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痛扁人家的好处

西夏的归附对蒙古来说扫清了灭金路上的最大障碍,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样,就可以专心研究金国了。

由于那个木驴之恨,金国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是永远也抹不平的伤痛,虽然双方在扫平塔塔儿部时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但这种合作只是为了当时形势的需要,他们各自心中也是心照不宣的,最后兵戎相见的结局也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其实,这种兵戎相见的主动权更多的时候是掌握在成吉思汗手中的。这位蒸蒸日上的草原新贵是越来越接近可以掌握时局的那一类人的特性了。

成吉思汗虽然与金有过合作,但那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对成吉思汗来说上有祖先的血海深仇,下有他所面对各路势力的严峻形势,这种种,都将使他们成为敌人。

所以他在等待时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同时又随着自己实力的变化把这个过程分成了几个阶段。

自从成吉思汗统一大漠称汗后,他的实力就可以与金国抗衡了,不能说达到可以消灭金国的程度,至少金国是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蒙古族原来貌似是金朝属下的游牧民族,为了防止蒙古人强大起来之后威胁自己的后院,金朝经常联合其他部落打击蒙古人,他们曾经联合塔塔儿人杀掉了成吉思汗的先祖奄巴汗,同时,他们还对蒙古人采取“灭丁”的政策,每三年发兵一次剿杀蒙古人的青壮年,让他们形不成战斗力。蒙古人对金朝这一残忍的政策恨之入骨,但是迫于力量悬殊,他们只好忍受了,成吉思汗本人还接受了金朝册封的官职。

现在,他们实力强大了,当然要报仇了。

对于蒙古牧民来说,这将是一场非同小可的大规模战争,因为,金王国当时统治着除甘肃释河套平原以外的整个黄河流域,是当时最强大的王国之一。金王国的主人,那些昔日的女真人,尽管已被中原化,但他们在中原土地上仍保留着他们的祖先通古斯森林狩猎民族所特有的骁勇慓悍的武士特点。此外,金人在中原土地上生活已有一个世纪之久,因而拥有中国古老的文明所创造的一切财富。在这种情况下,蒙古牧民同金人作战,将比在唐兀惕境内的战斗更艰难。他们将要对付防守坚固的要塞,而进行这种攻坚战,他们是根本没有经验的,是没有足够的条件的。再说,金国边境还有万里长城,长城脚下修筑有许多防御据点,这条长城从西向东,构成了金王国的一条连贯的防线。

但是,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主要的他还是一位政治家。

为了攻打金国,他首先设法取得了居住在长城北侧的江古惕人的帮助,从而得到了宝贵的盟友。

当时,在长城北面,在今内蒙古地面,居住着一个半定居半游牧的属于突厥语族的江古惕部落。江古惕人信仰的是聂斯脱利派基督教。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蒙古人来到这里可以感到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首先,汪古惕地面的自然条件可以使蒙古人感到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自在自如,毫无身处异域之感。这里没有树木,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还有一些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注人一个个具有海水咸味的泻湖。当地人称这片草原为“草地”,以区别于“麦地”。在这里,人们常常要在荒无人烟。令人焦虑的偏僻荒野走很久才能见到由十多个帐篷组成的居民点。在这种居民点附近,有成百的骆驼和马匹,有上千的长毛绵羊和山羊。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早就同此地的主人突厥汪古惕人建立了联系。江古惕部的首领阿刺忽石帖勤忽里在公元1204年曾有大功于成吉思汗。当时他曾拒绝参加乃蛮人策划的反对成吉思汗。为了酬谢他立下的这一大功,成吉思汗曾在1206年举行的即位大典上封他为蒙古帝国的达官贵人之一。还有连姻的裙带政策给成吉思汗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汪古惕部所据地盘在地理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江古惕部同金国早有契约关系,是中原长城的守卫者,是金国部署在长城外侧的哨兵。把汪古惕部笼络到手,成吉思汗就等于在战争开始以前就摧垮了敌人的前线防御,不费一刀一箭就把其帝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对方着名的防线—长城的脚下。

1206年,成吉思汗成立蒙古国的时候,曾经以向金朝朝贡为名,来到净州探听金朝虚实。(这个净州就是今天内蒙古四子王旗吉生太乡城卜子村,虽然现在这里是一片荒原,但在金朝时却是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金朝常常在这里接待蒙古使者,这里也是蒙古使臣纳贡之地。)金朝派出一个叫做允济的亲王来接受朝贡,成吉思汗见到允济之后,不知是出于相貌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对允济非常的鄙视,于是不向他行臣子之礼,随即扬鞭而去。

1209年,原来那个在净州和成吉思汗见过面的允济同志当上了金朝的皇帝,这哥们想起当年成吉思汗的不敬,心想,现在自己是正宗的老大了,得压一压那帮蒙古野蛮人的气焰。反正那时名义上讲,蒙古还是金国的附庸国。

于是派手下马仔到蒙古发文件,要成吉思汗他们跪下接旨。

铁老大听说就是那个他看不起的允济当了皇帝,当下摸着下巴的胡子,鄙视地说:“马拉个巴子的,我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的人做的,这个懦弱无能的家伙也配做皇帝吗?”

于是不拜,还向南面(金王国方向)唾了一口,把金朝使者羞辱一番赶回去了,金蒙关系正式破裂。

想到那个被自己十分看不起的允济当了皇帝,铁老大认为金朝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干脆把他痛扁一顿,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呢。于是,老铁同志决定挥刀南下,进攻金朝。

1211年2月,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聚众誓师。那些住在遥远的地方的附庸纷纷赶来向他致意。这些前来致意的附庸主要有:住在西部的属于突厥种族的亲王,一个是畏兀儿王(或曰亦都护)巴尔术,另一个是哈刺鲁王阿儿思阑。巴尔术统治的地区主要是吐鲁番和库车等绿洲。阿儿思阑则统治着巴尔喀什湖以南谢米列奇耶地区。

在誓师大会上,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族的古老习俗,解下腰带挂在脖子上,虔诚地向上天祈祷:“长生天在上,本汗决意整顿军马,为被金王卑鄙残害致死的斡勤巴儿合黑亲王和俺巴孩汗报此血海深仇。上天如果赞许本汗复仇,那么就助本汗,让下界所有人神都齐心协力随我征战吧!”

从此之后,铁老大出征的时候,总要祈求长生天的保佑。说来也怪,祈祷之后,他每次作战都取得了胜利,看样子长生天还是挺关照他的。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和匈牙利人决战的时候,也像成吉思汗一样,登上山顶向长生天祈祷,结果也把匈牙利人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

誓师之后,成吉思汗只留下两千名骑兵驻守草原,其他人马全部出征,从此开始了七年之久的大规模南侵。

然而,由于蒙古军队都是骑兵,由于他们当时不懂得工程技术,不善于进行有步骤的攻坚,成吉思汗的大军被阻在长城要塞前,长时间前进不得。

公元1211年和公元1212年,整整两年中蒙古军队奈何长城不得,只攻占了附近一些防备较差的弹丸小城。他们攻击的这个地区是一片地势起伏不平的地区,该地区从戈壁高原到渤海湾地势成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间被由西南到东北走向的山脉截断。这山脉顶峰有许多缺口,是立在北京前面的一种天然栅栏。在这些参差不齐的光秃秃的山峰上,长城绵延不绝,从渤海湾一直延伸到黄河边。在长城脚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要塞,例如北京西北的宣化以及山西北部的大同就是这一系列要塞之一。由于如上原因,成吉思汗在这段时期并没有取得辉煌的胜利,他费了很大的气力才攻占了一些小镇。例如在1211年2月至3月,在野狐岭(位于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战斗中,蒙古军队打了胜仗。9年后,长春真人从这里经过时,曾亲眼目睹当年厮杀后留下的布满地面的累累白骨。

正当成吉思汗的大军在金国边境停滞不前时,公元1212年春,发生了一个有利于成吉思汗的政治事件。原来,在属于通古斯—满语族的金人(女真人)占领北京以前两个世纪,北京被另一个少数民族契丹人占领着。契丹人统治北京达两个世纪,接着,金王的祖先从他们手中夺取了北京。金人和契丹人属于两个民族,金人属于通古斯—满语族,是今满族的兄弟,而契丹人则主要属于蒙古族。契丹人虽然失去了北京的统治权,但三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住在中原土地上。所以,与成吉思汗的臣民们相反,他们几乎已完全被中国化了。但他们怀念昔日的光荣历史,一直想向战胜他们的金王复仇。果然,公元1212年春,契丹人的亲王之一耶律留哥带头发起暴乱,叛离金王,集合手下的契丹人,前来投靠蒙古人。契丹人的老家在今满洲南部辽阳地区。成吉思汗不失时机的利用刚发生的这一事件,派大将者别率领

一支军队去攻辽阳。但辽阳城防坚固,者别首战失利。于是,者别佯装败退,且战且退,同时设埋伏于辽阳城附近。退了一段路程以后,者别突然回转马头,挥军反击,奇袭并占领了辽阳城。这样,耶律留哥就在蒙古人的支持下宣布称契丹王(辽王),充当成吉思汗的跟班。

经过为时两年之久的顽强战斗,成吉思汗终于在公元互1213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成吉思汗夺取了张家口与北京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通道。这是一条连接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大平原的通道。成吉思汗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夺取,一个山隘一个山隘地攻占,最后终于完全控制了这条重要通路。公元1213年7月至8月,成吉思汗攻占了这条通路上的第一个要塞城市宣化。

宣化城位于一个黄土丘上,土丘周围是火山岩。这座城控制着长城侧翼防御工事到长城本身的一片地势起伏的地区。在宣化东南,位于这条通道上的另一个要塞是保安。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身先士卒,冲锋在队伍的前面,带头爬上云梯,登上城墙。紧接着下一个要塞是怀来。在怀来战斗中,成吉思汗大获全胜,蒙古军大肆杀戮金军。在长达15公里的地带,骨堆成山、血流成河。

怀来西南是居庸关(或叫南口峡谷)。居庸关是一个荒凉阴森的峡谷,长22公里。峡谷的两边是挺拔突出的山崖。这里修筑有一整套防御工事。居庸关整守完固,控制着从长城到北京的坡道。金人设重兵固守着这一大险。

者别率领先锋部队,一直攻到居庸关峡口处。他先猛攻一阵,随后便按照蒙古军惯常使用的战术,拔寨佯败,迅速向宣化方向退去。金兵不知有诈,以为者别是真的败退,便轻率地出关追来。者别把金兵诱出关外,引至较远处,突然掉头反扑回来。这时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大队中军也乘势冲杀过来,杀得金军“积尸如烂木”,金兵遂全军覆灭。

这样,从怀来至南口峡谷,全线畅通无阻。成吉思汗乘势进兵,来到华北大平原门口,升中军帐于龙虎台。现在,展现在成吉思汗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这片广阔的平原从北京一直伸展到南京,从北到南延续八百多公里之遥,平原上良田广布,人口稠密。离龙虎台不远,大约30公里处,屹立着金国首都的宫殿和城楼,那就是北京。

在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一支蒙古军队斩守关塞,来到华北大平原门口的同时,另外两支蒙古军也攻破了中原大地的另外两个大门。这两个大门一是位于北京方向的要塞古北口,一是位于北京西北方向的要塞大同。古北口控制着通往北京的峡谷琢鹿。大同是位于长城两线之间的要塞,海拔为1300米,俯瞰和保护着山西省。大同陷落以后,山西省也像北京地区一样遭到了入侵。在大同,蒙古军队碰到了因替蒙古人效劳而遭难的老朋友——江古惕部的几位亲王。

原来,江古惕部首领阿刺忽石帖勤忽里在向成吉思汗报告了乃蛮部的阴谋从而为成吉思汗立了一大功以后不久,他本部的反蒙派就策划将他杀害了。他的遗孀和儿子逃到大同避难。蒙古军攻下大同以后,他们母子也就得到了解放。成吉思汗盛情接待了他们,对他们施以特别恩宠。他把亲孙女、四子拖雷之女许配给汪古惕部一年轻王子涅古台为妻。后来,他又把亲生女儿勇敢而聪明的阿刺孩公主许配给汪古惕部的另一位王子。

铁哥们就是这样,对由于为他的事业效劳而丧命的朋友的儿子,成吉思汗常常表现出一种最令人感动、最具父爱色彩的爱。当然,古代的很多帝王都爱搞和亲这一招数。

三路大军虎视中原,要大举进攻北京了。

宁元年(1213)八月,金国的右副元帅纥石烈执中(胡沙虎)发动政变,这老哥不顾外敌正在入侵,悍然杀掉卫绍王。丞相徒单镒等人认为升王完颜珣是世宗长孙,可立为帝,于是派人迎于彰德府。九月,完颜珣来到中都接替了帝位,改元贞佑,这就是金宣宗(这里对这个半路皇帝作个简介:金宣宗完颜珣(1163-1223年),又名从嘉,原名吾睹社,完颜允恭的庶长子,世宗的孙子,章宗的哥哥,母昭华刘氏。1213年即位,在位10年。天兴二年(1223年)病死于宁德殿,终年61岁)。

话说年过半百的金宣宗因乱得位,即皇位于大安殿,改年号为贞佑。宣宗即位时,蒙古兵早已开始大举南下。

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大兵压境,他本人无力整顿朝纲,只能依赖胡沙虎,拜这老哥子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为泽王。胡沙虎这哥们全权操纵了金朝国政。

成吉思汗觉得这正是大好时机,他把军队分成左中右三路,三路大军一齐杀奔而来。这一次,他的战争计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制定得明确而周密,计划的实施也更有步骤和有条不紊。

成吉思汗与其第四子拖雷率领中路军,主要目标是华北大平原。当时,部下纷纷要求攻入北京城。但成吉思汗头脑非常清醒冷静,拒绝了这一提议,因为他认为,北京城城防坚固,蒙古军队还没有足够的装备足以使他们攻下这座城市。他决定只派一些部队围住北京,他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南进。于是,蒙古军队进入华北大平原。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森林中的狩猎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目睹平原上的种种情景,他们个个心中爽歪歪的。

从北京城下,到黄河岸边,无边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上到处都是浅黄的田地。几千年来,勤劳耐心的人民就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开垦耕耘精耕细作,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这片大平原上,农场与农场相接,村庄与村庄相邻,稻田与黍地相界,高粱地与玉米田相间。

蒙古骑兵在这些庄稼地和果园中纵横驰骋,庄稼在其铁蹄下变成扬灰。他们所过之处,农场腾起浓烟,草垛化为野火。在这片广阔的地面上,只有十来个城市凭借坚固的城防没被他们攻陷。从北京西南的保定到河南北部的渭水,几乎所有主要的城池都被蒙古军队洗劫一空。

成吉思汗从北京向南,驰骋了五百多公里。最后他之所以停止继续南侵,完全是由于黄河天险的阻隔,因为黄河水宽浪急,蒙古骑兵无法渡过河。

但是,成吉思汗的入侵并不仅仅限于河北境内。蒙古军队还向东南进攻,踏遍了山东境内的广大肥沃的平原,攻陷了山东首府济南。济南是中原十三世纪时期的大城市,成吉思汗来到这里,可算是大开了眼界。

山东的这个首府水源充足,文化发达。城内有湖泊,湖中有巨大的睡莲;城内有公园,园中古木森森;城内有“千佛山”,山上有无数始于七世纪的塑像;城中生产华美的丝绸,绸缎广售远销。成吉思汗攻陷济南以后,放弃东面的泰山不攻,率军越过北纬35度线,来到山东省南部边界水泊和围垦地地区。从公元1194年到1853年,黄河就是通过这一地区向东入海的。在那里,就像在河北一样,朝廷命令农民进城避祸。但是,蒙古军队按照他们后来一再使用的残酷惯技,迫使俘虏和附近农村的居民组成“签军”,他们在攻城时,强迫这些俘虏和这些居民走在前列。被包围在城中的军民,见到自己的同胞被驱赶在敌人冲锋队伍的前列,在抵抗时也就只好克制。就这样,除了几个真正无法攻破的城池以外,所有城市都相继陷落了。成吉思汗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丝绸牲畜以及成千上万的可怜的童男童女之后,才率军退到了长城脚下。

在成吉思汗率领的中路军洗劫华北大平原的同时,他的另外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的第二支军队循太行山向南进攻。这第二支军队称为右路军。之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右路军”,是因为蒙古军队都是向南进攻。这支右路军循河北西部太行山东麓南下,经过保定,一直攻到位于河南省境内黄河以北的怀庆。接着,他们又通过太行山南部山口,登上黄土高原(古代的山西省)。

成吉思汗家族的这三位王子登上山西黄土高原,进入由北而南将山西一分为二的汾水流域。他们溯汾水河谷北上,攻占了位于汾水河畔的汾水附近的主要城市如平阳、汾州、忻州等。他们甚至还攻占了山西首府太原城,尽管太原城城墙高而坚,护城河水深而宽。在蒙古军入侵以前的历次战争中,太原城曾无数次阻止住了敌人的进攻。

当时的太原城也已经十分繁荣,是冶金中心和葡萄种植中心。这样一个城市竟被蒙古军轻易攻陷,说明当时蒙古军队采取的战略曾使守城将士惊惶失措到了何种程度。太原城守城将士原以为蒙古军队会从北面、即从大同方向进攻,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北线。当他们发现蒙古军队突然出现在南面时,顿时惊惶万分,不知所措。蒙古军攻陷这座城池以后,即纵情洗劫,毁掉农场,屠杀农民,烧掉粮食。然后,他们打马北去,经代州和大同,返回长城脚下,在那里收藏好缴来的战利品。之所以要将其战利品收藏在那里,是因为那里是他们的朋友汪古惕部的地盘,远离南方定居居民,处于大草原的边缘。

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儿率领的第三支军队(左路军)也是从北京出发。这支军队沿海岸,过平州,向东北方向进攻。他们沿路攻陷了山海关和涿鹿,接着又去征服金国的开国诸王(女真人)的家乡,即上满洲的挑儿河、纳水(即嫩江)、宋瓦江(即松花江),直至阿穆尔河(即黑龙江)等河流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