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遭遇敌军
在这样的僵持情况之下,太不花才终于将目光对准了徐州,自芝麻李等人在徐州响应韩凌玥和文瑄起义以来,元廷不说派重兵镇压,便是对其周边地区都连带着拱手送给了文瑄等人,根本没有一名地方上的将领敢于反抗,所以文瑄才能带着毛贵堵截河口,给元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太不花刚一上任就注意到了徐州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徐州的红巾军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所以才将主要的矛头对准刘福通。
另一方面,太不花也知道自己不可以“功高震主”,倘若脱脱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不满,那自己立下的功劳越大就可能在朝堂中越是危险。
太不花绞尽脑汁想要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中找到一个破解之法,请脱脱亲征徐州便是他最后得出的答案。
与其自己顶着千重压力强攻徐州,攻下后还可能落不到好处,倒不如将这个天大的功劳献给脱脱,太不花相信脱脱绝不会忘了自己的好处。
脱脱亲自怪帅征讨徐州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河南地区,刘福通等人大惊失色暂且不提,文瑄和韩凌玥收到消息后也都吃了一惊,文瑄虽然将太不花的想法猜对了大半,但脱脱动作之迅速是他没有料到的。
文瑄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凝重之色:“我们得赶快回到徐州,否则仅凭芝麻李和城中剩余的守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文瑄话音刚落,韩凌玥还没有张口答应,就见外出巡视的沐冲疾驰回来,手上抓着的长枪尖头上沾满了血迹:“出事了,前面有帝君。”
文瑄的脸色立刻一变:“是元兵?”
沐冲摇头:“他们身上穿的不是元兵的制式盔甲,倒像是地主大户招募的私兵。”
韩凌玥疑惑道:“私兵?寻常私兵哪有本事和胆量设伏于人数过万的红巾军?”
“一定是李察罕和李思齐的人!”文瑄迅速做出了判断:“不管他们是做了何种打算,这场仗我们都得接下,沐兄,传令下去,将阵型散开一些,不管他们有什么埋伏,人数一定不多,直接压制过去!”
文瑄说罢也翻身上马:“玥儿,你留在中军发号施令,我与沐兄去前面看看情况。”
韩凌玥始终被文瑄唤为“韩姑娘”,是以文瑄这句亲昵的称呼出口以后,韩凌玥愣了一瞬才点头答应,红着脸提醒道:“你们小心一些!”
这种遭遇战与正面交锋完全不同,双方将领都没有时间从容地布置阵型进行拼杀,谁的反应速度更快,做出的指令更及时,哪一方就更容易占据优势。
好在今日是沐冲亲自领着影卫充当了斥候的角色,与对方派出来探风的人迎面遇见之后便动起手来,沐冲等人几乎将对方这支十几人的小队杀绝,仅有几个漏网之鱼跑回去送信,所以文瑄接到的消息稍快一些。
反观敌军一方,如同文瑄所料,这支人马正是李思齐所带领,他和李察罕领了肃清徐州周围弱徐巾军的指令以后便分头带队行动,未曾想第一天就碰到了从颍州返还的文瑄等人。
李思齐刚收到消息就听见了有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传来,颇有指挥经验的他知道这场敌我情况不明的遭遇战不能轻易开启,于是立刻下令撤退。
因为就想文瑄猜的一样,他这次出兵只带了三千人马,而他光从文瑄所部发出的喊杀声就可以判断出红巾军的人数起码近万人。
双方将领的指令都发出的及时,一方正面压制进攻,一方立刻脱身撤退。
在这种情况下,便得看他们麾下士兵的战斗素质了,李思齐带的人数虽少,但这些人可是自从他和李察罕相识以后就领着的,已经数不清与红巾军浴血厮杀了多少次,所以战斗本能非常之高,称之为精锐战力毫不为过。
文瑄一方的情况则完全相反,若说从徐州领出的两千人还能勉强算是上过战场的话,那从杜遵道手中骗来的一万人马则是彻头彻尾的乌合之众。
以至于双方你攻我退的过程中,红巾军的阵型反而变得愈发散乱,千户以下的军官连如何指挥都不清楚,李思齐的部队在撤退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数众多的敌军是软柿子,所以也就逐渐将撤退的速度放慢,时不时地停下来发起一波反扑。
文瑄和沐冲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可偏偏二人对领兵之事都不在行,每次二人领着影卫眼看着就要杀到李思齐身边了,就会突然涌出大量人手对他们进行堵截。
文瑄眼见情况不妙,知道自己小瞧了敌人,便立刻下令停止追击。
文瑄一发布停止进攻的命令之后,由于没有作战经验的各将官指挥不力,所以冲在锋线上的许多士兵还在猛冲,李思齐见状大笑不已,立刻调动人手原地进行反击。
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由红巾军一方发起的追击反而使得己方损失比对方更要惨重,文瑄和沐冲绞尽脑汁才带了大部分人马脱离战场。
文瑄无奈地道:“沐兄,快撤!再这样打下去我们就也成了也先帖木儿那样的笑话了!”
沐冲也只觉窝囊憋气,可偏偏又没有办法,只能叹气之后拨马转向。
李思齐一方这时却打出了气势:“这群乌合之众要撤!弟兄们,随我回过头冲杀一阵!”
李思齐一方虽然人数少,但是装备较为精良,且他手下还带了两百骑兵,这时候骑兵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李思齐突然带着两百骑兵转退为攻,向文瑄等人发起了追击,文瑄和沐冲都知道大事不好。
正当文瑄束手无策之际,韩凌玥突然领人支援了过来:“拿长杆农具的去刺伤他们的马匹!拿短柄武器的不要乱冲,保护身边头系红巾的战友!”
乱作一团的红巾军听到了韩凌玥声嘶力竭的喊声之后才勉强回过神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应付奔袭的骑兵。
李思齐冲杀了两轮之后也看出了红巾军的阵型之中有所变化,所以见好就收,不再继续冲杀,引兵顺利地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