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杨家父子
第一百九十章杨家父子
听了张飞的话,关羽眯眼捋须,刘备笑道:“你真当大哥我在夸他,不过一天真孩童罢了,计较太多做什么。”
刘备说完冷脸盯着吕布离去的方面,一手拳头拽在宽大的衣袖之中。
送走了吕布,然后刘备在小沛休养生息,收拢士兵个万余人,声势大涨。
这时陈宫劝道:“君候你看,刘备狼子野心,图谋不轨,以前你不杀他,又帮他挡了袁术的兵马,与袁术交恶,现在他没事了,又招兵买马,肯定是想夺回下邳,做回徐州牧。”
吕布怒道:“我现在就去杀了他。”
一言兴军,怒而起兵,于是吕布亲率大军攻打刘备,陈宫望着离去的吕布一时内心复杂纠结,脸色闪出一丝难言的苦楚之色。
“叮!恭喜宿主打开曹豹铜宝箱一个,获得5里目观察符一张。”
“什么?”
系统跳出来,刘协愣了一下,怎么突然就打开曹豹铜宝箱了。
系统难得解释道:“你激发的保箱,只能达到完成条件,不管谁完成的都示做你完成了任务,自然可以打开宝箱,至于5里目观察符,相当于带上望远镜,可以观察十分钟的方圆5里的一切情况。”
这样也可以!
系统真够懒的,索性一次性解惑了。
意思简单明了。
刘协不得不赞了一下系统开宝箱的人性化,同时对5里目观察符惊喜不已。
可以观察十分钟的方圆5里的一切情况。
目视五里,这是千里眼的节奏。
此符当有大用。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收结束,整个河东与关中大丰收,这一年果然刘协治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万民得以庆贺,人人为刘协祈福。
秋收完毕,代表着各方粮草充足,冀州袁绍,继续增兵威压公孙瓒。
袁术粮多兵多想重夺回汝南、陈国之地,与曹操继续交恶。
孙策亦想趁机进夺会稽,江东火药味浓重。
就是河东也开始变得不些不安份。
刘协召集贾诩、郭嘉、杨修、钟繇等人问道:“现在秋收以过,是否可以对外用兵了。”
贾诩与郭嘉对视一眼,杨修问道:“陛下想对何人用兵。”
刘协道:“何人不臣服朝廷,便对何人动兵。”
钟繇若有所思,遥望了一眼西北方向。
杨修又道:“高干乃并州刺史,不上贡,不表奏,离着河东最近,却不闻不问,毫无表示,是为不臣,陛下可先檄文斥之,后伐兵讨之。”
刘协道:“你素有辩才,那就由你来写这檄文,看看这高干如何不臣。”
杨修领命回去斟酌词句。
钟繇道:“陛下,凉州未除,何以对并州用兵,并州高干,乃袁绍外甥,恐袁绍不喜,出兵相助,届时如何以对。”
刘协道:“你真不知我为何要对高干用兵。”
贾诩、郭嘉盯着钟繇,钟繇被看得有些别扭,只好回道:“陛下想诱西河,直扔套。”
钟繇知道天子素有大志,来河东这后,屡次受南匈奴之害,有剪除之后,必杀之而后快,怎么可能去挑起周边战而,而弃匈奴不顾。
如果真要攻略四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恰恰给匈奴一个可乘之机。
而且贾诩、郭嘉之辈也不是傻蛋,哪会坐视刘协玩火,所以他猜天子的真正目的有二。
一是拭探高干,间接的拭探袁绍,也是拭探天下,看看诸侯反应,二则是借征讨之机,诱惑匈奴南下,然后回军堵截,一举攻杀,收复西河,乃至整个河套。
不过他不看好这个方案,一是觉得危险,二是仅凭刘协手里的筹码还不足以灭掉匈奴,除非凉州的三军出动,帮他一把。
但那是不可能的,凉州三将,只是安抚住了,想指挥他们卖命,几乎不可能的。
刘协不知道钟繇在想什么,只是点头:“然也!”
钟繇走后,刘协问道:“钟元常能大用吗?”
贾诩不语,郭嘉说道:“暂时不可!其人虽在朝廷,心却在关东,机密要事还是不要相托。”
其实郭嘉还有一句话,整个颍川的人心思都不在朝廷身上,押宝都押在了关东诸侯身上。
尤其是看到刘协对付河东世家跟关中世家,壮大平民,均分部分田地之后,都有所察觉。
只是刘协这些事做得早,做得巧,他们没处说道,暂时隐忍而以。
如果刘协接下来把收复的地盘,还按这个方法行事,必然会激起世家的反击。
世家世家,先有家在有国,立家在前,保国在后。
这就是皇家对世家又爱又恨的原因。
世家不除,国永无太平。
基本上刘协有了这么一个初步的认识。
世家阻碍社会发展与严重妨害自己集君权。
不管哪一点世家必须是要被打击的对像。
杨修这边回家之后,杨彪得知怒骂他多事。
杨修跪地拜道:“父亲不是孩儿多事,此事我不做,迟早陛下也会找我来做的,坐看整个朝廷,何人的文采年纪能比得上孩儿。”
杨修的话是事实,论才华文章现在整个朝廷真没有谁比得过杨修,就算钟繇书法精通,文采斐然,但是年纪是硬伤,他不可能接这活,天子也不会交给他。
所以算来算以最后还是要落到杨修的头上,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接着杨修又道:“父亲是否不看好陛下?认为此战艰难。”
杨彪气道:“不用试探为父,这仗根本打不起来,天子不过是拭探天下诸侯而以,事不可为当会知难而退,不过你一但写了这檄文,那我杨家就是得罪了袁家。日后出不了关东了。”
杨修回道:“父亲大人,我杨家何必看袁家脸色,天子年幼,然有大志大智,不可小觑,我杨家当做那领头之羊,紧跟在后才是。”
杨彪皱眉:“何出此言。”
杨修遂把当日帮刘协去段煨处协商灭杨定,又回来被杨定给堵上,杨定如何死的事说了一遍。
杨彪眼鼓如牛,急问:“此事可当真,万不可欺瞒为父,否则我杨家不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