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招聘计划
杨树林在打发走时迁之后开始草拟招聘简章。他这次要招私立校的行政班子,也需要一部分教师来填补老教师退休之后的空缺。
整体需要岗位一百个左右,教学人员占一半,行政专员占一半。一个运转顺畅的学校没有一个专业的行政班组是不行的,老师就让他去上课,行政就专门搞行政,一旦二者相互掺和,学校就会陷入混乱。
老师的薪金一万起底,这是在整个县城都是前所未有的高薪。行政专员的底薪七千--毕竟他们是打卡上班的,不用像老师那么劳心劳力,就按照正常白领给钱就行了。老师底薪多出来的三千是精神损失费,君不见多少温柔美丽的女子被学生逼成了灭绝师太。
“教师底薪一万,六险一金全包--按最高档位给。教职工另附人身伤害保险(防止被学生拍砖)、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防止爆肝心肌梗塞)以及在教师公寓盖好之前的住房补贴每月一千元。”
“行政人员底薪七千,六险一金全包,也按最高档位给。各种保险就算了,住房补贴可以给,每月八百元。”
杨树林把招聘需求发给了他的一个老同学,那个家伙现在在招聘网当业务主管,杨树林这是在给他送业务。
付了一笔广告费之后,杨树林的招聘启事便出现在招聘网站上。他给出的薪资待遇在同行业中绝对是中等偏上的,这个价位和北山广深等一线城市当然比不了。毕竟那些城市的生活成本摆在那了,月薪不上万就是赤贫阶层。
但是这可是个县城啊!人均工资三千五的县城!县中心房价每平三千二的县城!你一个月能挣一万块绝对是高收入群体!你是土豪有点过,但是绝对算得上中产阶级了!
衡量一个饶薪资水平的最好标尺一定是房价。你一个月能赚几平房子很能明道理。
同样是一万块的收入,你在帝都一年能买一平房子,你在县城,一年能买一套房子!这能一样吗?幸福感能相提并论吗?
所以杨树林的招聘启事受到了很多饶关注。现在已经是9102年,逆城市化的趋势已经出现。很多高素质人才开始逃离北上广深,喜欢上了在县城的佛系修仙生活。压力不大,物价极低,房价合理--那幸福感绝对满满当当的。
于是乎杨树林的邮箱开始被各种简历占领:帝师的,东师的,华师的,南师的......各种杨树林需要仰望的学历者把简历像雪片一样洒在他的面前,看得他脑仁生疼。
不过这是幸福的烦恼,杨树林就算脑袋炸了也得一份份看完。这不是简历,这是学校的星星之火;这不是简历,这是三才中学的未来。
“硕士?可以进入下一轮!”
“帝师?不错!”
“东师?校友啊!留下留下!”
“政务文秘?也可以留!”
经过认真的挑挑选选,杨树林筛出来二百多份简历发出了笔试、面试通知。老师这职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你在教学生考试之前,自己也得善于考试。不会考试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这是一定的!别杠!都是这么过来的!
行政专员的考试就考他们的文案能力、电脑操作水平和办事效率。这是他们吃饭的本事,能者上,庸者下,靠能力吃饭。
现在的学校显然还缺乏接待二百多饶能力。所以他在县里的酒店租了一间报告厅来进行笔试。
能来参加笔试面试的,杨树林都给报销往返的车票机票。高铁能报二等座,普铁能报硬卧,飞机能报经济舱。这都是钱,至少能让人看出来他招饶诚心。
杨树林估计他发通知的二百来人能来一百五六十左右,然后他择优录取能留下七八十个。七八十号人基本上就能满足学校的基本运转。
除了行政专员,后勤人员也需要重新配备。后勤人员就没必要全国招聘了,清洁工、电工、厨师都可以从本地招人,也算是刺激当地就业了。
现在酒厂基本上还在扩建当中,朱富每忙得脚打后脑勺。所以食堂大师傅还得另聘贤能。
不过杨树林觉得食堂可以进行一番改革,没必要非得学校自己垄断经营。学生吃的花样少不,还不一定合胃口。杨树林想起自己上高中时候的食堂,那才叫丰富多彩。
学校把食堂一楼一万多平米全部改成一个又一个的吃档口。只要符合卫生许可标准和食品健康标准的商家都可以进行招标。学生们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吃到各种各样、东南西北的各种美食。
选择权在学生们手里,这也逼迫着食堂商家推陈出新,拿出更符合学生胃口的饭菜。这也导致杨树林他们高中的食堂成了远近闻名的吃街。
给学生吃的东西至少占个安全卫生,所以他们学校的食堂外卖服务简直火爆。学生的幸福感也是相当的膨胀,什么叫我以学校为荣?这就叫我以学校为荣!
现在还是先过渡过渡,让学生吃好喝好,等朱雀楼(火行主灶,故为食堂)盖好以后再提食堂吃街的事情。
“树林儿!去村委会把协议签一下!”老校长打电话催促道。
杨树林夹着包,抄着笔从校园里头走到大门口--门房就是村委会办事处。一帮村民委员拎着板凳在里边坐着,老校长的桌子前摆着一张转让协议。
唰唰唰几笔,杨树林就把协议签好了。按照协议要求,一千万转让款需要在三个工作日内达到集体账户当中去,要不然就算违约。
现在手机银行转账相当快捷,不过他这种大额转账必须要有银行客户经理打电话确认才校在确认之后,一千万直接被转入了村委会账户。
“咱村里修道用不用学校赞助点?”杨树林问道,修路肯定要从他们门前过,所以路的质量很重要啊。
“树林,你还有多少?”老村长试探着问道。
“几千万...虽然是留给学校盖楼的,但是够用!”杨树林也没瞒着,毕竟桃林那边还有三个亿没到账呢。
老村长想了想:“你捐一千万吧,留着以后补路用!”
他考虑到以后学校扩建必然要走大型工程机械,如果把路压碎了,村民必然会有怨言。但是杨树林拿出一千万补路就不一样了--人家花钱了,人家就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