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一战成名
根据平时的成绩和报名的结果,学校决定让张雪晴和孔凡凡一起参加大赛,孔凡凡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而且出生于艺术世家。
张雪晴对于能参加这个比赛十分兴奋,这个比赛是国内时装公司发掘新一代优秀设计师的一个途径,每年在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大学生,毕业后都能顺利进入一流的时装公司,可以说是和个人前途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
袁维维对此十分恼怒,不仅在宿舍里发了脾气,还打电话哭哭啼啼的告诉了远在上海的父母。
袁维维的父亲是上海有名的企业家,可以说在国内也小有名气,袁维维之所以能进入这个学校上学,除了本身学习成绩还不错以外,据说学校的某个领导还是他父亲的同班同学。
此时张雪晴一门心思投入在设计和对作品的不断改进上,她不敢奢望自己能进入前三名,就算是去经经场面,涨涨经验也好啊。
孔凡凡出身艺术世家,本身从小耳濡目染,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熏陶长大,她设计的作品张雪晴看过,醇厚大气,令人叹为观止,光是晚礼服上用的水钻就重达两公斤,下面的薄纱层层叠叠,远远看去似云似雾,模特穿上后宛如仙子般飘逸闪亮。
张雪晴真有点儿自愧弗如,别说父母和艺术不沾边,家里的亲戚也没有一个和艺术能扯上关系,看着自己有些寒酸的作品,张雪晴突然有些沮丧,自己真是乡巴佬,袁维维说的没错!
经过无数次的改动和修正,张雪晴的作品看起来有模有样了,虽然还是比不上孔凡凡的雍容大气,但贵在清丽脱俗,尤其是领口的设计,别具匠心。
还有半个月就要比赛了,张雪晴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心血能不能出成绩,就在这时,负责这次比赛的带队老师把张雪晴叫到了办公室。
张雪晴是哭着从办公室里跑出来的,事后大家才知道,经过校领导小组临时决定,由袁维维的作品取代张雪晴的作品参赛,理由是袁维维的作品更胜一筹。
整个学校都议论纷纷,临时换人这种事情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出现,更别说谁也没看见袁维维的作品,怎么就能证明她的作品就比张雪晴更优秀呢。
孔凡凡和带队老师吵了起来,“袁维维这是明目壮胆的抄袭,她的这个晚礼服,百分之八十以上抄袭了今年夏奈尔发布的1991年春季新款,尤其是裙摆部分的开叉,发布会上说了是夏奈尔的首创,别的牌子根本没有!”
“我管不了这么多,我也不了解,这是校领导的决定,你找他们去!”老师也很心烦,上面压下来的决定,他又能改变什么呢?
“这将是咱们学校的耻辱!在比赛上一定会被人看出来的!到时候不仅她本人名誉扫地,学校的信誉也全完了!”孔凡凡大声喊道:“你们要是坚持己见,我就写信到大赛组委会告发你们!”
事情的结果是校长和学校纪委联合彻查了此事,经过和资料对比,袁维维果然抄袭了夏奈尔明年春装的款式,替她策划此事的某个领导被免职,袁维维本人也受到了退学的处理。
当张雪晴和孔凡凡一起来到上海参赛的时候,张雪晴对这个勇于替自己出头打抱不平的女孩儿充满了钦佩和感激。
“不用谢我,张雪晴你要记住,艺术决不能让俗世的乌烟瘴气所玷污,我不仅仅是为了你,也是为了艺术。”
张雪晴拼命的点头,她觉得这个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女孩子简直就是她的偶像。
张雪晴的作品是一款改良旗袍晚礼服,白色暗纹锦缎面料,滚边领口,领口下端镂空挖至胸前,配五彩珠绣,是一只展翅飞翔的蝴蝶,贯穿整个肩部,尾端流苏变形为藤蔓,自胸口垂下,呈不规则图样,丝丝缕缕缠绕至腰间。
旗袍后背借鉴了西式礼服的深v图样,腰部紧裹,用巧妙的裁剪方式,使跨部产生自然褶皱,模特穿上走动的时候,款款风情,美不胜收。
“张雪晴,你这款式设计的绝了,你是怎么想到用改良旗袍的方式设计的?”孔凡凡虽然得分遥遥领先,但依然为张雪晴巧妙的设计叫好。
“我之前设计的那两款,我自己都感觉到够土气,后来我就绞尽脑汁的想啊想啊,突然我想起我姥姥,她老人家一直都是自己亲自裁剪,用手工缝制,到现在她都穿着那种斜襟的大衫,我觉得特别好看,倒回去几十年,我姥姥就是从画报上走下来的民国美人。”
“哈哈!你可真行,这叫出其不意!”孔凡凡打心眼里为张雪晴拍手称赞。
比赛结束了,主评委是法国高等艺术学院副院长伊莎贝拉女士,她面带微笑地说:“中国的服装大赛我已经参加过三次了,这次最让我感到惊喜,参赛的作品让我看到中国的优秀设计师正在崛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真是美不胜收,让我叹为观止。”
伊莎贝拉女士郑重的宣布,张雪晴获得本届服装设计大赛的第一名,孔凡凡位居第二,并邀请前三名的设计师能去法国深造留学,并许诺学院将付给她们全额奖学金。
张雪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呆的愣了几秒,直到孔凡凡拽着她的手走向领奖台的时候,才回过神来。
轮到张雪晴发表获奖感言了,这个十九岁的姑娘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轻轻说道:“谢谢大赛组委会能给我这个机会,说实话,我没有想到我能得奖,创作这个作品的时候,我想过很多方案。”
她微微顿了一下,平息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继续说道:“我想起了自己的姥姥,她是一个最普通的中国女性,在我心里,她是最美丽,最勇敢,最坚强的女人,她一生最爱穿的就是中式服装,我觉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我创作了这个作品,谢谢大家!”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伊莎贝拉女士眼睛湿润了,她频频点头,向张雪晴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