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深埋的秘密

儒生告诫自己,你今天来只是打听打听接生婆,如月和娟姐是不是姐妹。根据妈妈的指点,他很快就找到了大体方位,下一步就是要细查。如果刘大妈算一个级别,接生婆就应该是奶奶级的了,儒生毫不犹豫的进了一个家门,喊道:“家里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这是一片老宅区,大部分都是住的老人。

出来一个老太婆,似乎两眼昏花,在自己的眼上搭起一个凉棚问:“谁呀?进来吧,瞧这天刮得,多冷呀?”老太婆一直没有认出面前的年轻人,直到走到面前。儒生说:“奶奶,你不认识我吧?我是来打听一个人,但不知道她住在哪里,所以就闯进您家里来了。”从她的手上看,她老人家是个烟民,儒生赶紧拿出一根烟,双手奉上:“奶奶,您抽烟,我就不进屋了,只是在院子里站一会就行。”因为是特殊事情,所以他带的烟也好,是大前门烟,在乡下就算高级的了,很少有人能享受这种待遇。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对着屋子说:“老头子,过来抽烟吧,好烟。”老太太不舍的吸这支烟,竟然把这支烟倒手送给老头子,儒生心里就有些感动,自己以后和如月能不能这样好?能够这样厮守到老,又有何求?他带出来的这盒烟是在路上有人抽的,二十枝烟,来回一路子就全靠它。但是他连想也不想,又从口袋里抽出一支烟对老太婆说:“奶奶,我再给爷爷拿吧,一人一支。”又是双手奉上。屋门敞开一道缝,伸出一只苍白的手来接住,瓮声瓮气的说:“别在外面站着了,进屋说吧。”

儒生不好再拒绝,只好进来。只见也是一个七十多的老人在蜂窝煤炉子跟前烤火;老人热情的说:“坐下吧,年轻人,有什么话就问吧,我在这里都过了七十多年,差不多没有不知道的事。”儒生也就围在炉子跟前,对老人家说:“爷爷,我是来打听一个过去接生的奶奶,来请教老人家一个问题,但是不知道她住在哪里。”儒生对老人说明自己的来意,老人稍微思考,对儒生说:“你就问你奶奶吧,也许她知道的更多。”其实这是女人问题,老人家这是多此一举。

奶奶先不回答,问儒生说:“孩子,是不是你家里有人要看月子病?什么病?”上了年纪的人就喜欢啰嗦,儒生只好耐住性子说:“奶奶,不不是有病,想问她接生的事,只有她老人家才知道一个家庭的问题,所以必须找到她。”儒生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说出秘密,奶奶就说:“咋的?信不过我?我告诉你吧,这个村里的老婆有什么事我都知道,你又何必去找她呢?”老太说的神乎其神,就像她是一个天下知。儒生想,我就难为你一下吧,让你知难而退,好好回答我的问题。

“奶奶,是这样的,我们那里出了一件事,有一个孩子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出生,后来被我们村抱养;如今孩子成了大人,就想知道自己的身世,这件事您知道吗?奶奶?”儒生说的很笼统,这个奶奶不是说了大话吗?看她怎么回答!那个奶奶听完,就闭上眼睛苦思冥想,过了一会儿说:“好像我们村里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你们记错了?”老人这样反问道;儒生就斩钉截铁的说:“奶奶,绝对不会错,说的就是这里,我们隔得也不算远,不就才十里路吗?”儒生这次留了点花花肠子,并不完全照实话说,老太太纳罕的说:“谁呢?我怎么想不起来呢?”

儒生不敢说的太明白,主要是怕传播的面太广,难免会被别人知道,特别是怕如月和娟姐知道。但这样也对老太婆造成难题,村子大着呢,往哪里去想?老头就说道:“你这孩子,找人也不能这样的找法呀?比如孩子是男是女,孩子姓什么?这孩子现在多大了?这都是很重要的条件。”老太太仿佛恍然大悟,对儒生说:“对对对,老头子说的对,你说说吧,这孩子是男是女,现在多大了,这样我不就不用到处乱猜。”老两口也够拗的,非要问个一清二楚,不是把接生婆的家告诉儒生就完事了吗?

儒生只好婉转地说:“爷爷奶奶,我找她还有别的事,能告诉我她的家吗?”他只能商量,对待老人家。看过许多书籍,知道人的年纪大了就有孤独感,有人能听他们叨叨几句,这也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只是他的时间有限啊。老头微笑着说:“这孩子,这么急,既然你非要急着问,我就告诉你,你从北边来的吗?从这条胡同向南里走出去,再往回走第四个大门就是。”儒生是从北边进的第二个大门,往南走再倒过来第四家?不还是这里吗?儒生恍然大悟,对爷爷说:“爷爷,原来您就是……?”

老头笑微微的点头,儒生惊喜道:“嘿嘿,原来我是身在佛山不识佛呀!奶奶,我就实话对您说吧,二十年前是您给苏条货家接生吧?”老太婆就浑身哆嗦,似乎受到了刺激,这让儒生感到有戏。不等老太婆张嘴,儒生又紧跟上一句:“奶奶,当时您是接生了一对双胞胎,因为生活的缘故或是因为其他,苏条货就求你把孩子送一个给别人养。你老人家看他可怜,所以就答应了。奶奶,我说的对吗?不瞒您老人家,姑娘就是我的媳妇,是她求我来问的。”虽然儒生对自己的说假话很以为耻,但这次他觉得为了打探消息,还是值得的。

老太婆脸上明显的不稳定,没有强大的刺激绝不会这样。老太婆终于说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信了。本来我以为可以把这件事能带到棺材里去,但既然是那个孩子让你问,我也就告诉你吧。不错,我是给他们接生了一对双胞胎,她那两个孩子相差不到一个时辰。当时孩子的娘奶水很少,养一个孩子都不够喂......”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