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落石出
但是就在这时,白齐也带着白鹤以及一小部分玄松的弟子来到那里。白木等人一看,不由惊讶起来,怎么白齐把白鹤放了出来。难道他也想背板武当?于是收剑问其原因。
只听白齐说道,他将白鹤放出来,就是想为他洗脱冤屈。他与星月教勾结一事纯属诬告。如今他只是想将真凶查出来。玄松一听,知道了他们的意思。于是怒斥白齐竟然伙同白鹤,秘密勾结邪教,于是下令白木等人清理门户。
双方剑拔弩张,白齐知道自己一方力薄众寡。但是这时,唐天豪带着一众锦衣卫将他们分开了。然后出来问发生了什么事。白木说道,白齐以及白鹤勾结星月教的人,想秘密篡夺武当掌门之位。更想对皇上心怀不轨。所以准备将他们拿下。
但是很快白齐便反驳了过去,说玄松才是这背叛武当之人。白木一听,他们竟然想毁谤自己的师父,更是恼怒。于是双方就要火拼起来。
唐天豪见此场面,于是笑道,这本该是武当内部的事。但是如今涉及到圣上的安全,所以不得不将此事查明。于是问他们都有什么证据证明对方是叛徒。
玄松等弟子都说道白鹤勾结星月教,证据确凿,数天前就被软禁起来,但是没想到会被他的师兄白齐放出来。如今还想诬陷掌门。说着便将一堆密条拿了出来。
玄松这时受伤倒在地上,眼光还时不时偷看一下白齐等人。他想看一下他们究竟能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叛徒。但是,只见白齐站在那里,然后看了看秦柔柔,因为那一封密函就在她的身上。玄松以为他拿不出证据,于是便想下令将白齐等人拿下。
就在这时秦柔柔拿出了一封密函,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将里面的内容念了出来。但是秦柔柔只念到一半。玄松一个翻身,想将秦柔柔手中的密函夺走。
但是智贤早知道他会有此一着,于是挡在秦柔柔的前面。一掌向他劈去。玄松见此,不由后退。秦柔柔看见玄松这么着急这一封密函,于是笑问他怎么这么急来抢这一封密函。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说着便将里面的内容全读了出来。
众人一听,想不到有人想置炸药于朱元璋的私人道观之内,然后今天想将他炸死于道观之中。但是,就密函上的时间,炸弹应该现在这个时候被引爆。一些不知情的弟子不由紧张起来。
白木道长这时问秦柔柔,这密函是怎么得来的。秦柔柔指着玄松道,是从他的房里搜索出来的。玄松手下弟子一听,更是暴怒起来。想不到眼前这两个小娃不但打伤自己的师父,还想诬陷他。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便想出手。
但是,唐天豪制止道,在圣上的道观里,确实发现了几箱炸药。幸好圣上洪福齐天,及时发现箱中的秘密,才制止了悲剧的发生。说着,便下令将玄松道长扣押起来。
众弟子见此,立刻将玄松保护起来。只听白木道:“唐统领,圣上是否被人蒙蔽了,我师父绝不是这样的人。”
唐天豪将秦柔柔手中的密函以及白木手中的信件对照了一下,然后道:“你们看,这笔迹出自同一人之手,证明皆出自星月教某人之手,也就是说这些信件与密函都是玄松道长的,看来武一刀也是被他陷害了。”说着便令锦衣卫动手。
但是白木、白云、白水以及白月等人阻止了,他们恳请圣上查清此事。他们相信自己的师父是无辜的。
唐天豪看着眼前之人道:“你们竟然还为他求情,你们不知道,数年前玄一掌门人也是死于他之手。”众人听后不由犹豫了起来。
其中一名弟子出来喊道:“掌门人,他们说的是不是都是真的?”
玄松不敢回答。
唐天豪继续道:“他不但勾结星月教的人,将玄一杀害,并且他的心腹弟子白石也是死于他之手。”
白鹤道:“我数年前离开武当,就是想借助锦衣卫的力量来查清师父被杀之事,但我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凶手竟然会是自己的师叔,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为了这掌门之位,竟然连自己的师兄也下得了手。”
玄松这时还想狡辩。但是秦柔柔打断他的话道:“你个无耻之徒,杀了自己的弟子竟然还嫁祸给我!”说着便挥剑刺来。
玄松见此,知道自己无论怎样辩驳也无济于事。所以他暗想如何脱身。这时眼看那鱼肠剑就要袭来。自己此时也重伤在身,要躲避已来不及。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闪身出来。将玄松携走。众人似乎还没看清来人面容,便消失了。但是智贤却清楚看到他戴着一张面具。不由朝秦柔柔看去。秦柔柔似乎已知道来人是谁。但是众人都愣在了那里。而唐天豪这时下令众锦衣卫追那黑衣人。
秦柔柔阻止道:“这黑衣人就是星月教教主,看来他们是追不上的,不要枉送了性命!”
唐天豪于是下令作罢。众人这时不得不相信玄松确实是叛徒。原来武当发生的一切,都是他一手策划。白齐以及白鹤这时不由咬牙切齿。恨不得将玄松碎尸万段。
而这时,白水以及白云两人悄悄得离开了众人,向武当山下走去。他两位是玄松的心腹弟子,知道有不少玄松暗地里的事。他害怕玄松有一天回来将自己给杀了。于是连夜离开了。后来便不知所踪。白木这时想到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竟然被自己的师父利用了,感到相当内疚,于是在玉虚宫思过。之后甚少打理武当内部的事。而武当掌门由白齐接任。白齐立刻下令武当众弟子立刻将玄松抓捕归来,按门规处置。
第二天,智贤以及秦柔柔辞过朱元璋,便下山去了。朱元璋想不到自己千里迢迢、冒险赶来武当,妄想求取长生不老药,但是最后竟是一枕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