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泪(下)

一九六一年春末,时事已经好转,各行各业很快恢复了正常秩序。邓峥夫妇和邓嵘夫妇相约来到风箫洞,他们打算把孩子们接回去读书。当他们推开山门时,眼前一片山花灿烂,桃红柳绿,蝶舞蜂飞,犹如走进花园一般使人倍感欣喜,夫妇们齐声喝彩:太漂亮啦!太舒服啦!月桂和石头、钱生、春晖几个小的正在花木园里捉迷藏,听到了他们父母的声音就一起围拢来,各自找自己的父母亲热。当看到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欢快跳跃时,夫妇们喜上眉梢,由衷高兴。当他们听了母亲讲起果牧为一家人生计劳累的情形,夫妇们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第二天,邓峥邓嵘夫妇就要和孩子们回去了,邓天举突然想起几年来一直没能如愿的一件心事,他对邓峥兄弟俩说:

“我们离开杨家沟已经二十多年,应该回去看看祖坟啦!清明节已经过几天了,趁你们兄弟都到齐了,回去给祖辈坟墓和你们幺祖祖的坟墓添点泥土,也算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祖啊!”

邓峥邓嵘如梦初醒。多年了,无论如何都该回去看看老坟,不然就真的要忘祖了。兄弟俩稍作商量,就拉起果牧起身要去杨家沟,春风说他要去,幺妹和金兰也说要去,她们都想去看看老家,看看丈夫的衣胞之地。邓天举提醒他们:“也好!人多速度快,半天就把坟墓理好了,拿上手电筒今晚上就可以回来。春风去看看更好,寻根祭祖,理所当然。”

一行六人走得飞快。一路上,春风问这问那,小溪沟在哪里?千年树洞在哪里?大松树在哪里?这些都是他从公婆那里听说的,是他爸爸、二叔和公他们进山时的典故,邓嵘不厌其烦地一一给他作了回答。谈话中,邓嵘问大哥:“回去见到乡亲们问我们的情况该怎么回答?”邓峥说:“还是不讲为好,免得生出些麻烦来,就说退伍后我们在外地安了家。”

大半天时间就到了杨家沟,他们去乡亲家里借来工具,约莫三个时辰就把祖辈的几所坟墓和幺祖祖的坟墓理好了,几个人又分别给祖坟磕头礼拜,然后才去看他们的老屋。老屋已经破败不堪,只剩下黑黢黢的几根柱子歪斜着躯干,勉强地支撑着几根即将脱落的檩子和楼梁,一些糟朽的木板和椽子躺在满地的瓦砾之上,那个已经完全变成一堆秃头黄土的灶头让人惨不忍睹。邓峥、邓嵘和果牧走进这间生他们养他们的衣胞之地,看着眼前一塌糊涂的情景,触景生情,油然想起他们苦难的童年,禁不住伤感起来,兄弟三人流眼抹泪,把七尺男儿最金贵的眼泪洒在老屋里,然后走出老屋,又回过身来齐齐跪在门口,深深鞠了一躬,永远告别了老屋。

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一路无语,走进树林不一会儿就天黑了。他们从草丛里拿出先前藏匿的几把梭镖,装上几支短铳的弹药,做好了应对野兽的准备。邓峥和春风走在最前头,邓嵘和果牧走在最末尾,让两个女的走在中间,为的是防备野兽,保护弱者。他们借助从树林中漏下来的稀微月光,用手电筒照着地上慢慢寻路,差不多快天亮的时候才回到风箫洞。

实在太疲倦了,他们只好补睡了大半天瞌睡。后午,邓天举安排邓嵘和果牧杀了一头大草鹿,宰成两半,要邓峥和邓嵘背回去改善伙食,还拿出两大竹筒上好的蜂蜜,让他们拿回去吃。第二天,两对夫妇告别父母和果牧弟弟要回磨槽沟,临走时,几个孩子拉着公婆和三叔依依不舍,难解难分,小春晖更是放赖,她说公婆这里天天吃肉喝蜂蜜,家里没有,就是不回去!惹得两个老人又是一场热泪盈眶,相惜而别。

邓峥、邓嵘一行九人,妻子儿女一大帮,嘻嘻哈哈,说说笑笑,走在寂静的森林里,走得很慢,完全没有赶路回家的样子,一个个犹如漫不经心地春游一般。特别是石头和钱生两个小男仔,纠缠着他们的爸爸,死活要看打猎,说是公婆讲的故事,爸爸和三叔一样是打猎的一等高手,不用枪,随手扔出去一颗石头就可以打死豺狗老虎。两个小子无论如何要亲自看他们打猎,缠住不放,邓峥邓嵘万般解释也无济于事,幸好金兰花言巧语一阵哄骗,才让他们停歇下来。邓嵘趁机分散两个小子的注意力,他问孩子们:

“公婆给你们讲了些什么故事啊?说给我们听听如何?”

孩子们争着要回答,邓嵘连忙招呼:“不能争,只能一个人说。春风是老大,你来说,说错了由小的几个来补充。春风大哥肯定会说错的,你们注意听哈。”他朝春风眨眨眼,春风点头会意,接着一本正经地说:

“每天晚上公只给我们讲一个故事,讲完了就睡。他讲了我们邓家的家史和你们在解放前的苦难生活经历;讲爸爸和二叔进山躲兵和全家人搬进大坪山的故事;讲爸爸和二叔打老虎卖虎骨发财和买房子的故事;讲亲舅公给二叔医餐二叔当兵打日本鬼子的故事;讲爸爸捐款抗日、救灾、修桥和剿匪的故事。又说,如果二叔有文化,起码都是县长了。他还说,要是二叔没生病,他就是要饭吃都要让二叔读两册书,他还说……说什么呢?二妹?”

月桂回答:“公说的‘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钱生补充:“不对!二姐说错了。是‘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月桂和钱生较起了嘴劲,大家都笑了。

春风说:“究竟是‘穷不丢猪,富不丢书’还是‘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石头你说呢?”

石头说:“钱生弟弟说对了,是‘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春风笑嘻嘻地说:“我说啊,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两样都不能丢。你们说对不对?”

月桂说:“有道理我就不丢!就是‘穷不丢猪,富不丢书’!”

大家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就是这些啦?还有没有?”邓嵘又问春风。

“还有很多。公说,三叔是聋哑人,要在大坪山生活一辈子,他说他和婆都活不到多少年了,他们过世以后,要我们经常去看看三叔。又说,鹿羊不能杀,怕饿饭时间长了短缺食物,等到万不得已才可以杀,要吃肉就让三叔进山现打松鼠、野兔和山鸡。还打算让我和三叔隔几天给你们送鹿羊肉去,他怕你们粮食不够吃。”

“婆说些什么没有?”邓嵘再问。

月桂抢着说:“婆说了,我们家的人啊,男的要讲理,女的要贤惠。这样,一家人才不吵架。”

春晖也说:“婆说了,三叔每年都要给我们两家喂一只羊和一只鹿,要爸爸和大伯自己去杀,顺便看看公婆和三叔。还要给我们每家两桶蜂蜜,一定要我们几个小的自己去拿。”

邓峥逗春晖:“那么,小春晖准备拿点什么给公婆呢?”

“我要拿点钱给他们,他们一分钱都没有了,买盐买煤油都是春风大哥自己掏的钱。”春晖幼稚地回答大伯。

邓峥拳击脑门,恍然大悟,十分懊悔地谴责春风:“你怎么不早说呢?你三叔早就没钱啦!自从换了人民币他就没钱啦!原先给他们买的盐巴早就吃完了,可能至少有半年时间缺盐。你想,这两年商店的人都去搞大跃进,你三叔的毛皮也卖不出去,他那里有钱?他既不知道毛皮的价格,又不认识人民币,他简直就没有卖过毛皮,他哪里有钱!”

“那么,你们都把身上的钱拿给我,我现在就给他们送过去!”春风说了,大家都掏钱递给春风,春风数了,总共五十元,马上就回风箫洞。走了几步,他妈喊住他:

“回来!你今天去街上买好盐巴、煤油,再想想他们还缺什么,都买好。明天你把东西送回风箫洞就行了,剩下的钱就拿给你三叔。”

“好嘛。”第二天,春风给三叔送去了二十斤盐巴,五斤煤油,两支手电筒,一包镏子,三斤火药和三丈青布、两丈蓝布。剩下的几块钱给了三叔,又教会三叔认识人民币,分辨元、角、分这些基本单位的面值。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