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 夜访天牢
都点检公署几个房间内灯火通明,一同过来的宫女、太监正忙着给他们收拾床铺被褥,秦华、张迪等则在检查环境及哨位安排。
秦勇和王皓轩则嘀咕一阵后提出去天牢见赵氏兄弟。
“你对‘皇朝(宋)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怎么看?”
“我认为这是潘美、卢琰为了保护柴氏后人所编设的骗局。卒,可以理解,这年头医疗水平有限,什么情况都会发生,但绝对能够验明正身、查清真假。但不知所终就不能理解了,毕竟是两个大活人,怎么可能……赵匡胤可能出于良心会放过他们,但赵匡义、赵普未必会这样。他们也都清楚这些,所以赵匡胤睁只眼闭只眼让他们提前从正史中消失。你想想看,如果赵匡胤要是追究的话,熙让、熙诲能不知其所终?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不可能做不到!”
揣着韩通及兼任刑部尚书魏仁浦签发的令牌,王皓轩和秦勇边走边聊顺利进入大理寺狱。
狱卒还是比较忠于职守的,守卫皇宫的禁军士兵逃走大半的情况下天牢的狱卒竟然全部在岗,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罪犯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罪犯,我们的职责就是看住他们不让其出去趁乱打劫……”所以在皇城一片混乱时狱卒不仅没有逃离,反而还增加了不少来天牢躲避的禁军士兵和内侍、武太监等,还一个个振振有词“严防犯人趁乱外逃”。
别指责他们擅离职守,历次宫变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忠心护主的大部分当即阵亡甚至还会连累家人,想见风使舵反而会被指为护主不力,甚至卖主求荣,至此打入冷宫永不重用。躲避成了最明智的选择,而且躲进天牢还可以以看护为名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赵匡胤他们一干人等都关押在这儿,不仅御史赵砺亲自值守,连御史中丞杨昭俭(御史台最高长官)、刑部侍郎薛居正也在离开前过来指导交代一番。
看到二人进来要见人犯,而且有韩通魏仁浦特许他们也没敢过问。
“为什么?”赵匡义见到二人进来便支撑着身子要做起来,剧烈的伤痛使他脸都有些扭曲,他咬紧牙关不禁让秦勇想到“咬牙切齿”。
王皓轩刚忙扶起赵匡义并拿过被子垫在他身后,秦勇则拿出一次性注射器给他打了一支强痛定以暂时减轻他伤痛。
“为什么?你们不是不在乎谁做皇帝吗?”
秦勇、王皓轩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虚弱的赵匡义又接着问道:
“李煜是谁?”
秦勇王皓轩又是一愣,他们没想到赵匡义此时会问这个。“李煜”是他961年登基后才取的名字,此前他的名字是李从嘉,(字重光)。
从你们所说李煜老婆是钱塘美女,是周宗之女,我们猜测可能是李璟的六子李从嘉。李璟即位初不是说要位终及弟李景遂吗?安定公李从嘉不是惧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参与政事,给自己扰“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无意争位,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山水之间吗?
赵匡义不顾秦勇、王皓轩瞪大的眼睛继续说道:
北征前夕先帝曾秘密召见曹传安、曹传贵兄弟,我当时虽然纳闷却没在意,只知道他们没随大军北征。
北伐很顺利,月余就兵不血刃得三州十七县。瓦桥关宴请众将后世宗突然病倒且病因不明,我突然想起是不是蘑菇惹的祸?世宗他喜欢小鸡炖蘑菇。幸亏宴席上菜肴众多所摄入蘑菇很少,世宗他仅仅是中毒。食物中毒牵扯的人员太多,御医也不敢贸然说是食物中毒。
厨子不认识毒蘑菇?你信吗?秦勇、王皓轩不禁怀疑赵匡义所说其真假。不过想想有一毒蘑菇炖的小鸡在瓦桥关等着,所以不管是世宗、还是替身都不能幸免——况且那地方还有个名字叫“病龙台”。
“世宗病倒”后心情很差于是决定撤军。
一切皆有可能,暂时选择相信。
我为天下众生哀叹:几十年来终于有一明君,而天妒英才。难道我中原百姓就不能躲过这一劫吗?
世宗即位前李重进也是很有希望即位的,但太祖(郭威)选择了世宗。
世宗病危,世宗会选择谁?张永德?李重进?还是宗训?
如果选择宗训、或者张永德?李重进会臣服吗?当初迫于太祖威严他已经屈就让了一次,他能让第二次吗?而且他是朝中第二军事长官。
可是怎么才能提醒皇上?
木牌,点检做天子。
可点检是张永德啊?
没错。世宗英明,他肯定会知道这里边的阴谋,谁会在背后黑张永德,点检之职会给谁?肯定是李重进!
李重进是第一受益人,也就是第一嫌疑人。
世宗眼里不会容沙子,肯定会猜忌李重进
果然,“遣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率兵出土门,入河东界”。先不让他回京城让他跟北汉死磕,等北方稳定后又把他调往淮南天天跟南唐较劲,反正是不能让他闲着。
你们策划的替身御驾亲征很成功,连我这个世宗的供奉官都知(职能相当于侍卫、传令兵)都被瞒过去了,北征途中我觉得这次世宗北征有些怪异,与以往大不相同,几乎不与众将、臣接触,只见抱一一人。
“周世宗既定三关,遇疾而退,至澶渊迟留不行,虽宰辅近臣问疾者皆莫得见,中外汹惧。”
没想到回到京城没几天世宗竟传召前方“朕体安康,择日出战”。
你们说的对,天命不可违。没想到世宗再次北征时遇伏,我哥和抱一舍身相救,但世宗他还是身受重伤。
我哥他伤愈较早暂代理点检之职。
世宗驾崩后幼帝即位,为了世宗遗愿,大家都齐心辅佐幼帝。
但没多久我就发现幼帝简直就一扶不起的阿斗,除了玩耍斗蛐蛐根本就不喜欢读书习武,连韩通韩大人都说幼帝不适合习武,练了几年连马步都扎不稳。而且范质他们也没有继续北伐收复北疆的打算。
王皓轩拿过狱吏给自己的茶水喂给赵匡义喝了几口。
“他一个七岁娃娃能做什么?范质他们只会明哲保身还能做什么?
原以为幼帝登基后众臣会辅佐他…没料到他不思学业只顾玩蛐蛐,孩童天性这也罢了,没想到韩通竟宠溺他为了蛐蛐拆毁民屋……虽说事后他私掏腰包赔偿了,看如此君臣怎么才能收回我幽燕之地?你们不是常说要建立大华夏吗?
太祖、世宗英明威武,大周如日中天,用不了多久我大周就能恢复到汉武帝最鼎盛的疆域,而幼帝不思进取只知道玩蛐蛐……
不思进取?一个七岁娃娃用这词多分了吧?孝子爱玩是天性……等等,玩蛐蛐?“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这是蒲松龄的《促织》,差了好像八百年吧?
再说了,玩蛐蛐又怎么了?七岁的孩子不玩蛐蛐难道到十七、七十再玩啊?你给他一游戏机,你看他是玩蛐蛐还是玩游戏机?可现在有吗?朝廷议政他一七岁孩子懂个P啊?
秦勇瞪大眼睛听着虚弱的赵匡义强打着精神叙述的一切,看着昂奋的赵匡义几乎不像一个垂危的伤员,老爸说他挺不了几天不会是看走眼了吧?
“我要实现世宗的遗愿,收复幽燕十六州,收复南方诸国、还有交趾、暹罗,收复蜀国、西域、吐蕃等等;你们所说的大华夏恐怕不仅仅是中原这一块吧?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是不是应该包括汉唐鼎盛时期的全部疆域?
“从朱温到现在五十多年换了多少王朝多少皇帝?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我自信我能比他们做的更好!
但是大哥(准确的说老大幼年夭折,赵匡胤排行老二)他坚决反对并严厉斥责了我,说不能辜负太祖、世宗的知遇之恩提携之情;不准我再提此事,后来干脆常驻宋州(赵匡胤时任归德军节度使,今河南商丘)不回来。
大哥他已经位高权重,我一个小小的供奉官都知能有什么机会?我凭借大哥的名头各方联络秘密准备,并让“点检做天子”充斥京城大街小巷,等大哥年前回来时基本上已经骑虎难下了。
密谋反叛也是灭九族的大罪,大哥说我坑了他、陷他于不义。我只好苦口婆心开解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皇汉武、大唐盛世,可惜大哥你都没赶上,就连李存勖从朱家夺回“大唐”也在你十岁那年被石敬瑭变成了“晋朝”,你二十岁时又成了刘知远的汉朝百姓,你说你二十一岁时干嘛要离开家离开嫂子出来闯荡?不就是看到城头变幻大王旗其心不甘吗?你投靠太祖(郭威)后他怎么夺的江山你心里明白吧?
当年太祖为了笼络部下替他卖命允诺进城后抢掠十天,硬生生把将士绑到了他的战车上——不拥立他就得接受刘家朝廷的处罚,结果他“被逼无奈”披上了部下拿过来的黄旗
现在我一切都准备好了你还犹豫什么呢?怎么说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眼下皇帝年幼贪玩,不理政务,不利于天下社稷,为什么不能让这江山姓赵呢……
与其让别人得到不如我们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