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按部就班

范进惦记的黄太吉登基一事,终于得到了应验,只是比历史上晚了仨月,到了天聪十年的七月,才开始。

此时已经是崇祯九年的七月,按照公历来讲就是一六三六年七月了。黄太吉在盛京(今沈阳)正式登基即位,定年号为崇德,仍以盛京为国都。黄太吉建元立国,充分显示出他将与大明朝争夺天下的决心。自此以后,他展开了一系列攻势,厉兵秣马,即将与明朝伺机进行决战。

早在崇祯九年的六月底,黄太吉便派遣大军,由阿济格率领,不下十万的后金军队,自喜峰口攻入长城,于延庆集结。随后阿济格率部深入京畿,攻城略地。

七月初八,军攻下昌平,再攻西山受挫后,转而南下良乡。十六日,攻下宝坻,二十二日,又下定兴,然而攻入房山。

面对危急形势,崇祯帝及其大臣们几乎是没有招架之力。后金兵犯边的消息传来时,崇祯帝首先任命太监分守各关隘。至于为什么不用大臣而用太监拒敌的原因,崇祯帝的解释是太监动作利索,赴任速度要比大臣快得多。

偌大的一个王朝国家,竟然要依靠阉人,何其不幸?

随着战局的发展,崇祯帝除了急命各地边兵火速入卫外,似乎拿不出什么办法来。

而这个时候,已经改号为后金军的后金军队,直接攻到房山后,京师戒严,一斗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三百钱,立即使得人心大乱。

崇祯帝召见大臣,希望能议出个办法来。大臣们仍然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看的崇祯帝是呜呼哀哉心有戚戚然。这帮子大臣,除了为背后的利益而给自己施加压力外,还能干些什么?到了这时,他竟然想起了前段时间风头十足的范进来。

这范进遇到的阵仗,似乎从来就没有输过,不过一员武将如何能够解决经济问题,崇祯帝还是不抱有任何的希望的。

阿济格一路势如破竹,连破房山、安肃(今河北徐水),攻大城。至八月,攻入文安、永后金,分攻诸县,先后进攻漷县、遂安、雄县,然后攻香河,进河西务,还涿州,克顺义。再绕到京城东北,至怀柔、大安,西陷西和,分兵屯密云、平谷,再返回雄县,向北侵扰。直至九月初一日,才从冷口出塞。有意思的是,他在出塞前还在塞上树了一块柏木,上面写道:“各官免送!”

此次后金兵入关,连陷12城,大小50余战,京畿损失惨重。除少数将领外,明朝各处战将几乎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仗打成了这种样子,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叙功论赏的,但崇祯帝却仍要奖赏,不过受赏的主要是太监,依次是:太监曹化淳因进马赐彩币;太监曹化淳、张国元因守卫京师有功荫指挥佥事,各世袭;太监高起潜弟荫锦衣卫中所百户世袭,等等。仗打到这种份上,不知还有何功可叙?!

吉州商馆这条暗线,将以上的各个“功绩”以及朝廷的“封赏”还原给了范进,坐镇青岛的范进看着这些情报,差点儿没笑出眼泪。知道大明已经烂了,但是竟然烂到如此的程度,还是大大的让他吃惊。这大明还能不能撑到崇祯十七年?范进心里不禁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朝廷那边依然没有闲着,目前张凤翼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宣大的总督还空着。这兵部尚书、宣大总督自然不能久缺,崇祯帝便破例把在家守制的杨嗣昌调来任兵部尚书,又任命刚从湖广前线赶来勤王的卢象升为宣大总督,负责守边。只是这个时候的卢象升还没有赶到,只能先把任命发了下去。

范进随便看了几眼最近的情报,便把它揉作一团,再也提不起兴致。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来做,没必要在这里为崇祯帝费心。

作为范进真正的主基地,青岛历经几年的建设,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要塞。不光是海岸边雄壮的海岸堡垒,范进按照前世的记忆,早就将所属的莱西县、胶州、平度州、胶南等地完完全全的抓在了手里,在与青州、莱州、登州三个接壤的方向,筑有坚固的兵营和堡寨。

范进将这整个的一片区域完全纳入了他的势力范围,至于当地的士族和文人势力,也用明的暗的方式,统统的“请”了出来。就算是不愿意出来的,也会有莫名的盗匪、山贼光顾,逼着他们出来。

在这些堡寨和兵营附近,则都是按照范进的规划形成的村镇和农场。

民以食为天,范进虽然不喜欢那些文人士子,但是辖地百姓们的吃食还是需要考虑的。更兼有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青岛,让范进的粮仓为之一空。

吉州岛和高丽、倭国的出产虽然还够丰富,但是谁也不知道随着流民越来越多,范进又不停的发动着征战,这粮食还能够吃多久?

不过农田也好,堡寨也好,都是长乐军仔仔细细的丈量土地,又合理规划好了的。现在范进的“胶东学院”已经有了毕业上岗的速成人才,配合着各地招揽的落魄书生,已经勉强够用了。只是辖地东一块、西一块的,大部分都被广袤的大海所限制,所以范进只能无奈的征够一部分人,再彻底的占有那一块地方。比如现在的辽东,虽然占了复州和金州,把辽东和辽南的一部分完全割据下来,但是也无力进行更多的征伐,管理人才更是跟不上趟,“胶东学院”出来的学员,大部分都去这里填坑了。

经过规划的城镇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本地居民还有外来涌入的人浓烈的新鲜感。

此时已经是秋天,万里无云,天气格外的清爽。道旁整洁的水泥路上,种满了一排排的杨树,随着秋风的吹动,枝条摆动间直让人神情大振。

由于范进成功的引入了地瓜和玉米等高产作物,此时已经有部分的农田里面,陆续的出现了待收获的粮食。长乐军军民运送粮食的手段多样,独轮车、四轮马车等等一应俱全。虽然偏安一隅,但是范进依靠着种种手段,更是从宣大千里运送,境内的马匹竟然非常充足,这也是让各地流民所惊讶的地方。

从空中望下去,往不同方向去的路面上,都是如蚁般的车马。大丰收后,青岛整个的地方充满了来自各地的商户和贩子。最开始李老三等人嗔怪的宽阔马路,此时由于来往的车辆实在太多,已经完全称不上“宽”了,到处都是车,到处都是人,熙熙攘攘,完全将长乐军的富足给衬托了出来。

作为山东地区最大的粮食交易中心还有贸易中心,不仅仅是山东地区的商人,就连晋商、闽商、浙商等等,都是蜂拥而来。

青岛的特产非常特殊,不是各地的盐铁丝棉,而是罐头、粮食、番薯和新奇物件。这大明第二交易市的威名更是名副其实,而且青岛的名声还越来越响,直追此时的第一富的苏州府。

到了九月之后,每天都从青岛各个大街的各个商铺当中,运出大量的货物。这里面有玻璃,有罐头,有粮食,更有许许多多长乐军特有的“新鲜玩意儿”。这些载运着“青岛特产”的的车马,在陆地上,络绎不绝的经由胶州、莒州、平度州,发往大明的各个府县。而再往东,则是在胶州的板桥镇码头上船,通过“吉州商社”的海运物流,通往倭国、高丽,甚至东南亚等等地方,足见青岛特产的受欢迎程度。相对应的,范进的荷包也是越来越鼓,通过物流、生产、种植,范进此时绝对有能力和大明最有钱的藩王比拼一下财富。

大明藩王有的,范进此时都有,大明藩王没有的,范进更有,比如强大的武力!

商货的兴旺,商贾的云集,让青岛这个新兴之地,繁华程度早己超过了济南府、登州府还有莱州府等地,在今年的年初,范进扩入了平度州和胶南,使得青岛扩城后,让青岛内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而整个青岛地区的整洁与军户们的昂扬风貌,也让每个到青岛来的人,有种与别处府城完全不同的感受。

9月初时,经过治下百姓们的努力,加上范进推出的粮食收割机的使用,让青岛各地的粮食早己抢收完毕,继续运入青岛内的粮仓中囤积。

只是,众人虽然忙碌,作为整个青岛的掌控者的范进,此时却比刚刚来到这个时代时,有种更加紧迫的感觉。无论是上次空瘾和尚,还是现今黄太吉的登基改号,都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能够成为大明转捩点的大型战役,此时已经没有几个了。如果继续这样种田和耕耘,可能自己虽然富起来了,到时候汉人江山可能就完完全全的丢了。范进不仅思考起了接下来的方针。

首先,大明此时的局势烂到无以复加,范进是不打算扶明了。而且范进一开始所定的治理路子,就是和当前时代格格不入的路子,要是让朝中那些大人们掺和一下,说不定就化神奇为腐朽了,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三权分立框架,可能一下子就灰飞烟灭了。所以无论如何,自己不能扶明,必要的时候,自己可能会是大明的掘墓者。

其次,此时的辽东局势糜烂,自己趁着黄太吉去关内,横插了一杠子,结果好处没捞到,惹了一身骚。本以为具有代差的武器可以制约战争的走势,却忽略了人数上不足的先天弊病,辽东完完全全僵在了那里。现在还不是触碰锐气正盛的黄太吉的时候,那里还是僵着吧,暂时自己奈何不了黄太吉,而后金那边也奈何不了范进。等着实力大涨之后,定要重回辽东,一举定乾坤。

最后,当前随着流民人口的增加,青岛已经大大的超出承载负荷了,虽然人一直在往倭国和高丽运送,但是在两国的地盘太小,这些人运来运去,范进竟然发现已经没地方运了。

地盘不够了?!

范进眼睛一亮,之前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有多大地方,干多大事。现在范进想想,既然没有地方,那咱就扩一扩不就完了?大明内部现在看来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要想最快的发展起实力,还是比较困难的。不如把眼光放到大明外部,什么高丽、倭国,范进已经忍了很久了!

对,就是向周边扩。范进一旦有了想法,迅速的陷入到了癫狂的状态,开始构筑新的攻略……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