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架空 > 盛唐绝唱

第56章 盛世倾颓还梦碎】①

“圣人救我之命,予我以重用,如同再生父母;贵妃良善,并不像其他贵妇一般嘲笑于我,倒也真心相待。我心肠虽硬,却不是石头做的,我也想回报他们夫妻的恩义,全一朝之忠心,但杨国忠欺人太甚,屡屡逼我,实在叫我忍无可忍。从当年的贤相张九龄开始,他们长安的官员也好,分散在各地的将领也罢,都瞧不起我,如今连圣人都不相信我了,我若再不反,便是死。我如何不知,四海人心思唐,但这仗到底能不能赢,总要打了才知道!”

安禄山一呼百应,麾下步骑皆是精锐,所到之处,烟尘千里,鼓噪震地。河北本就是安禄山的属地,如今大军过境,诸城池均望风瓦解,其守令或直接开门出迎,或弃城逃窜,或为军所擒,无人敢拒。

前线的战报一封封地送入华清宫,待看清了河北诸地一个又一个地沦陷的字字句句,李蛮终于确定,安禄山真的反了。

萧江沅立即派人,将宰辅重臣全部召入宫来商议对策,回首却见李蛮手里捏着战报,无力地坐到了御座上。

他的身子微微倾颓,背有些佝偻,他的手则因过分用力,青白而微微发抖。他的眼神空洞着,不知在看向何处。他不言不语,脸色说不上冷峻肃然,却已没有了任何表情。

无数种情绪充斥着他的心神,扼着他的咽喉,也紧攥着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也让他无法言语。

他愤怒困惑,他惊惶不安,他茫然失措,他懊悔不甘。

萧江沅知道李蛮必然心绪大乱,便没有打扰,只安静地守在他身边。

杨国忠等人很快赶来。面对叛军的势如破竹,百官皆是忧心忡忡,唯独杨国忠不惊不惧,还面有得色:

“臣早就说过,安禄山必反,圣人如今总愿意信臣了吧?”

百官纷纷皱眉——现在哪是说这个的时候?

萧江沅不由恍然。她之前一直觉得,为了证明安禄山的反意,杨国忠过分地急功近利。起初她还以为,杨国忠总算有了些一国宰相的担当和觉悟,只是心急了些,却原来,他根本就是故意逼反安禄山,只为了证明他是对的。

见李蛮一直静默坐着,百官便纷纷看向了萧江沅。

萧江沅淡淡地扫了杨国忠一眼:“右相既有如此先见之明,可有御敌良策?”

杨国忠胸有成竹地道:“四海承平日久,真想造反之人恐只有安禄山一个,他麾下的副将也好、将士也罢,必定一心忠于大唐,跟不了他多久。不出十日,必会有人将安禄山的头颅送至长安!”

萧江沅和百官皆是相顾无言,李蛮却忽地醒过神来,盯着杨国忠,小心翼翼地道:“当真?”

不等杨国忠说话,萧江沅开口道:“即便真能如右相所言,大家也该有所安排才是。”

次日,御史大夫兼安西都护封常清循例入朝觐见,主动请缨:“启圣人,臣以为大唐安宁日久,百姓们甫一见到战乱,心存恐惧或降或逃,皆情有可原。然人间万事必有逆境与顺境,形势亦未必不能生奇变,臣请立即前往东都,开府库,募骁勇,挑马渡河,计日取逆胡首级,献于圣人!”

听封常清说得豪气干云,李蛮也终于能提起些许气力,做下一番部署。他先是应封常清之请,任命其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让其前往东都募兵,同时以卫尉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采访使,领陈留等十三郡,设防线于东都之东;以九原太守郭子仪为灵武太守,于河东阻止叛军西进;又以京兆牧、荣王李琬为元帅,命右羽林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帅,在长安招募兵士,号称天武军。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二十一日,李蛮率众返回长安。

李蛮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将安禄山长子安庆宗斩杀,同时赐荣义郡主自尽。他要告诉天下人,他不承认安禄山所谓的“清君侧”之名,安禄山及史思明大军,就是十足的叛军无异。

十日后,封常清在东都募兵六万,高仙芝在长安则募军众十一万,再加上其他地区的将士,林林总总二十万之多。李蛮总算稍稍松了口气,待高仙芝兵马开拔之时,还亲登勤政务本楼为其送行。

然而事态并没有因此而变得乐观。

萧江沅发现,李蛮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起初,他只是整晚整晚地睡不着,在殿中一坐便直到天亮,后来几日,他的耐心越来越少,只在面对杨玉环的时候尚能保持一丝冷静。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坏,杨国忠乃至群臣也好,身边侍奉的宫人宦官也罢,都被他训斥过,南薰殿里的摆设也时不时地便要更换。

萧江沅本以为李蛮只是太过焦虑心急,毕竟他安逸了太久,也顺利了许多年。她完全可以理解,他无法允许自己的统治出现如此突兀的变故,更无法接受自己原本无伤大雅的帝王生涯,要以这样悲愤的方式落幕。她也知道,他有多急于改变眼前这一切,让这场战争尽快结束,成为他生命里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插曲,即便落笔于史书上,也如历年边境那些大大小小的战事一样寥寥数笔,而不是长篇累牍,描绘成他此生最大的罪过。

但她没有想到,此次的战乱对李蛮的刺激与影响竟然那般大,几乎摧毁了他所有的张扬和自信。

他开始多疑了。不过一两日没有战报传来,他就坐立难安,好不容易睡着一次,又做了噩梦。萧江沅去叫醒他的时候,他甚至一手紧紧地抓住了萧江沅的手腕,另一只手则从枕下探出了一把匕首,险些割了萧江沅的咽喉!

锋刃在萧江沅颈前堪堪停住,李蛮已经尽然苏醒。他立即松开手,将匕首丢掷一边。他分明想仔细看看,眼神却一直躲闪:“你……你没事吧?”

“这句话该臣问大家。”萧江沅起身将匕首拿起,又从李蛮的枕下摸出了刀鞘,“这东西太危险,暂由臣为大家保管。”

李蛮垂首坐在卧榻上,颓然而无力,在萧江沅即将走出寝殿的时候,才突然道:“他们是不是也要反?”

萧江沅立即站定,转身凝视了李蛮半晌,才有点不敢置信地道:“大家问的是……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等人?”

“我知道我不该这样,可我控制不住自己。”李蛮没有否认,“我信了安禄山二十年……当初张九龄曾道他面有反相,我不信,后来任凭你们怎么说,我也不信,我那么相信他,他为什么还要背叛我?当年是我救了他的命,是我给了他戴罪立功的机会,这些年来,他得到的比其他边将加起来的还要多,难道还不够么?”

萧江沅将匕首放到一边,走到李蛮面前,却见他立即站了起来,走到殿中踱步:

“我做了四十三年皇帝,其中有二十年竟然一直用错了人?!我不知道,我是只用错了安禄山一人,还是用错了许多人……应该是许多人吧?他们都是谁,会不会像安禄山一样背叛我?你感受到如今臣民对我的态度了么?你见到大军开拔时,那些将士看我的眼神了么?大唐境内久不见战事,我可以想见百姓与守兵是如何地仓皇,那些落入敌手的城池又会是怎样的惨状……那里或许是他们的家乡,甚至还有他们的亲眷,他们对战事有多恐惧和厌恶,便会有多怪我,怪我偏信重用安禄山,酿成如此大错!

“可我原本不是这样的!我也曾拨乱反正,励精图治,这几十年的富足安逸就是在我的治下完成的!我泰山封禅,文治武功,我就算志得意满过,也不过是渴望如同圣贤一般无为而治,即便如此,我也从未对朝政彻底放过手!我是有错,但那错真的足以将我对大唐、对百姓的所有功劳全部抹杀么?难道我竟昏聩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以至于让上天如此捉弄,我这一生都要过完了,它却非要在这个时候,给我当头棒喝?!”

李蛮开始语无伦次,语速也越来越快:“我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活?我还能赢么?天下百姓会如何想,史书工笔又当如何?诸将领兵在外,若是与安禄山联合,反手便能攻入长安,杀了我,灭了大唐!我还能相信他们么?我还能相信谁?他们会不会都对我失望透顶?天下臣民是不是都想杀了我?我究竟是明君,还是昏君?我……”

“三郎!”见李蛮愈发慌乱,几欲崩溃,萧江沅忙拉住李蛮的双臂,不让他再说下去。

话刚一出口,萧江沅便是一怔,李蛮也是一愣。

李蛮定定地看了一眼萧江沅,终是缓缓地冷静下来。

萧江沅深吸一口气,安抚一笑:“大家若实在心中难安,可效仿从前故事,派遣信任的宦官为监军。天宝六载,高将军智取小勃律时,大家不是派了边令诚为监军么?如今像冯神威、王承恩等,大家只要信得过都可以派出去。”

“当时高仙芝立下大功,遭上峰嫉恨,边令诚曾为他仗义直言……他们之间会不会有勾结?”李蛮先是犹豫了一下,又立即反驳了自己,“便是如此才好,他们之前合作过,才无需临时磨合,或可事半功倍。”

“正是。”意识到李蛮在刻意抵御自己的疑心,萧江沅总算松了口气。

次日,边令诚便受命出发,萧江沅亲自送到长安城外:“将在外,君命尚有所不受,你只是监军,不要过分插手将领们的事。”

边令诚自知是临危受命,生死都在这一场仗上,也无暇再管自己与萧江沅的各为其主:“萧将军放心,下官有这个经验。”

主观上的问题虽然暂解,客观上的却依然无法避免——临时招募的兵马多为市井游民,从未受过严格的训练,人数虽多,士气却弱,胆量也小,战力更奇差。

十二月二日,安禄山攻入陈留,东都以东的防线就此被破。这时的安禄山已得知长子身死,当即将陈留投降的万名将士就地格杀,然后行军直指东都!

十二月八日,安禄山攻至东都以外的最后一个关卡——武牢关。

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攻占东都。

大唐两京,至此已失其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