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架空 > 第一讼

潼关案后续

(写的最痛苦的文,改上面。唉,总打错字,对不起)

凤四殿下这辈子做过的最大的事情,便是勇敢的在大殿上申斥了那帮道貌岸然的朝臣,让他们再不敢轻视皇后长宁。

为此得了凤戈和母亲丽太妃的夸奖。

凤四殿下十分飘飘然,觉得已经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了。

以后娶妻生子,都不能让他这么痛快了……

这只是他的想像,事实是他竟然要主审潼关案!主审!潼关案!自从接至消息,凤璟就觉得自己腿肚子转筋,他做不到啊。可这话不管是说给凤戈听,说给萧樱听,说给云大人听,甚至是说给母亲丽太妃听,得到的都是一个巴掌。

尤其是丽太妃。

那可是他的亲娘啊。她从小最疼他了。如今对他最狠的也是她。

凤璟以为丽太妃会心疼他,会帮着他劝凤戈放他一马。

他不是当主审的料。

这差事就该换云驰来。哪怕凤戈或是萧樱亲自出手也不算出格,毕竟案情重大,称得上是凤氏皇朝有史以来最大的案子了。凤四殿下虽然觉得自己天上地下独一无二,可这个担子,他挑不起!

可凤太妃揪着他的了耳朵骂他没出息,直言这是凤戈给他的机会。

如果他做不到,凤太妃就要和他断绝母子关系了。凤四殿下吓的不轻,脑袋昏昏,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做什么,还是凤太妃踢了他一脚,让他亲手将准备的一些孝子玩意送到樱歌院。

总之,前期准备工作简直一言难尽。虽然得了萧樱的指点,可是凤璟对于自己能不能审好这个案子还是有些怀疑。他不是不相信萧樱的指点,而是不相信自己的脑子能捋清这其中的弯弯绕。

可所有人似乎都在问他,四殿下,你能行吗!

凤四殿下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受不得激将,本来没信心的,可被人这么一激,暗暗发誓一定把这案子审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开堂的那天,在震天的威武声中,谢吉信被押上大堂。风四殿下主审,云驰和娄柏昀坐在下首位置,算是替凤四殿下押阵。说也奇怪,凤璟一直七上八下的心,在看到谢吉信那一刻,突然奇迹般的镇定了下来。

他即不慌也不乱了。

按步就班的询问着凶犯的名姓。

自从那次萧樱亲自见过谢吉信后,谢吉信身上的精气神仿佛瞬间散了,他老态龙钟,头发花白,甚至走路都有些蹒跚。

凤璟觉得心里其实有些凄惶。倒不是同情谢吉信,只是觉得命运多舛,前一刻还手握重权,身居重位,也许下一刻便成为阶下囚,当然谢吉信是咎由自取。

那几千百姓的性命,便无辜的断送在他手中。

想到这里,凤璟冷声开口。“谢吉信,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若还有丁点人性,便如实供述……潼关那几千亡灵还沉在潼江中,不得解脱……他们等着我们还他们一个交待呢。”

云驰挑了挑眉,凤四殿下的表现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他以为凤璟就算不吓得腿软,问话也得磕磕巴巴,他甚至觉得最后多半自己得顶上。

凤戈和萧樱小两口的意思是,由他主审,太给谢吉信面子了。

凤四殿下便足够了。

云驰想想也觉得有道理。由他或是娄柏昀出面,都太抬举谢吉信了。莽撞的凤四殿下足够了。谢吉信在初见主审是凤璟时,脸色也确实大变。

可想到萧樱脸上那洞察一切的神情。

其实谁当这个主审官有什么区别呢?他终究失了最后的仪仗。

而且凤四殿下的表现也出乎谢吉信预料,在谢吉信看来,凤璟就是个蠢货,要不是仗着有个好出身,日子怎么能过的如此自在。他在牢中住的时间太久了,久到凤璟竟然身披官袍,稳稳坐在主审官的位置。

凤戈和萧樱这对小夫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最初谢吉信对二人颇为不屑。事实证明,他大错特错。

迎上凤璟凌厉的目光,谢吉信轻叹一声,最终还是选择开口。萧樱离开大牢前曾说过,他没有仪仗了,如今能护他的不是启国和他那个被启帝金屋藏娇的女儿,而是凤戈。

虽然他算是启帝的便宜老丈人,可启帝绝不会为了他而付出丁点代价的。

他若想保住自己的女儿,就把知道的一切如实供出。凤戈可以保证此事不会牵连他的女儿。

女儿是他在这世上最后的牵挂了。谢吉信只能就范……

一旦女儿身世暴露,不仅无法在启国后宫立足,恐怕启国和凤氏大动干戈的原因也会着落到女儿身上。为了保全女儿,谢吉信只能……“当年,我到了潼关,发现潼江出现异相,立时上报……不等接到先帝的旨意,便有一条石雕巨龙出水,龙身上刻着……当夜,有人闯进我的屋子,威胁我若不按他的话办,便会要了我心爱之人和女儿的性命。我有什么办法?心爱的女人和女儿都落在人家手中,我唯有……按他所说上报先帝。

把这事说成是潼关百姓生了反心。潼关水患,他们责怪先帝赈灾不周。以至潼江泛滥,潼关百姓流利失所。他们不满于是暗中弄出了一个所谓的天启。我及时制止流言,才没让天启之说传播开来。

我还写了封血书,上面写着我身陷潼关,恐怕小命难保。只能下辈子再追随先帝了……”

所以庚帝收到了一封血书。

上面将一切都推到了潼关那几千无辜百姓身上。诸人终于明白,当初庚帝在殿上那句‘刁民’所为何事了。

收到血书,庚帝震怒,谢吉信胆子不大,庚帝根本没想过谢吉信会说谎。

他也不相信谢吉信有这么大胆子,能炮制这么一场惊天阴谋。

于是,庚帝暗中下了诛杀令,一怒之下,将潼关城彻底抹去。

几千条性命……

一封血书……

一个平日胆小,被庚帝认为不敢撒下弥天大谎的臣子……

还有当时启国皇子的推波助澜,最终酿成潼关案惨剧。一时间,听到谢吉信话语的人们都不知道要开口说些什么。谢的错?谢吉信固然犯了大错。

可他的软肋被人拿捏。

庚帝呢?一封血书,便自信到没有派第二个臣子前往,草率的定了潼关几千百姓的生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