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辨疑
听完赵明贵说的话,叶公瑾也只能点点头,说:“明贵,你接着说吧。你刚才说,这个小山村有三点疑问,还有什么?”
赵明贵指点着照片说:“其二,是她的逃跑路线。你看,这里是悬崖,悬崖边上有一块大石头。二号的苏少卿说过,她就是从这个大石头旁边攀下悬崖的。她下来的时候,绳子不够长,最后不得不荡秋千,荡到旁边的一棵大树上,才下到地面。但是,在这块大石头下方,并没有大树。”
所有人都聚在一起,仔细看着照片。照片是从对面山上用长焦镜头拍的,可以看到小山村的全貌,以及小山村南边的悬崖。大石头下方确实没有什么大树。附近的大树则距离比较远,不可能用荡秋千的方法荡过去。
叶公瑾很疑惑,“这就是说,二号苏少卿的逃跑路线有问题?”
赵明贵点点头,“对,至少是有问题的。”
石河敲敲桌子,“叶处长,等一下,这里似乎还可以讨论。我觉得有两点要考虑一下,一个是,那棵大树会不会后来被人砍掉了呢?有这个可能吗?”
赵明贵说:“从山上观察,看不出有伐过树的痕迹。”
石河继续说:“这是一,树是否被砍掉了,可以再考虑。另一点是,假设二号苏少卿说自己从这里垂下悬崖,逃了出来,这是一种欺骗的话,她就用不着说有什么大树在那里,她只要说绳子足够长就行了,是不是?至于给我们留下这个疑问吗?”
叶公瑾点点头,“石教官说的有道理,这个问题还可以再考虑。明贵,你接着说吧,还有什么问题?”
赵明贵看了看手里的笔记本,“其三,我查了一下,那个小山村并不在共军占领区里,而是在第十九军的管辖之下。开会前,我特地打电话问了第十九军统调处的人。他们说,那里是大山深处,人烟稀少,从未发现有共党游击队在那里活动过。这一点也很奇怪。”
叶公瑾疑惑地看着他,“是在我们的地盘上?”
赵明贵:“是。”
叶公瑾:“还有什么?”
赵明贵继续说:“刚才讲的三点,都是关于小山村的。另外还有,苏少卿从小山村里逃出来后,曾经搭上一辆马车。但马车经过一个哨卡时,她却跳下马车逃走了。说起来,我真的很佩服二号的苏少卿。她在三天里只吃了两个老玉米和一块饼子。但她仍然能保持体力,在山林里快速奔跑,很不简单。问题是,她看见的那个哨卡,是第十九军在当地驻军设的一个哨卡。按理说,她遇到了第十九军,就等于遇到了自己人,但她为什么要跑呢?”
桌边的人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他。
赵明贵轻声说:“过了哨卡,就是共军的游击区。”
沈福明问:“是从第十九军的辖区里,往共军游击区里跑,是这样吗?”
赵明贵回答:“是。”
沈福明摇摇头,“我无法理解。”
叶公瑾说:“有地图吗?拿一张地图来。”
程云发急忙从自己的皮包里拿出地图,展开放在桌上。
赵明贵指点地图上小山村的位置,哨卡的位置,以及她的逃跑路线。
叶公瑾看了地图,脸色就很严峻。他也察觉到,身边的人也和他有一样的感觉。二号苏少卿的逃跑路线,既合理,又不合理。
他向赵明贵做个手势,“你接着说吧,还有什么。”
赵明贵喘了一口气,“最后一个情况,可能更严重。我们派去的人,请山西站的人帮助,在中条山附近做了比较细致的调查。我们确实得到消息,共军派出了小部队,再加上周边几个县的游击队,进中条山寻找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应该就是二号的苏少卿。但他们临回来的时候,从风陵渡那里得到新的消息,中共高层给那里的游击队还另外下达了秘密指示。”
叶公瑾急忙问:“中共高层,什么指示?”
赵明贵轻声说:“中共高层的指示是,只搜不捕。”
桌边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也大吃一惊。他们想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石河首先问:“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的游击队,得到了秘密指示?其他地方的游击队没有得到吗?”
赵明贵回答:“其他地方都没有,只有风陵渡这个地方的游击队得到了指示。开始,我也想不明白。后来,仔细看了地图,才多少明白一些。”
几个人都俯身在桌子上,看着那份地图。
赵明贵接着说:“正常情况下,苏少卿从风陵渡逃离,应该是最合适的方向。她现在的逃跑路线,是向南穿过中条山,再乘羊皮筏渡过黄河。虽然也不错,她毕竟逃了回来。但乘羊皮筏渡过黄河的危险性,实在是太大了。比较起来,经风陵渡过黄河,再上陇海铁路,应该是最好的逃跑路线。我感觉,中共也是这么判断的,他们相信或者知道,苏少卿会从风陵渡逃跑。”
桌边的人看着他,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叶公瑾抬起头,环顾着周围的人,“这些情况你们都知道了,你们怎么看?石教官,沈处长,你们两位都说一说。”
石河看着周围的人,“我说,这件事,是不是就这样了,已经比较清楚了。如果这几条都属实,那么,二号的苏少卿就不能留了吧?”
叶公瑾注视着他,眼神里有些异样,“石教官,你为什么要说‘如果’,如果属实?在目前的环境下,许多事情都不可能核实的。”
石河有些吃惊,“叶处长,你是想,直接处理掉二号?”
叶公瑾摇摇头,“我们要冷静,没有那么简单。冷静的看法就是,所有这些对二号苏少卿不利的情况,加起来,也比不上二号苏少卿从山西逃出来,这个事实!”
会议室里一阵静默,在座的人都在掂量叶公瑾这句话的意思。
从旁而言,当时的中共中央社会部,在苏少卿逃跑之后,确实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是一些非常措施,不是办法的办法。
在间与反间的博弈中,知已之短,知敌之长。迫于无奈,反向操作。用已之短,对敌之长,是为“逆用”。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冷静地说,中央社会部所采取的这些“逆用”措施,至少在目前,没有效果。
一号房间里的苏少卿,仍然危在旦夕。
另一个对她不利的消息是,苏少卿的母亲苏太太,终于到了南京。
苏太太到达南京的这天,天上正下着小雨。迷蒙的雨雾在昏暗的街道上,鳞次栉比的房顶上,以及匆匆而行的行人身上,留下了潮湿和冰冷,仿佛又回到了冬季。
但是,街道旁边的树木,经过了一个冬天,正从暗绿色的老枝上,绽出一些嫩绿色的芽,给这个城市带来一些生机。
南京饭店的门前,有两个不太大的花圃。两棵高大的塔松,枝干沧桑老成地挺立在花圃的中间,也俯视着滑行而来的黑色汽车。
叶公瑾的车在饭店门前停下。门前的水泥地面有些破损,一直没有维修,一些坑洼处积了一些雨水。叶公瑾下了车,跨过积水,走进饭店大堂。跟在他后面的是赵明贵和钱玉红。
苏太太是钱玉红亲自去太原接来的。
叶公瑾问过她,“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才接来?”
钱玉红妖娆地回答:“别提了,苏家有一大家子人呢。除了有一些佣人下人之外,还住着一些亲戚。苏太太都要一一安顿好。又跟管家和各处的管事,一一交待事项,可细致了。这个苏太太平时又不常出门,这次要来南京,光是收拾行李就用了几天时间。我紧着催促,这才好歹出了家门。她路上还在跟我念叨,说库房里的事没有交待清楚,可能会出乱子。”钱玉红放低了声音,“公瑾,你可别怪我呀。”
叶公瑾看着这个妖精样的钱玉红,笑着问:“你跟苏太太说了苏少卿的事吗?”
“没有呀。只说是处长有些急事,要和苏太太商量。不过她一直在问,少卿怎么样,是不是惹了什么麻烦。我觉得,苏太太可能猜到是为了她女儿的事。”
叶公瑾在钱玉红的指引下,上了楼梯,径直来到三楼的三一二号房间。
来开门的,是一个丫头样的年青姑娘。她一看见站在旁边的钱玉红就明白了,欠身让开门,请叶公瑾等人进去。
苏太太从里屋迎了出来。她穿着一件暗花缎子旗袍,外面套着一件黑底绣花坎肩,脚上穿一又缎面绣花软底布鞋,很是雍容华贵。她脸上带着微笑,看着来人。
钱玉红急忙介绍,“处长,这位就是苏太太。苏太太,这位就我跟您说起的叶处长。我们处长今天特地来拜访您。”
苏太太伸手请叶公瑾往里走,“叶处长,快请,快请进来。”
叶公瑾笑容满面走进来。苏太太转身引他向里走时,他看了一眼苏太太的发型,也是长发,也是盘在脑后,连盘发的方式都和一号的苏少卿相似。他心里微微一动。身为一名特工,他看人看事,都从细节上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