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雨季

春雨如酥, 淅沥飘落。三月的阳都被笼罩在一片烟雨中。从窗户望出去, 远方青郁的山和墨绿的水之上仿佛裹着一层似有似无的白纱。而雨水顺着瓦片滑落,如串珠一般敲打在青石台阶上, 打出一首听不厌曲调。

阿生就倚靠在滴水的窗沿下, 望着外头的水汽。她今日没有加帽冠, 只用青布将头发一包,看着就是普通农民的发式。

洛迟走过来, 给她披上一件外袍。“今日有些倒春寒,主人身体虚弱, 还是要当心。”她依旧是那个爱说爱笑的样子, 帮阿生披完衣服之后就坐到了旁边一张矮凳上, 开始做针线。

“徐州说是富庶, 但我看也不过就是太平了几年, 饿不死罢了。”洛迟一边行针一边唠叨,“就比如这阳都县城, 就跟当初的沓县似的,要破不破的。”

阿生不说话,只偏着头微微笑。

“大连三年没回去了,如今只怕更好看。上次徐荣来信说, 主公栽下的白山樱都开了, 坞堡之下雪海一般。”洛迟抬头露出一个稍带讨好的笑, “等主公忙完了徐州这个烂摊子,咱们回大连看看好不好?大连中等学堂的学子们可是说了,主公自打建了许县学宫, 心就长偏了。”

养伤中的阿生非常好说话:“好。”

“还有交州的五郎,也请主人去养伤呢。南岛采矿,掘出了一个新温泉。流火女君很喜欢,整日泡在南岛不愿意离开。她也到了开蒙的年纪了,五郎想请主人拿个章程。”

女儿开蒙,要当件大事来做?这要放在十多年前的东汉,怕是匪夷所思吧。

“阿玉也慢慢地……政治成熟了。”

“谁说不是呢。”洛迟将线头打了个结,然后剪短。布料上已经露出了一条鲤鱼,流光似的红鳞片,虽然小,却很传神。“五郎虽然平庸了些,但还真没出过错。”

阿生的眼珠子动了动,目光从窗外的雨珠上移开了:“他是不是还说了别的?”

“五郎说,若是主人不给提示,他就将流火姐弟几个塞南岛小学堂去和黎族的孩子一起念。五郎说,他是三届生,那时候,同窗都还是名义上的奴隶;如今的学子好歹都是自由民,所学课程也比当年完善不少,南岛学堂师资完备,全国前三,怎么都不算委屈了他们。”洛迟跟阿生学舌道,语中带笑,令人莞尔。

“他说的有道理啊。”阿生抬手,洛迟就会意地放下手里的针线,给她递了个热茶壶。阿生抱着壶喝了一口热水,然后长出一口气:“大连学堂有怨言,南岛学堂从第一掉到了前三,没有怨言吗?”

“南岛学堂的山长是郑公,他的脾气主人也是知道的,最看不起这些学问外的意气之争。不过郑公说了,或者明年,或者后年,他要带着学生来许县交流学习。”

阿生放松地闭上眼:“南岛学堂有郑公,真的就像定海神针一样啊。只要蔡邕和郑玄能够多活几年,我就能够轻松不少啊。相比之下,大连学堂还是缺一位学术开放、人格正直的长者。”

洛迟将布料和针线放入篮子里,然后郑重地站起来。“迟要推举人。”

阿生于是也睁开眼,坐直身体。“请讲。”

“青州人士邴原、王烈和管宁在大连客座讲学已有四年,他们的品格声望都没有问题。是否需要从中选拔祭酒的备选?”

阿生沉默了大约三秒,才慢慢开口:“这三个都是有名气的人。王烈劝盗、管宁割席都是清流之间的典故,但我不喜欢王烈凭人情行事的做派【注1】,管宁隐居避事的倾向太过严重,只怕都不是合适的人选,邴原虽然与管宁并称品格高尚,但他没有具体的事迹,我也不能单凭传言作这么重大的决定啊。”

洛迟拜了一拜:“人事调动是主人的权力。没有举荐了就一定会任用的道理。”

“任命官员不能单听名声,也不能单靠我的偏见。”阿生伸手虚扶了一把,“我会令人调查的。”

举荐的讨论告一段落,洛迟才再度坐下来与阿生说话。

“说到大连学堂,还有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与主人提。”

阿生喝口水压压惊,然后长叹一声:“你就是见不得我轻松自在。”

“主人若是不爱听,我就不提了。”洛迟回答道,她依旧是轻松地笑着的,但可以明显看出紧张。

“说说吧。”阿生扭头看向窗外,“与我不过是听一个消息,于有些人,却是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洛迟低下头去缝了两针,才找到开口的声调:“安郎……十四岁了。正月统考的时候考到了大连学堂地质绘图班的分数线,但是……他的背景……学堂给他调剂到文学班……孝子不服,提出申诉呢。”

室内寂静无声。

相比许县和鄄城,这间阳都的房舍显得简陋了。没有地暖也没有墙暖,所以雨季的寒意就顺着地面往上冒出来,绕骨缠绵。雨声越发大了,原本顺着屋檐坠下的珠帘成了银线。

“好啊,好。”阿生抹了下眼角,“是个出息孩子。”她明显是在笑,却捂住嘴,鼻子泛红。好一会儿,她才将手放下,抽了抽鼻子:“拿信纸来,我给他批个条。”

洛迟声音都像发光一样:“诺。”然后忙不迭地将笔墨纸砚都送了上来。

两个人斟酌了三次用词,才将一封看上去公事公办的申诉裁决书写完。印有仲华公水印的纸张被折叠两次,封入牛皮纸信封里,加上蜡戳,最后再放入金属扣的信盒,由侍卫送出去了。

因为下雨,天色黑得尤其快。才刚到申时,屋子里就不得不点起蜡烛了。

阿生命人摆饭,阿生从榻上下来,坐到食案后头,然后问洛迟道:“阿迟,你可还有要同我说的?”

“没……”

“唉,这么大的雨,那可怜的孩子怕是要饿着肚子冒雨回去了。”

洛迟跪下来:“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主人的眼睛。”

阿生的嘴角下撇,眼睛半眯:“查过了吗?”

“是。诸葛亮,阳都本地人,出身琅琊诸葛氏。琅琊诸葛,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一郡望族。他父亲诸葛珪只能算家族旁支,但依旧做到了六百石的郡丞,可惜早亡了,留下三子二女。诸葛亮在兄弟中行二。”

阿生笑了笑,举起了筷子:“这种家世我们就不考虑了吧,大家族的孩子,就算没了父母,但有家族照应,也能过得比一般人强。你拿点吃的给他,让人送他回去吧。”

“主人都这么说了,也罢也罢,我是瞧那位小郎君着实聪慧。但确实十二岁也不小了。”洛迟嘴里念叨着,拿了一碟子枣糕,并几个小笼包,放进食盒中,才撑伞走入雨中。

院子里老大一丛芭蕉树,在雨珠的敲打下悠闲摇摆。很难想象在淮河以北能有长得如此好的芭蕉,这得益于阳都的气候,靠近河流又有群山环抱,山脉阻挡了海上来的南风,在此处形成降雨,烟波升腾不亚于江南。

洛迟绕过巨大的芭蕉树丛,来到门房简陋的木头房里。

守门的侍卫正在烤火,火炉里躺着两个烤到皮焦的红薯,这种食物还是小诸葛亮第一次见的,于是他的眼神时不时地就向火炉的方向飘去。不过,这都是洛迟进来之前了,自打洛迟进入到这个屋子里,他的目光就灼灼地盯着洛迟,没有片刻移开。

“诸葛小郎君,已到晡时。主人让我给小郎君送食物。”

诸葛少年没有接食盒,反而是坐得更端正了:“我不挑书,我想要跟随曹子学习作为奖励,她同意了吗?”

侍卫大哥看不下去了,开口道:“小郎君,这不是同一级别的事。主人心胸宽广,赠送几本书可以当做随手施为,但这当弟子,可是要负责任的。”

诸葛亮抿了抿嘴:“能不能让曹子收下我是看我的本事,若是今天不行我就明天再来,明天不行还有后天,若是雨停了,我就跟在车驾后面走,你不要劝我了。”

“小郎君何必如此?”洛迟都有些费解了,“主人每有论述,就整理成册送到许县。你想学曹学,或想见识百家争鸣的盛景,去许县学宫就成了。学宫兼容并包,以小郎君的家世也是付得起路费的,何必跟着主人呢?”

“我听说曹氏以做瓷器起家,就以瓷器作比。”诸葛少年昂着头,“寻常碗碟、杯筷,都是模具做胚,入窑烧制的时候一层叠着一层,要叠一人多高。这样烧成的瓷器,千百个都是一个样。但若是想做流传百世的绝品、精品,那必须得由最好的工匠亲手塑形,单独烧制,才能保证毫无瑕疵。我就是那能够成为名品的瓷胚,在次等的学堂中与其他人一起烧制,不是我损坏,就是他们损坏,所以我来找寻能成就我的工匠。”

“原来我是工匠啊。”阿生的声音突然响起。她撑一把素色的油纸伞,站在门外,不知道已经听了多久了。

“主人。”

“曹子。”

屋里的几个人同时开口,躬身行礼。

“我费心成就你,于我有什么好处吗?”

少年诸葛亮站起来,他长得高,已经到阿生的肩膀了。虽然身形还单薄,但这样的孩子已经能当半个大人看了。“我能够发扬你的学说,绝不会堕了曹子的名声。”斩钉截铁。

有些历史留名的人,真的不是凭运气。就算时代变动,就算身处劣势,就算被偏见所拖累,他一样能够脱颖而出。

注1: 王烈劝盗。从前乡里有个偷牛贼,被抓到后说:“刑罚都愿意接受,只求不让王烈知道我是个贼。”王烈听说后,给偷牛贼送去布匹劝他向善。后来偷牛贼果然洗心革面成了个好人。阿生在这里说他“凭人情行事”就是指这件事。

作者有话要说:  我恐怕要被关汹屋了。抱住胖胖的自己瑟瑟发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