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流浪诗人
这个故事的起源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鹅妖族的祖先只不过是生活于人类世界当中的一只普通白鹅而已。有一天,这只白鹅在村子里面觅食的时候,突然从一群孩子口中听到了这样一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只白鹅突然就喜欢上了听诗歌,于是,这只白鹅开始每天追随着诗歌的声音在村子里四处游荡。今天这只白鹅听道了一首诗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从而让其知道了原来春天在诗歌里面竟然可以变得如此美丽。明天这只白鹅还听道了一首诗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猩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从而使其明白了原来夏天在诗歌里面也可以变得如此多姿。后天这只白鹅又听道了一首诗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而导致其感觉到了原来秋天在诗歌里面也可以变得如此凄美。大后天这只白鹅再听道了一首诗歌:“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从而造成其理解了原来冬天在诗歌里面也可以变得如此妖娆。
人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但是对于这只白鹅来说,却是:“诗不迷鹅,鹅自迷”,从此,这只白鹅越发喜欢上了听各种诗词歌赋。同时这只白鹅为了让自己能够听清楚孩子口中所说的诗词内容到底是什么,于是,这只微白鹅就经常跑到这些孝子的近前去听,并且对于这些孝子其一点都不存在戒备之心,而这些孝子因为经常看到这只白鹅一点也不害怕他们的跑过来,并且还呆头呆脑的跟着他们四处游荡,所以这些孝子就为这只白鹅起了一个外号“呆头鹅”,并且常常一看到这只白鹅就会有孝子大笑着对其它同伴说:“大家快看,那只呆头鹅又来听我们背的诗歌了。”虽然这只白鹅知道孩子们为其起的外号“呆头鹅”,肯定内含并不好听,但是它自己却并不反感这个外号,毕竟相对于其它鹅来说,至少它有名称了,并且后来随着它听到的诗歌越来越多,有时,它自己竟然真的会随着这些诗词歌赋的内容摇头晃脑起来,于是,慢慢这只白鹅竟然喜欢上了这个外号起来,直到最后它居然将这个“呆头鹅”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名字。
世间之事就是如此神奇,谁也不会想到,一只普通白鹅竟然会突然喜欢上了听诗歌,并且其还能从诗歌里面听出不一样的味道,而最重要的是,这只普通白鹅随着听到的诗歌起来越多,居然开始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进化之路,那就是随着其听到的诗词歌赋越来越多,这只普通白鹅慢慢开启了灵智,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勇探虎穴入蛟宫,仰天呼气成白虹。”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再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又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从刚开始的朦朦胧胧,到后来的逐渐思索,再到加深理解,直到最后完全明白,这只普通白鹅完成了彻底的蜕变。
随着这只普通白鹅完成了彻底的蜕变,其开始明白原来每首诗词歌赋里面,竟然都包含着不同的感悟之情,而随着这只“呆头鹅”的完全理解,它竟然开始自言自语起来,但听它有时说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时它又说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有时它还说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有时它再说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随着这只“呆头鹅”的自言自语,它竟然忘记了其它一切,为了听到更多更好的诗歌,在人世间各个城市村庄之间流浪起来,并且,随着其感悟的不断加深,这只“呆头鹅”所说出来的诗歌竟然开始具有了感染力,就连其它的一些普通动物也因为这种感染力,再加上这些普通动物并不知道,从这只“呆头鹅”口中说出的诗歌,乃是来自于人类世界,所以它们都将其看作了是一位“流浪诗人”。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么也可能就不会有现在鹅妖族的祖先出现了。事实上,发现了从自己口中说出的诗词歌赋竟然可以感染其它动物之后,这只因为当初受到诗歌的感染从而走上流浪之路的“呆头鹅”,便开始尝试看能不能利用这些诗歌内在的感染之力来影响其它动物,从而接近或者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正所谓:“动物不可怕,就怕动物有文化”,而有了智慧的这只“呆头鹅”,随着它开始学习运用诗词歌赋来影响其它动物之后,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到“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再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慢慢的其竟然真的找到了诗词歌赋当中可以影响其它动物的真正规律,那就是共鸣!而通过共鸣的作用,这只“呆头鹅”居然做到了无论它流浪到什么地方,也无论其碰到的是什么动物,都对其不敢怠慢礼遇有加。直到有一天,这只“呆头鹅”碰到了一只八级凶兽“拦路虎”,虽然原本这只已经饿了几天的“拦路虎”,在看到这只“呆头鹅”的第一眼,就打算扑过去将其拿下直接吃掉的,但是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这只“呆头鹅”竟然不慌不忙的自其口中说出了一首诗歌:“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结果是这只八级凶兽“拦路虎”听完这首诗歌之后,感动涕零的与其成为了兄弟,从而使得其它动物知道了,世间有了一只不输入八级凶兽能力的“呆头鹅”。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这只“呆头鹅”非但没有放弃对于诗歌共鸣之力的追求,反而更加痴迷其中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这只“呆头鹅”突然自创了一首诗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为这首诗歌乃是这只“呆头鹅”当时在七步之内有感而作,所以被其命名为了“七步诗”,并且,这只“呆头鹅”也凭借此诗的强大共鸣之力,一举突破了凶兽的限制,从而变成了一只妖鹅,也是自此,现在这个鹅妖族的祖先“呆头鹅”正式产生了,同时,这首“七步诗”也成为了这只“呆头鹅”妖的特有能力。后来,这只已经成为了妖的“呆头鹅”,对于诗歌的迷恋更加不可收拾,又创造了许多诗歌,其中比较有名的还包括:“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因为这些诗歌都是与战争有关,所以又被称之为“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