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规矩

要不是科尔沁在背后支持着自己,孝庄也不敢那么硬气的跟那两方势力对抗,多尔衮答应帮助他们,为的是辅政叔父的位子,是对权利的控制,多尔衮也有登基为帝的野心,但他再有能力跟实力,终归还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只能借着福临的名义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哲哲这位皇太极的遗孀,正宫母后皇太后,自然是愿意让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登上帝位了,她自己一生无子,只诞育了三位公主,很是遗憾,福临登基,虽有生母庄妃在,但她在后宫里还是有威严的,很多地方,孝庄还是该听她的。

虽说豪格跟博果尔继承,她也是母后皇太后,别人也是该敬着她,后宫里的事情,她还是能置喙的,但终归憋屈,豪格已经成年,娶亲生子,自然不愿意听她的摆布,博果尔的年龄跟顺治差不多,但他的额娘懿靖大贵妃可不是个善茬,先头是蒙古林丹汗的遗孀,后来才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册封为贵妃的,为人泼辣跋扈,也算是为女中豪杰,这样的人物,对哲哲来说,也是够头疼的。

夫君病逝,带着儿子跟部族的民众,财产投奔了自己的敌人,这样的气魄可不是随便那个女眷便能做出来的,更何况她还给皇太极生育了皇子,在后宫中也算是功臣,这样的人,哲哲自然不敢随意的欺负,很多时候,都忍让着娜木钟。

在立嗣的问题上,自然不愿意让别人抢占了先机,哲哲给科尔沁去信,让自己的母族全力支持福临登基,既是出于朝政的考虑,也是她的私心,虽然顺治不是她亲生的,但对她的感情很好,很尊敬她这位嫡母。

这些事情,孝庄之前也不知道,那个时候,她也是有些焦头烂额的,皇太极的骤然而逝,对她们的打击都不小,哲哲也是在她病故前,才告诉她事情的真相。

哲哲的意思,无外乎是想告诉她,就算她坐到皇太后的高位上,也离不开母族的支持,科尔沁离盛京是有些远,但也是她硬气的资本,蒙古的铁骑不是好惹的,虽没有先祖成吉思汗手下操练的兵士那么厉害,但也不能小觑,在实力上跟八旗也是旗鼓相当的,不然皇太极也不可能在他的正室福晋病逝以后,让哲哲这个刚成婚没多久的侧室,成他的大福晋,最后还册立成皇后,看重的自然是她们博尔济吉特氏的实力所给他带来的好处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的考验之后,让孝庄更加有体会。

哲哲在她弥留之际,把家族里的人脉都留给了她,母族的那些人对她也是鼎力支持的,孝庄虽然没说什么,但对她的那些亲人还是很感谢的。

不然也不会在他们站稳脚跟之后,提出跟自己的胞兄吴克善联姻,让自己的侄女嫁给顺治为后,孝庄本意也是好的,她觉得没有什么比后位更能酬谢母族。

但一切并没有如他们想的那般美好,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双方都是有责任的,顺治年幼登基,朝政上的事情,都是叔父多尔衮说了算,就连孝庄都不能插嘴顺治的事情,顺治常年在他的威慑下生活,变得很叛逆。

本来对他就很不满意了,现在连自己的婚事也要插手,他把对多尔衮的不满,都宣泄到了皇后孟古青身上。

更糟糕的是,孟古青从小受吴克善的宠爱,任性跋扈,还爱吃醋,她是很爱自己的这位表哥,但就坏在她的嘴上,她见不得别的妃子比她得宠,说话有些尖酸刻薄,这些话被传到顺治的耳朵里,自然觉得是皇后对他不满,才会如此。

顺治本来就反感,更何况那个替他去去提亲的人还是多尔衮,更让他觉得讨厌。

孝庄在顺治下旨废后以后,也是后悔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有些欠妥当。

那个时候,孝庄是想着,让顺治早日大婚,跟孟古青举行过了典礼,就代表着他成人了,就能亲政,朝堂上的那些事情,也能开始学着处理,不能由多尔衮一个人把持。

但孝庄的这个想法,不知道怎么被多尔衮知晓了,他对孝庄给顺治提亲的事情,也没反对,反而还觉得孝庄考虑的周到。

本来是没想让他去科尔沁的,但多尔衮执意如此,孝庄最后没拗过,只能看着多尔衮带着聘礼,长途跋涉的到了漠南。

多尔衮跟孝庄的胞兄吴克善之前也是打过交道的,他去科尔沁,也没提前派人去送信,直到吴克善听闻京城来人下聘,吩咐自己得力的部将去迎接,才得知是摄政王亲自到来,自然吩咐人设宴款待。

多尔衮觉得这场联姻对他以后在朝堂上的位置很不利,这才借着这个由头来面见吴克善,想着跟这位国舅兼未来的国丈谈条件,吴克善知道他如今在朝堂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也不敢轻易得罪他,好酒好菜的款待了他一番,把聘礼留下,敲定了这桩婚事之后,多尔衮便带着随行的随从返回了京城。

宴席上,吴克善也吩咐人把孟古青请来,让多尔衮替顺治提前面见下这位大清的国母,孟古青的表现自然出众,得到了多尔衮的赞赏,那个时候,孟古青心里很高兴,还以为这是顺治的意思,只是他身为大清的君主,不能随意离开京城,才吩咐自己的叔父而来。

双方对这次会面都很满意,吴克善也以为是孝庄请求多尔衮来的,皇叔父摄政王亲自下聘,自己的女儿在草原上的风头一时极盛,很多族人在多尔衮离开之后,都吩咐自己的管事送来重礼替孟古青添妆。

谁成想,顺治一点面子都不给,姻亲弄成那个样子,场面很难堪,在废后的风波冷却了一段日子之后,孝庄把继后的人选依然放在了她们家族未出阁的姑娘当中。

这次下聘的人选,尊重了顺治的意愿,挑选了他中意的大学士替他去科尔沁,大婚的场面比起嫡后来,也只是稍微逊色些,太福晋这边,自然没那么张扬,顺治虽然不情愿,但他知道,孝庄根本不可能同意立汉妃为后,最后只能妥协,只想着找个由头把孝惠也废掉,母子闹的不可收拾,最后也没如他的愿。

淑妃陪着太后来京城,在宫里,她们姐妹有孝庄的照拂,日子还算过的去,孝惠谦逊,对待别的嫔妃也好,顺治对她的态度也比孟古青要好,只是很少陪伴她,淑妃后来得了风寒,经过太医的诊治,也没救过来,便香消玉损了。

孝惠总觉得亏欠着自己的这位庶妹,淑妃这个位分,还是她病逝后,孝惠冒着得罪顺治的结果,替她求来的,顺治对淑妃的印象还不错,也没为难她,还吩咐自己的首领太监,替淑妃风光大葬了。

太福晋心里难过,但她也知道孝惠在宫里过的不容易,这些年从未对她提出过什么请求,就算偶尔通信,也只是询问她在宫里过的如何。

太后跟郡王绰缉尔的额吉病逝之后,她就算是王府里的长辈了,日子过的还算舒心,不缺衣少食的,一辈子也就那么过去了。

只是娜其娅还年轻,太福晋自然想着,替她找个好归宿,也不枉绰缉尔对她的厚待,虽然她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用自己女儿的性命换来的,太福晋也感念自己嫡子对她的好。

娜其娅瞧着自己的祖母一路上都在出神,不知在想着什么,以为她服药之后,还是有些不舒服,便担心的问道:“额涅,您是哪里不舒服吗?那个管家不是说这个药很灵的嘛。”

太福晋看她很紧张的样子,冲着乌日娜说道:“看你家主子的模样,一点都不稳重,皇宫重地,规矩森严,你是她的贴身婢女,等下可要看护好她吆。”

乌日娜:“太福晋放心,奴婢定当照顾好公主,不让别人欺负了她去。”

太福晋:“娜其娅,你可别怪老身唠叨,这里不比咱们草原,人心复杂,稍不注意,便会吃亏,你在家里被咱们娇惯着,下人们都忍让着你,来了这里,你的脾气可要收敛些,别给你姑母惹事。”

娜其娅:“额涅,姑母不是大清的皇太后嘛,怎么还那么拘束,她在京城里过的不舒心?”

乌日娜跟太福晋听娜其娅这显得有些幼稚的话,有些难受,太福晋:“是呀,你姑母这辈子命苦,为了咱博尔济吉特氏,葬送了她一生的幸福,别看她如今成为太后,在后宫里颐养天年,大清皇帝对她也很孝顺,但她心里的苦,不是那些荣华富贵能代替的,咱们阖族都亏欠着她。”

娜其娅:“额涅,您是想太后姑母了吗?”

太福晋:“上次见她的时候,还是在送别她的宴席上,那个时候,她刚被选为继后,即将要远嫁京城,你祖母很是舍不得她,但最后还是忍痛把她送上了护送陪嫁的马车。”

娜其娅:“姑母那个时候一定很漂亮吧,别人不是说咱们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专出美女嘛,不然怎么会选中她呢?”

太福晋:“傻丫头,你姑母容貌是出众,很多人来提亲,但你那个被先帝废黜了后位的姑奶奶,更是明艳动人,是咱们科尔沁的明珠,最后的结果很不好,咱们这样的出身,容貌都是其次,找个疼爱你的夫君比得到些让人羡慕的虚名重要。”

娜其娅:“额涅,你想太后姑母,也想淑妃姑母了吧。”

太福晋摸了下娜其娅的头,说道:“额涅也不瞒你了,这些日子,老身经常梦到她们姐妹,在草原上骑着马驰骋,笑声如银铃,那个时候,她们如你这般洒脱,没心没肺,这么多年过去,你淑妃姑母早逝,你太后姑母孀居半生,她们都是苦命人,额涅这样的出身,能得到如今的日子,比她们有福气。”

娜其娅:“额涅,您跟太后姑母不是一样的嘛,额齐葛也不是您亲生的呀。”

太福晋:“话虽如此,但大清皇帝跟你额齐葛能相提并论的,老身这辈子再不好,也有你淑妃姑母,但你太后姑母这辈子,连做额吉的机会都没有,也幸亏皇上对她还算有心,不然的话,这么多年,她怎么能熬过来。”

娜其娅:“额涅,经你这么一说,我更想马上就进宫去见姑母了,只是这车夫赶的怎么这么慢呀。”

乌日娜见她有些不耐烦,便趁着她不注意,挑起了窗帘,外边的街面上很是热闹,集市上卖什么东西的都有,琳琅满目,这都是些穷苦的百姓,趁着年节出来,赚些银两,在这些摊位上买东西的顾客,也都是些稍微富裕些的人家,真正的勋贵人家,主妇是不可能出来抛头露面,都是打发家里的管事跟仆妇出来采买。

乌日娜瞧着新奇,就没把帘子放下,沿路瞧着,被太福晋给看到了,温言让乌日娜放下,不可这么失礼。

太福晋:“刚还吩咐你们听话,这才多长时间,咱们此行要在京城逗留一段时日,老身知道京城热闹,你们要是想逛街的话,等过了这节日,让宅子里的管家派几名护卫陪着你们俩个看个够,今日可不能太这般了,咱们今日穿着礼服,要是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来,就不好了。”

娜其娅:“额涅,额齐葛肯定不会乐意让我带着下人出来玩的,放着这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不能动,整日里憋屈在那府邸里,我会受不了的。”

太福晋:“到时候,我替你求情,再者这次进宫,你姑母肯定会介绍不少的女眷给你认识,要是认识了新朋友,你额齐葛也没有理由,阻拦你带着乌日娜出门了。”

娜其娅:“我怕跟她们相处不来,您也说了,她们的规矩繁复,一言一行都要如大家闺秀般,我跟着那教养嬷嬷学了几日,只是皮毛,我怕自己不习惯,她们要谈论那些诗词什么的,我都不知道怎么接茬。”

太福晋:“你也学过那些东西,不必担心,你要是觉得不适应,等下去了宫里,让五福晋陪你四处看看,她看着你太后姑母的面上,也会照顾好你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