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联营!
“我们的广告是包年的,全力宣传八宝酒厂的产品,但我们毕竟不是最大的股东,万一最后便宜了吴家怎么办……?”临时出发前,王朝风抽空还是悄悄的把贺子龙拉到一边,道。
“你放心,这广告一包年,本身最赚的就是我们。先拿八宝工厂的产品试下水,只要效果好。马上我们就上自己工厂和运输公司的广告,还有我们不是要打造自己国内的娱乐公司吗?先不管拍什么电影电视的,就让自己公司签下的那些个不入流的演员们,去拍广告,给我们的产品。打出的口号,就是来自香港的新星……”贺子龙不以为然,悄然一笑。
王朝风先是愣了下,然后想了想,会心一笑。
也是,如果反映不好,出丑的是八宝厂。那么把广告合同,以后几年期的,只要情况一变。过一年后,转手卖合同都能赚不少。涨价可是共识,现在只是打包优惠。
而一但反映不错,那就轮的上阵,把自己那些沾点边的工厂,和主打的运输公司和娱乐公司的广告,一个接一个的上。相比简单粗暴的广告,换个不同的广告上,一个接一个,还会有帅哥美女上阵,显然给饶感观就会提高N个档次。
这组合拳打下来,绝对效果大于1+1=2!
-
很快,第一期的广告播放试验就出来了,经过几的轰炸式播放,贺子龙这边收获了无数的眼球,以及中指。
眼球,是大家看的惊呆了。
中指是看的次数太多了,一不心就反复在看,换哪个电视台节目,时不时只要是在星期二,以及深夜,都会窜出来这么个广告。
(其实也没几个节目台,这年月,一个CCTV1,CCTV2,CCTV4,再加地方电视台搞一二个,基本上也就这么几个台的节目了。大一点城市,再加个娱乐类的体育类的,电视剧类的,也就到头了。)
然而,还有好多人家有羚视机,也不舍得开有线,那时候开有线的钱,看起来不多,但对比老百姓的月工资收入,还是不少人认为能省就省吧。
所以,大部分一打开电视机,可能真正能看到的就那么二三个电视台的节目。
(PS,当年,贺子龙家时候,勉强有羚视机后,也不舍得接有线,正好有别人家的有线电线从窗户下面过。贺子龙的父母就用铜线插在人家的有线电线上面,没想到效果奇好,一下子能多看到几个电视台的节目。但好景不长,竞然让人举报了。)
广告的效果出奇的好,八宝酒厂的库存货,加点药材,再包装一下,原来就有经销商渠道。现成的关系,只要让人看到能赚钱回本的机会。特别是出了货后,钱就先算成是还给经销商的钱,这下所有代理商都干劲十足。
很快酒厂的库存清秒一光,什么没有原材料了,大把的代理商清货完有了钱,一看八宝酒店厂的产品这么好销,马上就又自带干粮上门了。
先行代理,送货商也是愿意给工厂先欠账进原材料。只要有赚钱的机会,能看的到,摸的到,什么话都好。这才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呀,简直就是奇迹。
这下所有一个月前去上门要漳人,都庆幸,当时没有把人家给逼死,否则那能把钱要回来,还能接的赚更多的钱?
果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搭上了港商这条路子,一个快要破产的工厂,竞然这么快就东山再起了,厉害。佩服啊!
-
“不好了,有代理商反映,在其它区,发现了仿造我们八宝新品包装和瓶子的酒,打的是九宝,八珍宝,八八宝,这样的挂牌……”例行会议上,吴家老大显的有点烦。
“出现假货,还能马上叫上有关部门打击,高仿才是伤脑筋的事,对了,我们工厂的原材料跟的上吗……?”贺子龙眉头一锁,反问道。
“因为没有想到效果会这么好,有点跟不上,中间的时间差一打,我们正品货不多,只怕老百姓,就会转过去购买其它酒厂的类似产品了……我们这广告等于还帮他们打了,麻的。”吴副厂长有点气急败坏。
“不管如何,那怕是降价收益,我们也要把招牌,以及前期的名气巩固下来。不如这样吧,你们安排人过去,和那些高仿的工厂一下,就我们可以联营,如果不合作,我们就会和他们打官司。他们到底是有点心虚的,多半会答应下来……”贺子龙想了下,提议道。
“你这倒是个法子,好,我马上安排人过去和周边的几个县城的酒厂谈一下……正好,他们那里也产原材料,就地取材也方便。”吴家老大想了想,无奈的答应下来。
种田的有合作社,开工厂的也有联营。
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以前的旧气氛不没完全消失前,这样的合作在工厂之前,比比皆是,甚至还是各地政府极其欢迎的一种模式。
主流是,连年亏损的国企,选择跟明星私企联营。一荣皆荣,优势互补!
后世换了个法,叫做加藐,嗯,总部甚至可以空手套白狼。
当然,前提是销量必须得跟上,那样会来加媚就越来越多。
随着20世纪80-9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餐饮加盟开始在中国落地,并伴随餐饮连锁化趋势得以普及。受他们的影响,国人和国内公司,也越来越多的认可,这种加盟和联营的模式。
老百姓们也渐渐的产生了认同名牌的心里效应,同样的一种差不多的东西,如果你是名牌产品,那怕只是换瓶不换药的挂牌产品,只是借鸡而为。但是交了加盟费,以及分点给总部,那么你总能赚一些,同时老百姓也认可,三方都是皆大欢喜。
-
仅仅几过去,吴家兄弟带人就谈稳妥了十几家附近的酒厂联营,这效率,让贺子龙都有点另眼相看了。
不过,稍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大部分都是差点破产,差点让职工下岗的一些工厂。甚至巴不得可以投靠过来,甚至干脆给八宝酒厂收并了都校
当然,傻子才会去收购。
就像苹果的部件,会扔给国内的代工厂加工,比如富士康,但从来没想过,把富士康给收购了一样。
代工多方便啊,收购过来就变成了包袱,那些国营厂的工人可不好对付,特别是股权不清楚的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