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常遇春发飙

“你们怎么这么多屁话!”常遇春瞪了一眼那些儒士,只见那常遇春周身杀气弥漫,吓得很多儒士连连倒退。

其实论战斗能力,常遇春远远超过徐达。

而且常遇春也不是说只是那种拼杀的莽夫,阴谋诡计,兵书策论其实一点不输给徐达,甚至连各种奇葩攻城武器,常遇春也是可以顺手拈来的。

再攻城略地之中,常遇春使用计谋的时候也非常的多。

是应天集团一名难得的文武全才的将领,只是他被朱元璋作为利刃一直捧在手心,实际上若是他去淮安,未必比朱振经营的差。

甚至若是放出常遇春,此时淮安已经可能兼并周围数个行省了。

只是这家伙凶名太狠了,不仅仅是让敌人闻风丧胆,连自己人也闻风丧胆。

这满朝的文官,被常遇春瞪一眼,就吓得连连后退,自己若是想要立下为帅,还不得满朝人反对?

这一点徐达就做的非常好,平常不打仗的时候,就读读书,像极了儒生,为人也很平和,非常好相处。

只见常遇春连连前进了几步,那些儒士仿佛脚下长了轮子,不断的平移后退。结果常遇春周身的煞气越发的浓郁,眉毛一竖,在大殿内朗声喝道:“你们这般对待武将,就不亏心吗?现在还没天下太平呢!你们就不怕应天的将士寒心,将你们绑了送

去北元吗?你们可知道,张士诚厉兵秣马,王保保虎视眈眈,张士诚入狼在侧?这些人随时都准备将我应天给吞噬掉,以壮大他们自身的威势!

我应天将士夜以继日,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们是单纯为了自己吗?

你们是不是瞎了?聋了?你们不知道,他们是在保护家人,保护你们吗?

你们看看你们干的这叫什么事情?

打了胜仗,开拓了疆土,反而要被怪罪?

你们这是要上天,还是要入地?你们有没有良心?

既然几位先生讲究以王教礼数感化其心,安抚其民,若是能使得敌人心幕大宋威仪甘愿依附于内,当得起古之未有之功勋。”

“常将军,让我们去建立功勋,要你们武将做什么?”

“文臣主内,武将主外,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你们不是说仁义无敌吗?无敌你就去啊!”别看常遇春是一个粗人,开启喷人模式,一点也不落于人后,一个人舌战群儒,愣是辩的一群儒士无话可说。

你也别在这应天里叫唤,有能耐用你那张嘴去把蛮子都给说服了,咱就敬你是条汉子

敢不敢?

文武对立,这是历史以来的规则,究其根本并不是谁看不上谁,而是基本的利益决定的。

文臣希望天下太平,就算是生灵涂炭饿殍遍地,他们也会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以此来彰显出一幅盛世画卷使得文官集团能够主导朝政。

武将则恰恰相反,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世道拿什么来博取功名加官进爵只有不断的战争,武将才能掌控更多的话语权,博取更多的利益。

穷兵黩武固然是天下祸乱的根由,文人掌权也必然导致军备废弛,一旦强敌入寇就是家国动荡丢城失地,甚至如同宋朝那般遭受千古未有之耻辱。严格说起来,文人掌权排挤武将的危害还要更大一些。毕竟武将掌权的最坏结果就是内政废弛民不聊生,帝国湮灭大厦倾覆,而文官掌权的后果,往往则是导致蛮夷壮大

军备废弛,后果必是异族入寇,生灵涂炭。宋朝这个朝代是古代的典型,文臣与武将完全对立,文臣为了把持朝政以及自身集团利益不断打压武将,宋朝将军带兵打仗身边都得跟着一个文官“监军”的奇葩制度,结

果就是中原农耕民族被游牧民族奴役。就算到了抗战时期,依然有大批文人在民族即将灭亡的时候和武将对立,上有一个姓胡的搞了个低调俱乐部宣扬抗战必败论,甚至有文人在文章中称日军屠杀反抗者的枪

声“很美妙”,而抗日名将张自忠也是被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放嘴炮的学生们给逼死的。

而现在想想,这情况跟当下的应天何其相似?

要知道现在应天集团只是占有了这天下的一隅之地,你们就这样搞,是想把我们的前途彻底给毁了吗?

说实话,应天的文人其实是很有风骨的。

这个时候远不是宋朝开始的文贵武贱风气,许多文臣上了战场拔剑杀敌就跟玩儿一样,但是文武天生的利益对立性,使得双方便要处在对立的姿态中。

在场的儒士被常遇春一番话激得满脸血红,怒道“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若是家国危亡,咱何惧一死更遑论出使番邦这等小事”

朱元璋心中不悦。他心中有着伟大的理想,要立下不世之功勋,开创万代之伟业内政经营得再好,也不过是史书上又一个太平盛世,只需官员廉洁、权利集中,反手之间不会吹灰之力,何

足道哉唯有开疆拓土成就不世霸业,方能超越古之帝王,成就千古一帝之美名。

所以他忍耐着称王称帝的诱惑,花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深耕经营。

但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仅需要文官在内政上励精图治使得帝国繁荣兵精粮足,更要武将时刻保持着一往无前的进取之心。

没有了野心的军队,如何扫荡群伦,成就霸业。

在他看来,文武对立不是大事,文武制衡是需要的,但是文臣想要压制武将,这绝对不行

朱元璋瞄了一眼另一位好兄弟汤和。汤和收到国公的颜色,心里稍一琢磨,便开口说道“国公,朱振所占之安南国海港,可不仅仅是化外不毛之地那么简单。岘港所处之位置就在安南国都城三十里之外,于此驻扎一支强军,便可控制安南国王室,使之投鼠忌器,以后万不敢再与大宋为敌。况且此地乃是优良的海港,当地的佛教畏惧大宋天威愿意赠送一笔钱财用以修筑港口,不出意外,此地日后将会成为大宋商贾往来东西的中转站,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故此,朱振此举可说是莫大的功勋,微臣提议,上奏天下,敕封朱振从开国县候之爵位,

奉国将军之勋位,以彰其功。”

嚯!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开国县侯啊!

大宋立国未久,所有的国公皆是列土封疆的大佬,他朱振凭什么?

要知道咱们家主公,才是吴国公啊!

朱振何德何能,摇身一变就做县候?

当我们都是泥捏的吗?

这待遇差距也太大了?

到底是虐待我们,还是看不起我们?要知道我们也是为应天流过血的啊!

当即便有大臣急言申饬,纷纷反对。

汤和说完,也不管旁人说什么,眼观鼻鼻观心,放佛刚刚的话语就不是他说的,默默无语不置一词。

呵呵,国公想要褒奖朱振,你们能反对得了?

文臣群起反对,哪怕是跟刘伯温关系甚好的宋濂、叶兑等人,亦纷纷谏言此事万万不可。

武将这边则全体沉默,皆目光幽幽的看向朱元璋,等着朱元璋表态。

朱元璋的态度,将是一个风向标。

是重用文臣稳定内政,还是倾向军方开拓进取,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所谓的大宋帝国,实际上应天集团的方略,所有的政策亦会在这个方略的基础上策划、实施。

这将决定文武两方在以后的地位。

朱元璋很清楚,一个不好就会陷入张士诚那种尴尬境地。所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元璋举起手,制止了殿内的议论纷纭,沉声说道“既然大家都反对,那此事就作罢。朱振虽然功勋显着,但到底年青,难免有失稳重,尚需

委以重任加以磨砺方能成大器。等咱好生琢磨琢磨将其召回应天之后要委以何任可以更好的彰显其能力再说吧。”

文臣们这才消停下来,不过心中皆是五味杂陈。

国公的话语谁还听不明白。

所谓的晋升为开国县侯不过就是一个幌子,故意让汤和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反对,实则乃是以退为进,等到以后委以朱振重任的时候,谁还能再说出反对的话语。

这个汤和,真的是贼精贼精的,插根毛都能上天的那种!

一个开国县侯的爵位都被你们给谏言弄没了,再阻挡朱振担任高官,那可就是反目成仇了,而且不仅仅是得罪了头号匪类朱振,亦是得罪了朱元璋。

朱元璋在应天一言九鼎,身为国公想要重用臣子难道都不行人家朱振的成绩功劳实打实的放在那里,就算国公重用也是理所应当,可绝对不是幸进。

这次议政草草收场,本也不是正式的朝会,朱元璋命侍从将事先马夫人准备的一些赏赐之物赐予文武群臣,便将大伙统统赶走。

文武大臣看着朱元璋不豫之神色,皆心中惴惴。说到底,这次也是文臣们伤了国公之颜面。国公想要重用朱振的心思谁都看得出来,却偏偏不得不顾忌大臣们的反对,一而再再而三的“亏待”朱振,心中能舒坦那才叫怪

了。

稍后不久,世子那边便收到了这次议政的详细内容。

世子朱标盘腿坐在床榻之上,对面前的侍从说道“此刻父亲定然极为恼怒,那些大臣啊,当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父皇留,有些过分了。”他所说自然是朱元璋不得不将朱振召回应天,甚至连加官进爵都遭到反对这件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