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决定
“做姑娘的时候,媳妇曾有幸跟着长辈参加过几次蓟丘的上流聚会。蓟丘曾是大燕的旧都,在许多方面都保留了大燕贵族旧时的做派,便是一个小小的茶会,也要经过十几道流程反复的甄选。
尤其是宴会上用的点心,蓟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公起宴,米贵过金。意思是指旧时贵族们宴席上的点心,便是米粒小的,价格都远超黄金。”
年氏听得暗暗咋舌,又眼露艳羡。
李氏则早被这番说法唬得讲不出话来。
薛氏见火候差不多,作结道,“媳妇这么说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娘,越是自诩身份尊贵的人,越是注重吃食这些小细节,若咱们能投其所好,想要进入京圈,指日可待!”
年氏眼都亮了起来,她做梦都想要进入京城上流贵妇圈,便是这几年屡战屡败,也依旧没有放弃。
李氏咬咬牙,心中有一丝不安,正要开口,却听薛氏说道,“娘是聪明人,一个是眼前的蝇头小利,一个是能为伯府带来荣华富贵的人脉关系,到底哪个更值得出手,想必娘心中已有定夺。”
李氏暗叫糟糕,果见年氏一拍大腿道,“老三媳妇,把方子给老二家的。”
李氏咬咬牙,“娘,不是说好了由我来做的么~!怎么又给二嫂了?!难道我试做成功后还会把方子吞了不成~?二嫂这么急干嘛!”
年氏正要训斥她拎不清。
薛氏赶忙笑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三弟妹误会了,这方子能要到手,三弟妹居头功,我又怎敢抢着第一个看呢,只是想着两个人一起研究,怎么也比一个人强,不若现在我就誊抄一份,咱们各自带回去试做,也好早日制出寒天冻,三弟妹觉得如何?”
不如何!李氏心中冷哼。
年氏却点头道,“此法甚好。”
也不管李氏是何反应,直接叫徐嬷嬷进来,去取笔墨。
待纸笔取来,薛氏一字一句认真抄写。
花了半炷香的时间,才把方子抄完。
年氏让她们散去,临走前,敲打了李氏一番,警告她不可拿寒天冻出去卖,只可拿去送礼。
李氏蔫巴巴地应了声好,这才获准离开。
此事了结,薛李各自回院。
秋霞园里。
李氏气得摔杯。
“好个薛明珠!不声不响就把老娘磨了半天嘴皮子才骗到手的方子给搞去了,真是气煞我也~!”
“娘,那东西真的是六姐姐做的么?”季如月根本没在听李氏说话,心里想着另一件事。
提起这事,李氏更来气,瞪了眼女儿道,“平日叫你多去怡华院,多去怡华院,你倒好,当自己是九天玄女呀,要别人来巴结你,这下好啦,平白丢了一张能赚大钱的方子!”
季如月撇撇嘴,“女儿哪知道那破落户还有这等好东西啊~!再说了,女儿又不是没去,上回和四姐姐去了一次,被她满身的臭味熏得两天都吃不下饭。
再后来,女儿独自去了一趟怡华院,可六姐姐倒好,把女儿独自晾在那儿喝茶,她自去忙自个的事了,娘,你说我还有脸再去吗?!”
李氏皱眉,“这六丫头也真是的,说变就变……算了,这事以后再说,反正那500两银子放在她身上谅也不会丢,倒是下次再去的话,得好好合计合计,怎么从六丫头身上挖出其她的东西……”
既能有一张寒天冻方子,想必还会有其它吧。
这么想着,李氏的心情倒稍微好了一点。
训了女儿一顿后,便挥退,叫了身边的大丫鬟金花进来,让她按照方子上标记的材料,去药铺买琼脂。
琼脂买回来后,李氏亲自下厨房,关上门研究这寒天冻的做法。
午膳她让人送到小厨房来,随便扒了两口,又继续投身到赚钱大业中去。
没错,就是赚钱!
李氏压根就没把年氏的警告放在心里。
什么叫凭此糕点打入京城贵妇圈?!这跟她有关系么?!
压根没关系好吧,一来她丈夫无官无爵,又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就算点心做得再好,那些个官家太太也不会多瞧她一眼。二来这方子是她还不容易说破嘴骗来的,干嘛要便宜了薛氏!
有钱不赚当她是傻子啊!也就老夫人还心心念念做着贵族梦。
反正她就是爱银子,谁也不能阻止她!
老夫人不让,大不了做成功后,就偷偷卖呗,给这点心改头换面取过另一个名字,保证光听名字,没人知道它是寒天冻!
想到就去做,即便没怎么下过厨,但也抵不过金钱的诱惑,在发财梦的催使下,愣是试做了十几次,终于做成功了一碗。
李氏发现其实这寒天冻做起来很简单。
只要严格按照方子上的步骤走,并且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就能凝结出脆爽的口感。
之前之所以会失败,都是因为她没有把控好凝固的时间。
总结了经验后,李氏决定把这事交给手下丫鬟去做。
她挑出两个丫鬟,一人负责一个部分,最后再由她合成搅拌,控制凝固点。
这就是年氏说的保密工作,现学现用。
然后又唤心腹丫鬟,把陪嫁的铺子的地契拿出来,一一清点出那些在繁华地段的铺子,不用。
为什么不用繁华地段的铺子。
因为不能太过显眼,要是太显眼的话,容易让老夫人和薛氏发现。
然而李氏明显多虑了,她陪嫁里哪有什么热闹地段的铺子,也就一个米铺还算好一点,不过也不在热闹街道上,还小得可怜……
挑来挑去,反倒这个米铺合了她心意。
不为别的,只因那铺子不远处有一条马车道,人流算多,销量应该会不错。
李氏已经有决定了,暂定这个寒天冻的受众为平头百姓,以及城里的小富之家。
前者基数大,后者肯花钱,只要她的寒天冻定价比聚香楼的点心便宜一点,想必凭借着猎奇这一点,就不愁销路了。
且这样的定位很好地规避了老夫人。
反正每年就做一季,等天一转凉,就换上大米。
如此想着,却还有另外一事困扰着她。
没钱啊!
她的钱都背着府里拿去放印子了,一时半会取不出来,几百两银子她手上肯定是有的,但这明显不够,若不提前准备好存货,一旦售卖起来断了货源,少赚钱就等于亏。
这亏她肯定是不愿吃的。
想了想,叫丫鬟去大厨房定了几个菜,收拾准备一番后,让人去请三爷过来用晚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