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发瘟疫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三皇子面壁思过日已过一月,朕着实不忍心,以此放过三皇子,希望日后裕亲王能够改邪归正。
……
一月后,司空平被成功放了出来。皇帝因为心软,却博不过面子,反而是下了圣旨,可是有谁看不懂呢?皇帝不过是心软罢了,如今,更加是愿意改正一切去让司空平能够取消禁足。
司空平一个月里在府内修生养性,倒是学习了不少能够让自己安静的事情。而他也知道,对于林薰儿的事情,他如今做出再多的挣扎,都是无济于功,既然如此,还有一个林清霜,他不得不准备就算利用也要将这个女人收到自己的后宫了。
林将军即便和叶将军相比,或许势力并不是那么的大,但是,林朗如今只有他的嫡长女最有威力!虽说这几日,曾经的玉妃的侄女钱念伊时时刻刻陪在他的身边,但是并不代表,这个女人真的就好像她自己说的:臣女不在乎位置,只希望殿下能够在内心给臣女留一个位置。
李公公的圣旨下来的时候,司空平正在自己的府上练剑,如今这么一个月过去了,父王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他虽然也搞不懂自己那个时候为什么要因为林薰儿的事情而做出挣扎,但是,他如今是搞懂了,或许是因为自己觉得挫败,所以才会闹出那么一大套闹剧吧!
林清霜,他如今还是惦记着她。想到这里,司空平的毛笔便停了下来,不在继续前行,旁边的妾有些奇怪的蹙起眉头,或许是感觉到司空平有什么奇怪,便立即走上前去。
“殿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无事。”
司空平摇了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嫔妾,如今唯一对他还算衷心的,也就只有这个嫔妾了。只是,他的正妃,不可能永远都缺失啊!
“圣旨到!”
李公公一声招呼,司空平和谷思卿一同跪下,朝着即将到来的李公公行礼。
李公公看着面前的司空平,便将圣旨一字不落的说了出来,司空平说了一句多谢父王便接过圣旨,身旁的谷思卿立即走了过来,将司空平扶了起来。
看着走路有些扭捏的李公公,很是疑惑地蹙着眉头,随后转头看向了谷思卿。
“殿下,这是怎么了?”
“殿下前几日练剑,一不小心扭伤了脚,走路实在不便,妾身在此替殿下和李公公说一声对不起了。”说着,谷思卿颦颦一笑,对着面前的李公公就是行礼。
李公公摇了摇头,看着面前这个谷思卿,善良的性子虽说的确不适合在皇家生存,但是在司空平遇到这种事情,她还可以这般陪伴,的确是佳人啊。
“那,奴才就不多留下了,三殿下好生歇息。”
“多谢李公公走着一趟。”司空平垂眸,倒是没有之前的自傲。
李公公点了点头,随后甩了一下拂尘便离开了。
看着李公公终于离开了,司空平才将手轻轻的放在了自己的胳膊上,来自谷思卿的那双手。
“谢谢你,思卿。”
“殿下,您与妾身之间,又何必这样呢?殿下养精蓄锐,可是不要再糊涂做事了。若是可以,殿下何不跟随自己的心,让您心里最想当三皇妃的人,娶进来呢?”
谷思卿身在司空平的身边不知道多少天了,她早就能够料想到,来自司空平心底的想法。当初司空平不过是因为自傲的心无法消灭,才去找陛下理论,实际上,配得上殿下的人,唯独只有那位林府的大小姐林清霜了吧。
“嗯,多谢你,思卿。”
司空平很是感动,唯独一个人这么了解他的心,那就是谷思卿。谷思卿是一个孤儿,当初被他一救,便再也没有离开,也是因为他的喝酒误事,让她失去了第一次,由此,那年十七岁,十六岁的谷思卿便成了司空平的唯一的妾。
不经暗事的她,身处后院却从来没有想要出风头过。
两只手交叠在一起,竟交融出不一样的感觉,司空平对她除此那一次外,就再也没有做过其他事情了,而她也因为那一次怀了孕,生下了一个女儿。十八岁的司空平,也就此在成年之际,有了第一个孩子。
就在司空平接触禁足没多久,皇城中突发瘟疫,这个瘟疫的来源不知是哪里,反之,倒是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因贵族都准备了许多粮食,他们一听闻有瘟疫,便立即关门不见客,更加是用许多奇怪的门路来保护自家人。
而那些老百姓,却只能可怜的在门外敲着门,由于瘟疫,那些粮食早已经不能吃了。而那些贵族的东西,何尝不是最好的呢?
此番的瘟疫传播速度很快,皇城中各户医馆中能够预防瘟疫的东西都被有钱人抢购一空,林府也自然是抢购了不少东西。
或许是因为突发瘟疫,皇帝便时常让大臣们进宫商讨如何解决。每一个大臣都想要以此来躲避,或许他们也是为了保命,可惜,人性自私,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便对那些老百姓不管不顾。
由于前几日刚刚派发粮食下去,如今皇城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与药物派发下去,皇帝也急得一筹莫展。
司空平和司空策对视了一眼,便没有眼神交流了。他们此时,似乎是在内心轮番交战,想着,要如何为皇帝出谋划策。
好几日过去了,皇城中的许多老百姓因为没有钱财,也没有药物的来源,无法治愈与抵抗瘟疫,纷纷丧命。瘟疫也慢慢的在底层百姓中迅速蔓延,皇城外的乱葬岗的尸体也越堆越高,整个京城,散发着一种悲戚的哭声。
满大街,被病魔缠身的百姓们,面色苍白,用力的咳嗽,也是在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这日,皇帝依旧喊着大臣进宫商讨瘟疫这件事情的解决方案,许多大臣依旧不愿意松口,却在此时,小明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陛下!东市的一部分老百姓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