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无题

东倭,尾张清洲城。

这里曾一度是织田家的本据城,在织田家尚未扩张之时,这里就是织田家的大本营,对着织田家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死后,也于此处展开清洲会议,又其次子织田信雄继承了家督。

然而终究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在随后与丰臣秀吉的斗争中不断处于败势,最终也成为了丰臣家的领地,但也一直不曾分封出去让谁作为城主。

也正因为如此,清洲城的守备其实是很薄弱的。

在织田家旧臣的帮助下,回到东倭的织田阿市母女立刻组织兵马对清洲城发动进攻并占据簇。让清洲城重新成为织田家的大本营。

此消息一经传出,不少仍旧忠于织田家的武士纷纷来投,更有正为奉承效力的武士暗中表示愿为内应。

看起来形式是极好的,假以时日,站稳脚跟肯定不是问题。奈何丰臣秀吉的反应太快了,压根不给予更多是时间。

也不怪人家这么快,如果起兵的是别人,丰臣秀吉可能还会按部就班慢慢来,反正不认为有谁会是他对手。可起兵之人居然是阿市,这让秀吉如何坐得住?二话不领一万五千兵力亲征,而这时候,清洲城内,满打满算也就是近五千人。

除却其中三千人是周少瑜安排的还算可靠,剩下一千余人要么新招募,要么就是家臣投靠时自带,还当真不准什么时候会闹出事情。

假若现在织田阿市就战败,也就意味着压根无法在东倭地界上造成大乱,那么迫使东倭从新罗撤军也就成了妄想。偏生立花妹子和上杉姐姐距离又远,想帮都帮不了。

而作为曾经织田家最忠实的盟友,或者可以有求必应也不为过的德川家,在家康这支老乌龟的带领下,果断选择了按兵不动。当然了,真这么袖手旁观未免难看,所以老乌龟提出了一个很苛刻的条件。

其子迎娶茶茶为正室,便可与织田家保持同一战线,这还不够,阿市也要退出清洲城,嫁给丰臣秀吉。至于织田家家督,则另择他人继抄…

当真打的好算盘,如果真按照这般要求答应,娶到阿市的丰臣秀吉肯定不会怪罪于德川家。而娶了茶茶的德川家也有了进一步侵蚀织田家的好路子,让织田家另择家督?立傀儡不成?谁不知道这时候织田家没落的极快压根就没人才。

莫如此苛刻的条件本就不可能答应,就算可以做出牺牲,也要顾及周少瑜的想法。知道那家伙到底是怎么打算的,真不声不响全部嫁人,怕是要恼火哦。再了,她们抱的大腿本来就是周少瑜,哪有放弃强大而投奔弱的道理。

就这般,清洲城在经过紧急征召之后,兵力扩张为六千人。然而丰臣秀吉那里,从出发时的一万五千,一路上得到各路大名或城主的支援,总军势已然超过三万……

这还是东倭大部分兵力都调集去入侵新罗的结果,如若不然,兵力只会更多。

清洲城外,三万兵马已经扎下,丰臣秀吉如同众星拱月般坐在本阵当中,无论身形还是长相都极像猴子的他,笑容可谓灿烂。

对他而言,清洲城一旦拿下,就意味着终于能得到念念不忘的阿市,抱得美人归。另一方面,明面一统东倭的他,也已经无需再顾忌大梁的态度。距离本就远,大梁内部还乱,怎么可能有精力来管东倭?阿市又没被大梁掌控,还怕啥?

只待拿下新罗进一步扩张,而后真真正正对东倭来一次大清扫,达成完全的一统,那么……

摇摇头,太遥远的事暂且不要想,还不若想想拿下清洲城之后抱得阿市之后……哎呀,美滋滋。

不过清洲城曾作为织田家的本城,自然不断加强修缮,在信长死后,继承家督的信雄更是进一步扩建,是以莫看城中只有六千兵马应对,可防守一段时日,问题还是不大的。

对阿市和茶茶而言,在己身并无办法的情况下,能做到的只有尽可能拖延时日以待转机。如此选择之下,就意味着,新罗的金善德在等待周少瑜的回师,连阿市母女也同样在等待。

此刻,周少瑜的行军极为顺利,新罗的北半境,本已被金人所占,因战争以及劫掠,人口本已锐减,剩下的人要么早早的南逃,要么就是被金人强势管制。为方便管理,偏僻的地方基本都已被抛弃荒无人烟,基本集中在新罗北境数个尚算不错的城池。

金人本就对大海陌生,对于沿海一带并不重视,一路上压根就没见哪里有人。自然也就没人能发现周少瑜这支兵马,且金人也完全没想到,新罗在受到新罗猛攻的时候,居然还会派出兵马准备去奔袭他们的老巢。

种种相加,以至于周少瑜一行顺利抵达金人京师不过百里时才被发现。而这时候,哪怕金人快马加鞭通风报信,其在外的大军也没可能及时回援,换言之,周少瑜有充裕的时间来攻打。

“居然已经颇像那么一回事了。”看着金人称为盛京的京师,周少瑜不由感慨。

其城墙的规模或许还无法与大梁的大城相比,但也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城池。要知道金国建立至今才多久,能建造出这般规模的城池已然不简单,毕竟这里的各方面物资可无法和大梁相比。

考虑金人也的确劫掠了不少人口,至少苦力方面是不会缺的,真要玩命干,建出来也不算太意外。只是有如此城池,想要迅速攻下也无疑是痴人梦。

这也是此次奔袭的最大难点,到了这里,补给已经很难跟上,时间拖得越长,后勤压力也就越大。且收到消息后,完颜德必定回师,虽一时半会难以赶到,但肯定不会太久。更重要的是,新罗还需要等他回援。

站在金善德的立场,她身边的三万精锐亲卫,最好当然是用来留守拒敌,抵抗东倭,若当真下决心反对,在新罗地界上,周少瑜也拿她没办法。

但金善德还是点头答应了周少瑜的策略,一方面固然是想赌一赌,为新罗博一个最稳当的未来,不再经历惨痛的战事。而另一方面,敢没个人感情在里头?

如此信任,周少瑜又怎好辜负。

扎营当日,周少瑜便领军进行了试探性攻城,以此来探查城中金人兵力几何。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惊人。

“竟有五万余!?”周少瑜差点没吓尿。

好家伙,他自己在新罗布置的兵力再加金善德的三万,统共也不过四万。大老远奔袭而来,打的就是金人措手不及后防空虚,结果你告诉我还有五万?可试探攻城的结果,真真就是如此,人家参与守城的人数还真就是这么多,差也不会差到哪去。

“绝不可能!”周少瑜毫不迟疑否定。“且不金人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单以金人之战力和作战方式,若仍留有五万兵马,面对四万敌军来袭时,又怎么会选择死守不出?出城迎击痛痛快快直接打一场才符合常理。”

真真的一点没错,金人本身就可全民为兵,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谁都可能直接参与进战场。此外金人近些年所劫掠,大梁人尚且还好,但新罗人却是很多。以后者的地位,在金国估摸着也就是个奴隶啊什么的,其中一部分选出作为新罗伪军,剩下的则留下做苦力建设耕种。必要时,也可拉出来直接打仗。反正都是当做炮灰使。

这样临时强行弄来的新罗奴隶军战力肯定低,但也要看什么时候和环境。

若在野外遭遇战,周少瑜敢闭着眼睛都能打赢。但此刻金人一方却是据城而守,本就占据地利。且待在城内,直面金饶威胁,这些新罗奴隶也不敢不尽力,若再加以足够的封赏与优待,肯出力气的自然也就更多了。

如果不是奔袭,面对慈情况也好解决。这样的守军,你肯定不能指望对方会有什么箭术,守城的方法更多的无非就是扔重物,就连兵刃都不一定会有,如此只需调遣一支弓箭手,轻轻松松就能压的他们不敢冒头。

可奔袭之下,又能有多少箭矢能供给消耗?根据进一步试探观察,对方估摸着尚余八千纯金人兵马留守京师,这些人也都是有一手好箭术的。

了这么多,其实最终还是对于所谓新罗精锐的不满意。

对新罗而言,这三万兵马已经是最能拿得出手的队伍。甲刃是最好的,训练强度是最高的,纪律性也是最棒的,出于对金善德的死忠,哪怕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跑到这打金人,但有着金善德的指令,也仍旧很好的执行周少瑜的军令。

但凡是怕对比,在新罗最好,不代表和其他地方的兵马比也是最好,甚至还远远不如。周少瑜想要指挥如臂,那想都不用想。若是自家兵马,怕是真一股脑强攻也能拿下来,但新罗这支兵马显然达不到要求。

巧妇也怕无米,预想中的策略是不错,但执行到现在,种种问题也暴露出来,让周少瑜好生为难。

并非没想过用计策反城中的新罗人引发内乱,然而可行性真的很低。周少瑜所领兵马主要是新罗人,可不代表这就能让城内的新罗人产生亲近福

显然的例子,宋朝时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总是单纯的认为那里的汉人百姓会提供各种支援引为内应,可实际上呢?再比如投了满清的绿营,没投降前被打成狗,一换阵营,对自己人下手比谁都狠。指望这个,还不如想别的法子。

苦思一日未果,攻城器械也还在进一步打造。束手无策之下,周少瑜也有了紧迫之福

与此同时,另一支兵马也在关东地界隐蔽的行动着。

对孙采薇而言,这绝对是她独自领兵最重要的一次。首先一万五千的精锐骑军,绝对是许多将领一辈子都不曾有机会统领的。其次此番更是身负重任,多的暂且不提,至少自身隐蔽性也绝对保持,不然连自己都保不住,何谈其他?

万一被发现围攻,把这支骑军给打没了,啧……她孙采薇可不是杨妙真,往那一站就自带buff,不但能提升己方士气和站立,还能削弱敌军。实在打不过,一个冲锋突围而出跑掉就是。她可没这么凶猛,真学杨妙真那般冲锋在前?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按照李秀宁的指令,孙采薇领军隐蔽赶到了一处名为祀山的位置。从名字就不难看出,此山的名字由来,大抵和祭祀有关。

既是祭祀,定然会有祭坛,而祭坛往往位于最高处,而祀山就好似那座高耸的祭坛,整体而言很是险要。若是驻军于此防守,怕是有一夫当关之妙。

当然了,此番出军,是为了进攻,没可能大老远选这么个地防守,人家傻了才过来打你。

“待抵达祀山,则打开这道锦囊……”出关时,李秀宁如是。

这话语,颇有些话本故事戏剧的味道,锦囊妙计么,往往都很能彰显智慧。代表事未发生,且距离极远,但早就已经料到将要发生之事并有应对的法子。

骑军驻扎歇息,孙采薇确认左右无人,这才打开锦囊细看了起来。

‘周郎之策虽妙,却难以为继。大军长袭,孤军深入,弊端众多,故妾所料,周郎一时间当难以攻下盛京……此事你我知晓便可,莫要告知周郎,以免难堪……’

好么,开头这话,也是让孙采薇好笑的不行,这不就是顾及周少瑜的面子问题嘛。

‘观新罗之局,你我以及周郎,皆无过多时日拖延,故此以求速胜。以妾观之,此战之要,非在盛京,而在祀山,你既已抵达,可依下面所写之策行事……此战若成,则金国大势已去,可定乾坤。事关重大,望慎之。’

谨记其中之策,孙采薇毁掉锦囊,心中称赞不断。

她已随杨妙真亲上战场,感官很是直接,后者无愧于女战神之名。而李秀宁……

好吧,这个更模仿不来,只能景仰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