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
上网的时间不短,上架却是第一次。上网的时间很长,在网络上发表小说却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靠写作为生的作家。在网络世界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菜鸟。偶然的机缘,我认识一个网络上的小说高手。一见如故,我叫他哥哥。是他介绍我接触网络文学的。小说阅读网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接触。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使我对网络文学有了粗浅的认识。由过去的排斥,感觉到了亲切。我一直以来想对那些点击我小说的读者朋友说声谢谢。真的谢谢你们!在我写这篇上架感言的时候,我这篇小说连载的字数将近15万字了,点击是次。我知道,这样的点击,对于网络的大神来说,简直不算什么。而在我的心里,却是非常的欣喜。我很珍惜这样的点击,珍惜朋友们的阅读。
一个作家,写作是抒发自己内心的世界。传播是写作的目的之一。纸媒长篇小说,印数少得可怜。五千册的印数,能够拥有的读者屈指可数。而网络,虽然浩瀚的网文会淹没我的作品,但是这样的阅读还是叫我感受到了温暖!
在漫漫长夜里,我不止一次地想象那些点击我小说的人们,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否也如我一样热爱生活。虚拟的世界里,把我们连接在一起。我所要表达的,其实都在我的小说里。
很多朋友劝我,你写纯文学的作品,跟网络文学不是一回事。而我执拗地坚信:不管是网络还是现实,我们都需要真诚的力量。
也有朋友告诉我,我的文风是不适合在网络上混的。我一直坚信,所有热爱写作的人,所有热爱阅读的人,他们没有什么网络和现实的区分。
有朋友劝我,你要把小说写得很长,这样在网络上才能赚到钱。可是我还是做不到注水,写作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一度不能自拔。这个长篇小说,拍摄过电影,我也写成了话剧。我喜欢话剧的那种形式,话剧的名字叫《白杨树下》。发表在去年的《剧作家》杂志,我喜欢我自己作词的歌曲:
满沟筒子的冒烟雪,裹着西北风。顶天立地的白杨树下,够到满天星。生生世世恋着你,恋着黑土地,恋着大关东……
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是辽宁省西部的一个小山村。那里贫瘠闭塞,日子尽管已经很清苦,可是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乐观向上,幽默温暖。他们就像辽西山间的白杨树,顽强豁达地完成着生命的交替和更迭。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我对乡间的热爱,每当写关于乡间的文字时,我总是能够感觉到一种朴素的清香弥漫开来。记得我第一次上学的情景,胆怯而羞涩,在那丘陵山地间,在那茫茫大辽西的山坳深处飘起了一抹鲜红。那是国旗,旗杆是一棵白杨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国旗,第一次跟着老师朗读。我蒙昧世界的启蒙者,是那方土地上的灵魂工程师。我的那些乡间老师,他们很多都是民办教师。
我是一个民办教师教大的乡村孩子,我热爱乡村,从小的梦想是做一名乡村的老师。当我有一天成了一个作家走出生我养我的土地时,我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乡村是我血脉的根源。我向往都市文明,回眸寻觅心动的感觉却还在我的土地里。在都市我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有太多的诱惑和欲望叫我无法回避和面对。每当夜深人静提笔创作的时候,我在想,我该写些什么呢?那个给我生命和情感的乡村,它们的儿子,一定会抒写那方土地上的生灵。一片白杨林始终在我的梦里魂牵萦绕,那些慈祥善良喜欢体罚学生的乡村民办老师,他们时常隔着时空跟我对话。每当我想起他们来,我的心都在揪着疼。因为我曾经是他们千百个学生里的一个,认识这个世界,是老师给了我一双眼睛。老师带着我们在河套里捡石头建成了学校,从河滩上用书包装回来沙土填满了沙坑。老师领着我们,把一根白杨树的木棍栽在操场上做旗杆。后来,白杨树活了,发芽了,长叶了,很多年以后白杨树长成了参天的大树。
因为感动,我写了这部作品。
关于这部作品,后半部分会更精彩。马大志如何面对两个与她生命息息相关的女人,吴彤彤何去何从,秋月的爱情将要经历什么。胡闹是如何蜕变的,生活改变了他,还是他改变了生活。白杨树下的芸芸众生,那是一幅荡气回肠的时代记忆!
啰嗦了这么多,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写上架感言。不知道怎么叫读者去继续阅读。我的那个网络作家哥哥,这几天出门在外地,不能上网。我的责编老师这几天生病,也不在线。而我的小说明天就要正式上架了,而我对这一切还不知道怎么办?哈哈,说起来我就笑了,无知者无畏,对于八万多次的点击,我已经足够满足。那是一个强大的数字,你读了,就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你读了,就感受到了我的心跳。
发上这篇上架感言,算是对读者的一个感谢,也感谢责编老师的扶持和推荐。明天,我继续更新小说,欢迎你们的阅读。小编告诉我找一个现成的模板,我没找到。好像还得跟读者要月票什么的,我也不会不懂,就这样吧。
再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