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学钢琴

在周洋的强烈建议下,原来的房子保持现状,她给出的理由是万一来了亲戚朋友(周文韬的老家在东北)随时可以入住,平时也可以让她用作画室。

李国华把房主没带走的生活用品(锅碗瓢盆之类)全部送了人,然后娘俩拉上大舅李国强这个壮劳力,去百货商场买了一整套新的家伙事儿,几乎装满了一辆面的(面包车出租)。

李国华招呼李国强将新家上上下下打扫了一遍,完后请他下馆子吃了饭。

李国强对姐姐家回北京这几年的发展羡慕不已,这时他自己也有了个快3岁的女儿,暗自祈祷自己的闺女千万也要像周洋这样争气啊!以后就可以享到闺女的福了……

周文韬作为艺术家骨子里就有种完美主义心态,他与周洋同样对房主留下来的家具不满意,只是周洋的理由是不喜欢二手货,而周文韬的理由是这些家具设计太差,除了木料结实,无论是实用性还是美观都不行。但周洋的解决方案是卖废品或送人,周文韬的解决方案却是把家具拆了重新设计打造。

周末的时候,周洋拉着父母去了新街口大街,这也是她仅知道的琴行一条街。新街口聚集了大大小小十几家乐器店,专卖钢琴的好像只有一家。

周洋一眼相中的白色雅马哈三角琴,标价竟然高达十万元。这么贵?连周洋都大感意外,她看着父母纠结肉痛的表情,暗自叹了口气,别说父母了,她自己都肉疼。

在这个最热销的漫画只有20多元一幅稿费的年代,赚点儿钱多不容易呀,十万元都够买一套普通的房产了。

退而求其次,周洋最终选了一款国产的珠江牌立式钢琴,就这也花了足足大元。

这年代能买钢琴的顾客很少,当天下午,琴行的人就把崭新的钢琴抬到了周洋新家的客厅里,一位老师傅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仔细地为新琴调了音。

周洋以前从没有系统学过乐器,周父周母也是。一家人很兴奋,轮流上手,制造了各种噪音。然后周洋才知道,原来不光是自己,母亲李国华也从小梦寐以求想要拥有一架钢琴。

然后周洋开始了跟薛敏一起学琴的日子。这个时候社会上并没有时兴钢琴培训班,学琴还是以家教为主。薛敏的老师是通过她父亲的关系介绍的,是一位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两年的知性美女,现在在中学当音乐老师。

钢琴课是隔天一次,地点在薛敏家里。这也是时代的原因,别看老师是音乐专业人士,自己家里却并没有钢琴这种奢侈品。

当然周洋也不是纯蹭课,她让母亲交涉,支付了一半的学费。

薛敏学钢琴已经快一年了,现在弹个钢琴小品,像致爱丽丝这样的简单曲子,已经似模似样。

而周洋虽然是初学者,但基本指法和弹奏技巧周洋学得飞快,因为乐器尤其是钢琴,最吃身体协调性和双手灵活度,对她来说,最难的不是弹奏,而是识谱。

拜重生前中学教授的音乐课所赐,周洋认识简谱,而认识简谱恰恰是识五线谱的最大障碍。掌握五线谱的规律,对于周洋来说并不太困难,问题是,她总是会不自觉的在脑中把五线谱转换为简谱,中间过了这么一道,稍微复杂一些的曲子,就根本没有办法视谱弹奏。她要想完美的演奏一首曲子,就必须把曲谱全部背下来。

尽管如此,周洋已经让老师惊为天才。她简直不敢相信,周洋是刚开始接触钢琴的。尤其是周洋的手,比同龄女孩看上去都要大一点,五指修长,纤细灵巧,却非常有力。在年轻的老师眼里,简直就是教科书上标准的钢琴师手。

才学了不到一个月,周洋已经追上了薛敏的进度,一方面她占了身体和悟性的优势,另一方面她这时对钢琴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回家会一直练习到晚上10点,平常人高强度练习2个小时肯定会手指酸痛僵硬,但周洋这变态的身体素质,连这点瓶颈都没有,生理上根本不存在疲累。

凡事就怕天才还勤奋,于是,当薛敏还在练习钢琴六级曲目时,周洋已经向更难的曲目发起挑战。

周洋对钢琴考级没有什么追求,她热衷弹钢琴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满足自己上辈子的某种缺憾,以及小资情怀作祟。她只想弹优美动听的乐曲,而像李斯特练习曲这种铺满了蝌蚪符的乐谱,实在让她头痛。

五线谱的繁复,甚至大大降低了周洋学琴的积极性。要不是陪着薛敏,面对更高级别的挑战,她几乎想要罢工了。

不过后来练得多了,周洋也培养出了一些乐感,她无意中发现,原来自己可以不看谱,不去想五线谱,也不去想简谱,只要脑中有旋律,依靠手脑协调配合,就可以准确而流畅地通过钢琴演绎出来。

就是说,周洋不能视奏,却可以听奏。这让周洋再度提起了对钢琴的兴趣和信心。这时候已经快要过年,周洋和薛敏两人的寒假钢琴课便停了下来,因为过年后没几天就要开学了,而且将是小学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薛敏妈妈的眼里,觉得还是小升初统考更重要。

这个寒假收获了钢琴技能,让周洋有些志得意满,虽然还只是个业余水平,但已经可以弹得很流畅,获得家人一致好评。

想起上辈子,她虽然没有弹过钢琴,但也买过一个电子琴在家弹着玩儿,光是右手弹奏还凑合,加上左手简直惨不忍睹,左右手的不协调让她与和弦无缘,心灰意冷,然后可怜的电子琴被束之高阁,从此不再理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