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849 睥睨大唐224
焱飞煌哈哈一笑,道:“颜大人请讲?”
颜师古表情不见波动,道:“听说公子书房中挂有两副大壁画,其中一幅上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公子特地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叉;另一幅上书‘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此事下官甚感好奇,因此问了出来,请公子莫怪。”
焱飞煌暗道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这两句话一来自于《大学》一来自于《庄子》结合焱飞煌平时总爱批评儒家思想的言论,颜师古发起攻击。李渊那默许的态度表明他事先早知此事,便是要看焱飞煌出丑,动武的不行,自然选文斗。颜师古刚刚说是王通告诉他的此事,王通又与梵清惠谈过,年轻时暗脸碧秀心不果,再见梵清惠,他自然也情不自禁,难保不被利用。
梵清惠人都不在了,想不到攻势依旧不减,这老尼姑挺厉害的!
所有念头瞬间闪过脑海,焱飞煌微笑了笑道:“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
颜师古道:“下官只是想起公子行事方式,不明白为何公子如此厌恶儒家思想。”
这话中有话,殿中没有几个傻子,隐约都可听出问题来:《大学》那句被后人精简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所有君子乃至有志之士奋斗的目标;《庄子》那句意思则是指天下思想派别繁多,各家只得道统的一部分,故必有其缺点和优点。焱飞煌对待前一种思想是明显的不屑与贬低,后一种思想虽给人一种为人豁达客观的印象,却偏与他对待前一种思想的做法相违,反是让人觉得他过于虚伪。
这读书人真不简单!
焱飞煌好整以暇地答道:“颜大人怕是误会了,我同样对那句话有疑问,是以才那样做。我知识疑惑这句话的主体到底是谁?比方说你道德高尚,博学多才,皇上会把政权交给你吗?否则的话,你怎么来‘平天下’。”
听他这大逆不道的话,殿内许多人心生敬佩,却不敢表示出来,焱飞煌便是做了他们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颜师古面色立变,王通干咳一声,插口道:“原来如此,想来颜大人该是以为公子对儒学不喜……公子误会了,《大学》中此语正解并非公子所想那样……”
他一下子就把焱飞煌规划到不懂装懂的文盲中去了,另一方面还试图扭转话题,要知道若被李渊误解为颜师古有“异心”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焱飞煌大笑了笑道:“文字是拿来给人看的,怎么理解也是因人而异,只要不是强词夺理,就有它的合理性,比如《中庸》有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我认为此话便是空想,王大儒以为然否?”
王通道:“公子口才确非一般,那王某人问你,一个出身邪魔歪道的阴险之徒,有何资格谈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又有什么理由教外人来相信他?”
话说完时,他额头已经冒含,身形微微颤抖。
焱飞煌暗道看来梵清惠给你个媚眼,你就会去替他死了!给了不远处美眸含煞的祝玉妍一个眼色,她才撤去精神奇功,王通顿觉舒畅。
焱飞煌微笑了笑道:“据说王大儒曾奏旧隋文帝《太平十二策》、主张‘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深得文帝赞赏,但下议公卿时却被冷落排挤,开始对朝廷失去信心而辞官归乡讲学,你这样做,是否秉承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与儒家的‘君子’规范相符呢?”
王通一张老脸气得通红,身躯又开始颤抖,却答不上来。
儒家所言的君子,乃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王通因个人得失而不为国尽其才,确实违背了君子之道。
焱飞煌把握住辩论的一个关键要领:抓住对手一个缺点,无限扩大,混淆视听。
他做到了。
事实上王通绝没有那么不堪,他倡导“仁政”主张“三教合一”论文主理,论诗主政教之用,论文辞主约、达、典、则,主张改革文风。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后世人将他视为儒家学派的一位代表,其弟子尊称其为“文中子”但人无完人,王通也不例外,他好自求名,归乡后模仿孔子作《续六经》在河汾讲学时,便以“王孔子”自诩,没人可以否认他的才学,却同样不能无视他的华而不实。
焱飞煌不停歇地继续道:“东周苏秦、齐国管仲、西汉匡衡,他们哪一个出身好?我虽与他们经历不同,但性质无异。焱某人身在魔门,数年来内子祝玉妍曾费力修改章程,删去以往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教规,是否这样做,外人依旧要对他们喊打?”
大殿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婠婠小脸上满是喜色,含情脉脉地望向焱飞煌。
焱飞煌虽有个他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邪皇”名头,却从没为魔门争取过半分利益,祝玉妍师徒也不怪他,毕竟他便是那么个懒散的人,今日简单一句话,却给师徒二人不少惊喜。要知道焱飞煌不是平凡人,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世人看在眼里,不管他那话是有心还是随口说出的,此时,他已与魔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李建成席位处突然站起一人,道:“公子刚刚言及儒家思想是为空想,魏征请问,你那套理论难道就不是空想了吗?”
说话者正是保养得极好的魏征,这话连消带打,不但救了王通,挽回颜面,矛头更是直指焱飞煌那“五问”人人都知道焱飞煌的理论虽好,却不切实际。
焱飞煌愕然道:“我从未否认过我的那套理论是空想。但在下可没有说儒家思想是空想,只是评论那一句话而已。”
魏征讪讪点头坐下,王通显然不甘心,道:“洛阳的佛门出家人都要下地种田,那公子又如何对待洛阳的儒生们?”
这个问题极为刁钻,焱飞煌必须谨慎回答。
眼下的时代战乱不断,正是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促使人们思想改革的最好时机,后世有许多人是偏激的,批儒批孔,焱飞煌绝不会做这种事,他的观点是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进步性和落后性,他要以千年后的思想去引导人们学会如何去糟取精、去伪存真。他若答好了,很可能会得到群众基础极广泛的儒生们支持,接着再去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对异日大一统后的思想革命进程大有帮助。
呷了口茶,焱飞煌侧头,对坐在远处,一直盯着他的胡小仙点头示意,轻咳一声,准备开口。
大殿内的人见焱飞煌比传闻中还不要脸,就这么当众勾引女人,面色变得精彩起来,不屑的、嫉妒的、羡慕的等等。胡小仙被周围近千人的目光聚焦,以她平时大胆作风,都窘迫得无以复加,慌忙垂下螓首,掩饰内心的慌乱。
焱飞煌的声音响起,只听他道:“有一天大雨过后,一家里有四兄弟准备外出。老大穿了一双最适合夏末秋初的厚实靴子,老二选了双能凸显他身份不凡的贵气靴子,老三老四都打赤脚。”
众人面面相觑,实搞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讲起故事。
焱飞煌继续道:“老三打赤脚的原因是身体乃是皮囊,心既不受污染,脚上沾些泥巴又有何妨?老四打赤脚的原因则最简单,因为他不喜欢穿鞋。”
紧接着问王通道:“王大儒觉得这四人中,哪人的行为最可取?”
王通心思电转,不片刻已猜到焱飞煌口中的老大代表的是追求自然之道的道家;老二代表的则是提倡等级制度的儒家;老三代表的是超脱世俗之外的佛门;老四代表的则是离经叛道、追求自由的魔门。
王通不答反问,冷笑了笑道:“儒家经历过百年沉寂,公子怎可用先人的观点来推现人?若是那样,与魏文帝曹丕又有何异?”
显然,他对焱飞煌念念不忘批儒家思想一事极为不满。东汉灭亡后,魏晋南北朝期间,儒学几乎荡然无存。东汉后期,儒家为拯救衰败的君权,从政学者往往以与外戚集团结盟的方式来对付横暴无忌的宦官集团,因此士族阶层就与宦官集团形成了积不相能的“历史关系”到了曹操崛起,他虽有士族之学术背景,但家系为宦官,仍与儒家从政学者为敌;再加上实质已经取代东汉,政治行为于其学术背景下的道德原则上无法讲通,就采取了“提倡无赖之风而摧抑士气”的方法。献帝建安十五年退封县而拒不交兵权的告示,最好地说明这点;到了其子曹丕那里,更是全然否定旧的道德标准,使秦汉以来的风俗为之一变。
王通意思再简单不过,焱飞煌批的是汉代的儒学,并非这个时代的儒学。
焱飞煌重重地哼了一声,道:“儒家先圣孔子先提出君臣、父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德规范;及至西汉董仲舒,再提出‘贵阳而贱阴’的纲常之道,罢黜百家,虽沉寂百载,传至当代,经王大儒的整理,再提新义,但你的本质与董仲舒并无二异,只看你提倡‘夏商周三代的政治辽远不可考,应以汉代为样板’的说法就可知一二,你若不是因为嫌弃我的出身和小看女人,为何不与落雁合作改革儒学落后观点?我若真是个反儒之人,就会提到统一中原却未被儒化的秦始皇;提汉代原持黄老之术,罢黜百家之后便是数百年的大动乱;提孔子杀少正卯之事!”
焱飞煌语出惊人,字字掷地有声,皆是事实,容不得人去否认。
殿内再度陷入沉静,焱飞煌的话对他们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可这个时代的人都受封建礼教熏陶,观念早已根深蒂固,焱飞煌本也没期望现今就努力改变他们。但他必须要在此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李世民配席位上的杜如晦起身道:“那请问公子对儒学及其他学派是怎样的一个看法?”
焱飞煌微微一笑,道:“任何一种学说都有其进步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地方,就拿儒学来说,‘内圣外王’、‘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应该被传承下去,对于学派,我主张政教分离,在国家合理管制下,允许无危害的思想并存,任百姓自由信仰,再取精华,去糟粕,发展出更完善的思想。试想,若一门思想可以取道家之自由、儒家之仁义、佛家之真善、名家之思辨、兵家之尚武、墨家之工艺、法家之制度,融‘民本’和‘格物致知’,那该是多么令人憧憬!世间才能越来越接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境。”
他此话正在表明他非是反儒学之人,殿内儒生们情绪亦受到控制,亦无法反驳他引用自费孝通,釜底抽薪的最后一句话,否则便是在反驳他们信奉的孔圣人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众人开始深入思考起焱飞煌的新鲜观点。
李渊眼中闪过惊讶神色,他们心里同样盘算起来,这种制度的确是功在千秋,利在社稷,只要天下一统,再控制好节奏,完全可以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