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劝谏
第一千零二章 劝谏
次日,午后。
李牧从客栈里出来,和鸢姬一起沿着街道大步往紫禁城而去,他的步子跨得很大,步伐也很快,腰也挺得笔直,似乎是在有意掩饰他的疲惫。昨夜他根本就没有睡觉。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时候是个实在装不住事情的人,一遇上令他烦恼的事情,他就不吐不快。
何况,还是这么重要的事情。
一路至紫禁城。
一路上,李牧一句话都没有说,脸上也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地就像是他接下来并非是要去劝谏皇帝,而是要去吃饭一样。
到了紫禁城前,李牧终于说话了:“你就别跟着去了。”
鸢姬张嘴正要说话,李牧便已经和紫禁城前的士兵说话去了。
士兵当然认识李牧,就算不认识李牧也认识他手中的令牌,有了这块令牌,出入紫禁城畅通无阻,根本不会有人阻拦。
李牧并不想见内阁的朋友们,进了紫禁城一路直往皇帝的御书房去了。
事实上,隆庆帝并不在御书房,现在他在御花园。
不过一听到李牧归来,隆庆帝当即不管怀中的温香软玉,返回了御书房。
以前李牧在朝中的时候,隆庆帝当他是朋友、对手、臣子,现在李牧于隆庆帝而言,少了对手和臣子,唯有“朋友”二字可称得上二人的关系。没有人不想要朋友,皇帝也是一样,他也想要朋友。但普天之下敢和皇帝做朋友的人实在是不多,李牧算是一个朋友。
可是,这位朋友现在跪在隆庆帝的眼前!
他跪下来,隆庆帝就知道他此番到京绝对是有事儿而来,否则绝对不会跪在这里。
尤其,小太监说了,李牧已经在这里跪了好一会儿了。
隆庆帝道:“别跪着了,起来吧,赐座。”
李牧不发言,不起身,双手托起昨日写好的折子。
隆庆帝捏紧了拳,好不容易的好心情在这个时候完全变糟了,应该猜到的,这货悄无声息的来京城,绝对是给自己添堵来了。
“取来。”隆庆帝道。
孟辰连忙去将李牧的折子取了过来。
隆庆帝翻开了折子,无奈道:“这下可以起来了吧?”
李牧叩头道:“谢陛下。”
随后,他站了起来,小太监也给他搬来了一把椅子,使他坐下。
见李牧坐下,隆庆帝边看折子边问:“什么时候到京城的?”
李牧道:“回陛下,昨日。”
隆庆帝又问:“住在哪儿?”
李牧道:“有家客栈。”
隆庆帝道:“待几天?”
李牧道:“不会待多久,长则十天,短则五日。”
隆庆帝淡淡点头。
所有人都以为李牧劝谏会让隆庆帝生气,事实却是隆庆帝根本没生气,反而十分平静地说:“用黑奴本就是权宜之计,不用你谏,朕也不会多用黑奴。”
听到隆庆帝的话,李牧愣了片刻,直看到隆庆帝的笑容,他才起身作揖道:“陛下英明!”
隆庆帝道:“朕听说了你的美洲的事迹,当时就猜到你肯定会进京劝谏,昨日还和母后说起,没想到你今日便来了。”
李牧道:“船途经江西之时遇上了一件命案,否则昨日便会进宫了。”
隆庆帝微微点头,与孟辰道:“孟辰,你们都退下吧。”
如今书房内有五六名太监,连同孟辰在内,全部退下之后,书房内便只有李牧和隆庆帝两个人了。
只见隆庆帝走至李牧身旁,上下打量着他,目光最后停在他的脸上,道:“老师比朕年轻,如今头上却也生出白发了。”
李牧吃惊地看着他:“陛下倒是还不见老,连一根白发都没有。”
隆庆帝道:“朕有,而且很多,是遮盖住了。”他看着李牧,继续说道:“时至今日,朕才明白先帝为何那般器重于你,先帝说你是天外之人,老实说,朕不信这天地之间又神佛,可你每时每刻都在摧毁朕的观念。”
李牧突然明白了:“所以陛下才猜到我一定会来京城谏黑奴之事!”
隆庆帝笑道:“对!朕想见你,可朕不知道派人传旨你是否会来,后来看到美洲来的消息,再者国内人口虽多,但要想拼命发展的话,人口就显得稀疏一些了。由此,朕便想到了黑奴之事,中华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外邻有人来到中华,不欢迎却还要拿来当奴隶,朕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如今只要进了国内的黑奴,首先便是要去官府立下户口,消除奴隶身份,给予暂住证,犹如我们大明的子民一般!”
“盛世,当是八方来朝!”隆庆帝又说了句。
……
御书房外。
孟辰有些焦急。
这是隆庆帝第一次将他赶出来,只为了和某个人说话。
敲这个人还是李牧,要换成是其他人也就罢了,偏偏是李牧,难道就像先帝一样?
孟辰不敢再想下去。
正在焦急万分时,李牧从御书房内出来了。
他的神情没有什么变化,十分淡定,向孟辰微笑之后,平静离去。
御书房内,隆庆帝也已开始处理政务。
他们究竟说了什么?
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隆庆帝依旧如常,看不出来什么。
李牧?
他喝醉了,醉到不省人事。
一回到客栈,他就开始喝酒,还拉着鸢姬一起喝酒,兴奋地说着什么“明君”之类的话,结果这一醉,醉了两天!
在李牧入宫的第二天,报纸上就登出有关于黑奴的消息。
购买黑奴可以,但是你购买之后必须要去官府落户,这样一来,黑奴就不是奴隶,而是平民了,平民可以享有的权利,他们都有。
这样的话,购买黑奴还有什么意义?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其中的漏洞,漏洞就是这条法令只针对于大明的百姓。
也就是说,那些外国洋人的黑奴还是奴隶。
这条法令没什么,张居正也觉得这样施行比较妥当,关键是这条法令和他们内阁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李牧进宫亲自劝谏得来的。
这样的话,这问题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