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六章 拉拢
末日的战争终于要来临了!
东西方注定是一场零和游戏。东方的崛起势必要蚕食西方诸多守成利益集团,这是宿命,两大文明终究不能共存于世。
末日战争前期,双方还只是围绕无关紧要要的非洲中东等地进行暗战。但最终随着双方筹码的急剧攀升,亚细亚与欧罗巴以及美洲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动荡,并最终成为战争的最前沿。
既然撕破了脸,那就再没有什么好遮掩了。欧美列强发起战争总动员,号召人民站起来,打起这场决定生存死亡的末日之战,重新捡起二战时代胜利的荣光。
与欧美列强相呼应的是,共和国与暴君也开始策动自己的子民,呼唤三十亿人民觉醒,号召他们入伍,为共和国、为帝伊、为印度斯坦、为亚洲数十亿人民得来不易的发展与领先而奋斗。
因为,从中世纪开始,他们受欧美列强的压迫已经够久了!
毫无疑问,随着暴君的崛起,亚细亚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地方,他们所能动员的力量以及人口与欧罗巴美洲不是一个数量级。共和国加上印度斯坦再加上帝伊就有近三十亿人口,欧洲五亿人口,美洲五亿人口,总共十亿。在人口上亚细亚占据压倒性优势。
不过,西方世界也占据着技术上的优势,况且,他们在亚洲拥有H国以及澳大LY等盟国,并在其国土上都拥有驻军。在关键时刻他们想也许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很显然他们想多了,他们的驻军会在亚细亚联军第一波次的进攻中就土崩瓦解。
既然撕破了脸,暴君当然不会让欧美列强在亚细亚留下几个钉子。
全面战争的烈火快要燃烧到太平洋沿岸的时候,暴君便亲自前往脚盆以及H国甚至是澳大LY,对几国元首做思想工作。要么回归到亚细亚的怀抱,要么,则接受亚细亚联军的残酷打击。
脚盆倒是识趣,见识到共和国与暴君的残暴后,脚盆新上台的领导人再也不敢说什么脱亚入欧以及签署踢屁屁等屁话,事实上即便他们想要帮助欧美列强也不可能了。他们的八八舰队和十十舰队已经被共和国亲手送进大海,军工能力更是被那场世纪海啸埋葬进大海中,想要重新强盛起码要百年时间。
这还要看它识不识趣,强大的共和国会不会答应。
倒是H国人国内吵成了一锅粥。他们的经济高度依赖共和国,然后而他们的军事却受到大美丽健的保护,甚至战时指挥权都还在美丽健人手中。在此灭世大战将要来临之际,他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加入到亚盟联军当中共同对抗欧美列强,要么,则接受欧美列强的指挥,把手中的枪口瞄准亚洲的黄种人。
这场选择注定是艰难的。然而最终枪杆子战胜了金钱。在美丽健在H国驻军胁迫下,H国最高权力机构亲瓦台最终决定加入欧美列强的大军,把枪口瞄准一衣带水的亚盟。
这是H国精英阶层的最终选择,他们既然背弃了亚细亚人民,那么,亚细亚人民就有理由把这个背信弃义的国家给干掉。
暴君的情报机构在世界范围都称得上无孔不入的。甚至在H国最高领导机构亲瓦台还没来得及宣布彻底加入欧美阵营的时候,暴君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同时得到的消息还有,欧美列强游弋在太平洋的庞大航母舰队已经启程前往H国仁川进行登陆。如果共和国与暴君不果断采取措施的话,那么在H国政府宣布这一灾难性决定后,欧美列强的大军便要在同一时间登陆到H国大地上。到那时,再要干掉H国现政府将付出百十倍的代价。
好在,暴君与共和国领导层绝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尤其是暴君,在真正决定生死的时刻,从来都会在一秒钟内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那便是挥师北上,彻底剿灭亲瓦台现政权。
暴君清楚在世纪大战面前,没什么仁义可讲的。如果自己不迅速下手,等到欧美列强的大军偷偷登陆H国,甚至把H武器运到H国登陆的话,那么,对亚细亚各国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
事实上在H国境内还在争吵的时候,亚细亚武装大军已经在很早之前的某个晚上,趁着夜色悄然在CX国离三八边境线大规模集结,得知H国彻底倒向欧美列强的第一时间,这批大军在暴君与共和国最高领导层的指挥下浩浩荡荡冲过三八线往H国境内进去。
这大军有多少?
没人知道。
只知道这批大军无边无际、无穷无尽,H国驻守三八线的军人绝不在少数,尤其是非常时期更有庞大的美军坐镇。然而在这股钢铁洪流面前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反抗的机会,甚至没有一点像样的抵抗,即被这股大军彻底击溃,落荒而逃。
后来一位H国将军形容这场大溃败时的是这样说的:
“亲爱的,见过非洲大陆上一群野驴被狮子追赶的场景没?H国军人就是这群野驴。”
这批大军浩浩荡荡分成两路,一路往H国首都汉城进发,另一群则全速前进直接扑向让欧美列强登陆舰登陆的仁川港口。
同时,杀进来的不止是这些步兵,后方还有大规模的装甲车辆在夜色的掩护下轰轰烈烈压向两边。天空中,则有从CX起飞的战斗机呼啸而过直接扑向H国首都汉城。
然而不止这些,还有部署在CX边境早已蓄势待发的上万门火炮,如果这些火炮几次齐射,很快便会把H国化作一片火海。还有遥远的共和国准备好的中程弹道导弹,它们也缓缓升空以无法想象的数倍音速疯狂向着H国的行政中心杀过去。
这是闪电战,比二战德意志元首发动的闪电战更为强大规模也更加庞大。导弹与驻扎在三八线附近的上万门大炮几乎是同一时间发动的,导弹是精准的轰击向位于汉城的亲瓦台最高行政中心,这导弹轰击得太突然了,等到H国境内预警响起的时候,导弹早已把亲瓦台轰成一片火海。
CX边境的万门火炮则对准射程所及的所有H国或者美军军事基地,CX的火炮没有精准定位不要紧,共和国与帝伊的高科技将会给这些极其强大的火力安装火眼精精,让它们毁灭一切敌人。
上万门火炮开火了,毫无疑问,万炮齐发的将是极其壮观的。几乎在瞬间上万枚炮弹划出一道道亮丽的光华刺破长空往目标轰去,庞大的阵容把天空的月光都完全遮盖。无数H国人民都看见这壮观的一幕,他们以为是天降神迹。
直到上万发炮弹掉到H国土地上惊起惊天动地的爆炸声,H国军方才反应过来:这是敌人进攻啊!
H国人民像被追赶的野驴一样狂奔。
然而反应迟钝了,后续的炮火也铺天盖地的轰击,数十万上百万发的炮弹让所有目标变成火海与地狱。伴随着震撼大地的炮火声,天空中从CX机场起飞的战机遮天蔽日滚滚杀来……
这都是极其先进的四代战机,绝不是CX所能拥有。很显然这是共和国与帝伊早就驻扎进来的,只等情况不对便对H国发动奇袭,发动闪电战!
成功了!
在如此精密的部署下没有任何理由不成功。H国境内现役部队只有二十万,但这次跨过三八线对H国发起总攻的地面部队就有将近八十万,再加上五百架飞机,以及三千辆足以碾碎大地的装甲部队以及各种摩托化机械师等,总兵力超过百万的力量足以把H国压成肉饼。
亲瓦台在弹道导弹的打击下迅速崩溃,天知道H国可怜的总统是不是在这充炸中丧生?然而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的存在无力改变H国将在百万铁蹄下沦陷的悲剧。
继万门大炮轰击之下,千架飞机上万架次的大规模轰炸把前方一切武装都轰得灰飞烟灭。随即,成千上万的装甲车机械化部队浩浩荡荡压过三八线进入H国领土,再后面则是兵分两路的八十万步兵师。
沦陷了!
只一晚上,强大的、富裕的H国便沦陷了,一个夜晚,他们就成为亡国奴,他们在亚细亚联军的铁蹄下颤抖、哀嚎、哭泣,然而改变不了他们即将遭遇灾难的命运。
暴君不会放过这帮背叛亚细亚人民的叛徒,在关乎生存死亡文明是否能够延续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任何的心软都可能招致无法想象的可怕后果。
铁血与杀戮,是暴君最后的选择,亦是最艰难的选择,但也是最果断的选择。没人比他更清楚,如果让欧美列强的大军在仁川登陆,那么,亚细亚的文明很可能就此毁于一旦。
在欧美大军来到H国前,H国军队以及美军在百万雄师以及千千万万的铁甲面前没有丝毫抵抗力,他们注定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闪电站面前崩溃……
当初升的太阳照耀到H国首都汉城的时候,亲瓦台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百万大军的铁蹄已经踏着震撼的脚步声进入到汉城之内。
汉城人民起床看见这一幕时,都被惊呆了!
百万雄狮迅速控制H国首府、各强力机构以及宣传部门,并且在H全境展开强大宣传战,控诉H国现政权的无耻,号召所有H国人民站起来,与亚细亚人民一起战斗,与欧美列强对抗到底。
事实上无数H国人心系亚细亚的,与亚细亚为敌是被欧美列强的枪杆子顶着脑袋,现在百万大军突破防线进入到H国境内并把欧美列强赶走,大多数H国人民求之不得,至少,他们可以得到战时指挥权,至少,他们的经济不会因为亚细亚各国的封锁而彻底崩溃,他们更不会因为与黄种人为敌而最终被葬送进大海。
千百年来,曾经的宗主国给他们的压力是无以伦比的。
当欧美列强的大规模航母战斗群护送无数的登陆舰快要赶到半岛时,面对他们的不是H国人民的夹道欢迎,而是亚细亚人民的万门炮火以及上千架飞机上万架次的狂轰滥炸。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欧美列强的震惊,数艘航母上超过两百架的舰载航空兵起飞,迎击来自H国边境的上千架战斗机。但这注定是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战争,尤其是还有共和国沿岸以及H国境内导弹部队的增援下,欧美航母战斗群不具备任何优势,坠毁、沉没、失败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最终,在损失一百架舰载机、两艘驱逐舰一艘巡洋舰以及五艘护卫舰并有一艘航母被重创的惨重代价后,航母战斗群如缩头乌龟般灰溜溜往夏威夷跑路……
眼看H国人在亚细亚的炮火中被撸,首府汉城一夜易主,就连亲瓦台都被炸成了渣滓,澳大LY也感觉到危机,深知如果自己跟欧美列强走下去的话,那么下一刻,被百万大军铁蹄践踏的便是自己的国土了。
于是澳大LY最高行政官把要加入欧美联军的文件迅速销毁,然后在第二天撕破脸说自己要中立。
对澳大LY的翻脸不认人,欧美列强自然是气炸了肺。然而他们在澳大LY并没有太多驻军,并很快被澳大LY军队包围而缴械投降。
奥大LY的执政者可比鬼还精灵,稳赚不赔。
而对于澳大LY人民与政府的深明大义,暴君与共和国领袖站出来,称赞他们深明大义,并承认他们中立的立场,暗中,则加紧游说威胁,叫他们加入亚细亚阵营……
剔除了H国的驻军势力,澳大LY中立,脚盆国土则早已在浩瀚的海啸中沦丧,无力承担欧美列强尖兵的重任。再加上亚细亚联军在亚太范围四周扫荡,南亚十国的欧美驻军也被剔除干净,连根毛都没剩下。
最终,亚细亚重新归于团结,要与欧美列强决一死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