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奇皇后和朴不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此事涉及到奇皇后日后的利益,自然获得了她的全力支持,朴不花也非常赞同,于是他们三个在瞒着脱脱的情况下找到机会向至正帝提出了此事。

皇子爱猷识理达腊深受至正帝的喜爱,再加上哈麻等人选在了皇帝将仙庭宫漏这件艺术品大功告成之际,心中正高兴的至正帝当场准许了他们所请,亲自下令将自己的皇子爱猷识理达腊封为皇太子,命令中书释礼部立刻筹划这件大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