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传万里

第131章 赴任

如今生产肥皂和香皂的作坊已经扩大数倍,每年可以为赵家带来近万两的收入,再加上赵家有赵彦这匹‘千里驹’,赵信在深州已然成为了不逊于王业的头面人物。

赵彦被贬谪的消息只在京城小范围流传,在深州这个小地方则很少有人知道。

景泰元年过去了,按照此时的说法,赵彦已是弱冠之年。

前尘旧梦,往事匆匆,过了年,赵彦难得的清闲了一天,他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沉思良久,想起自己穿越后经历的人和事,不禁思绪起伏。

到底还是没有阻止土木之战的发生,甚至自己还亲身参与了进去,从头到尾,自己貌似只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这个人就是英国公张辅。

按照历史进程,张辅应该死在土木之战中,但赵彦参与进去之后,阴差阳错之下,张辅只是受了些伤,虽说他年纪大了,但底子很好,将养了一年多便已好的差不多了。

张辅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当初若不是赵彦与袁彬将他从重重包围中救了出来,他恐怕已经死了,所以听说赵彦与袁彬从瓦剌回来之后,张辅曾让他的庶长子,也就是后来继承爵位的张懋来拜访过赵彦几次,并带来了很多礼物。

说起来有趣,张辅已经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庶长子张懋却只有十岁,刚开始知道的时候,赵彦讶然于表,心里却不得不佩服张辅老当益壮。

张辅其实是有嫡长子的,不过他的嫡长子张忠肢体有残疾,不适合袭爵,而张忠的儿子张杰出身也不好,还被人怀疑并非张忠的亲生骨肉,所以最后便宜了张辅的庶长子张懋。

面对着一名年仅十岁的小正太,赵彦却必须做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着实有些别扭,但张懋却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说话做事都似小大人一般,来往了几次之后赵彦倒也习惯了。

一来二去,赵彦与张懋混熟了,对于与自己父亲有救命之恩的赵彦,张懋还是比较敬重的,听说赵彦被贬谪,还愤愤不平的要让自己的父亲去找朱祁钰说理,但也只是说说罢了,张辅勋高德重不假,却也有些功高盖主之嫌,不论皇帝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对他难免都有些顾忌,对此张辅心知肚明,但赵彦毕竟救过他一命,若是不做表示未免不妥,所以他最后让张懋给赵彦捎来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给湖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李承宗的,他曾跟随张辅征伐安南,属于张辅一系的武臣,只要赵彦带着张辅的信去见李承宗,自然可以受到李承宗的庇佑。

一省三司,分别是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这三司分管军事、行政、司法,互不统属,各自对朝廷负责,统称三司,掌握着一省最高的quan力。

李承宗身为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自然quan力极大,有了他在上面照应,赵彦做个小小的县令自然可以高枕无忧,但赵彦毕竟属于文官,若是与武臣走的太近有些不妥,所以他只将这封信当做必要时刻的杀手锏,并不打算一到湖广就去见李承宗。

过完了年赵彦也该出发了,他不准备带太多人去赴任,但此时的治安远非后世,路上难免会碰到几个不长眼的毛贼,所以只带李二一个人去是不行的,况且李二新婚不久,正是你侬我侬的时候,赵彦也并不打算带他去。

年前的时候,赵信已经为赵彦敲定了随行的人选,总共四个人,赵彦都认识,其中一个叫做赵构,在桃村的时候曾经与赵彦经常一起结伴放牛,另外两人是兄弟俩,也是桃村赵氏宗族的族人,哥哥叫做赵印,弟弟叫赵义,两人学过几年庄稼把式,等闲两三个壮汉近不了身,最后一个人则是赵彦从京城捡回来的小乞丐赵九。

赵印赵义兄弟俩性情憨直,没见过什么世面,赵构虽然也没怎么见过世面,但性子却颇为机灵,嘴皮子也特别利索,很有几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天赋。

至于赵九,他被赵彦托人送回深州后严氏可怜他,觉得他年纪小不适合进工坊做工,便让他进了赵家做了一名小厮,平时主要是跑跑腿,然后跟着管家王安学学算账,将来打算培养他做个管事,除了管吃管住外每个月还有一钱银子的工钱,这个待遇并不算低,远比他之前做乞丐要好得多。

年前听说赵彦赴任缺少随从,赵九便自告奋勇,赵信觉得他机灵懂事,虽是个半大少年,却少年老成,有时候或许要比成年人更有用,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一切打点妥当,此去路途遥远,除了几个随从外,家眷是肯定不会带的,辞别了家人,一行五个人便坐着马车上了路。

从北直隶真定府到湖广宝庆府,最近的路线自然是直穿河南,然后进入湖广到达武昌府,武昌府乃是三司驻地,正好去布政使司校验官凭,接着从武昌府坐船沿长江逆流而上,过洞庭湖到达长沙府,最后穿过长沙府到达宝庆府。

千里迢迢并不是说着玩儿的,加起来四五千里的路程,如果单纯靠走路不知道得走到猴年马月,就算有马车代步,从深州到新宁县也得至少两个多月的时间。

一路有舟车代步,有驿站便住驿站,没有驿站便住客栈或是野外,其中辛苦自是不必提,从大年初五一直走到三月中旬,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赵彦一行人终于跨越了千山万水,走进了宝庆府地界,来到了宝庆府城。

新宁县虽然为武冈州所属,却与武冈州同为宝庆府治下,所以到了宝庆府还需去拜会知府,凭印绶官凭在府里备案,接着再到武冈州找知州报道,很是繁琐。

宝庆府的知府名叫孙达,河南汝宁人氏,今年五十多岁,乃是正统元年的进士,不过他考的不好,只得了个三甲同进士出身,之后从某上县县丞做起,在官场中辗转近二十年才升任宝庆知府,其官声还不错,只是坊间盛传其有豢养**的癖好,也不知真假。

赵彦自客栈一路走来,见街市繁华,人流涌动,来往之人面上颇为安逸,由此判断这位孙知府应该还是很有能力的。

到了府衙之后很顺利的见到了这位孙知府,其他一切都好,只是赵彦总感觉这位孙知府看自己的眼神总有些不对劲,似乎有那么点男人看到美女的味道,三番两次之后,赵彦忍不住猜测这位孙知府莫非真如市井传言那般喜好**,一想到这里他便坐不住了,草草应付了几句便告辞离去。

回客栈的路上,一想到孙达看自己的眼神,赵彦便浑身寒毛直竖,幸好自己的直属上司乃是武冈州的知州,而不是这位宝庆府的孙知府,否则隔些日子便要见一次面,实在是有些让人膈应。

有了这件事打底,赵彦不想在府城久留,第二天一早便上路赶往武冈。

武冈自西汉建县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元朝时这里是武冈路总管府所在,其下领武冈、绥宁、新宁三县,隶属湖南道,明初改武冈路为武冈府,后又改为武冈州,下辖仅新宁县,属宝庆府。

武冈州乃是散州,知州品级为从五品,岷王朱楩的封地也在这里。

朱楩乃是朱元璋的庶十八子,为人好杀,刚开始被封在岷州,后辗转被封在武冈,头衔依旧是岷王。

有这么一位亲王在头顶上,武冈知州自然不好做,好在景泰元年这位岷王薨了,他的次子镇南王朱徽煣袭亲王衔,成了新的岷王。

这位新岷王朱徽煣就好相处多了,远不似他的父王那般霸道,武冈知州袁裕就此放下心来,开开心心的过起了他的小日子。

如今大明开始流传一句谚语,湖广熟天下足,从中可见湖广乃是粮食大省,但武冈虽然属于湖广,却并不在其中,皆因武冈三面环山,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虽说也出产粮食,却连自给自足都难以实现。

赵彦一路上翻山越岭,总算来到了武冈州城,随后找了个客栈洗了个澡,休息片刻后才打起精神前来面见武冈知州袁裕。

这位袁知州与知府孙达年纪相仿,但外表看起来却远没有孙达那样儒雅,他身形略胖,肤色白皙,两只小眼看人时总喜欢斜着看,给人一种奸猾爱耍小聪明的感觉。

两人见面后照例是一通没有营养的废话,随后赵彦觉得说的差不多了,便打算告辞离去。

袁裕却道:“本官久不回京城,赵知县自京城履新到此,本官却想请赵知县吃顿便饭,顺便问问京城的风土人情,不知赵知县可否赏脸?”

“使君乃是京城人氏?”赵彦问道。

袁裕小眼睛一眯,笑道:“正是,本官乃是大兴县人。”

大兴县是京城的附廓县,难得在此地遇到一个地缘接近的人,而且还是自己的直属上司,赵彦只得道:“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