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五章 中南半岛的混战
归顺朝廷,对于李定国这些人来说,没有多少的思想负担,毕竟大明还是正统,这也是历史上李定国等大西军在张献忠死后,自始至终扶保南明的根本原因。
如今的大明,在王越出现后,国势日渐好转,竟有了几分中兴之像,李定国等人当然看在眼里,所以归顺的对象是王越,李定国当然愿意。
可是这时候张献忠还没死呢,李定国的意思是他无法对张献忠举起屠刀。
“哈哈哈!”王越哈哈一笑道:“李定国,你觉得本侯要剿灭大西军,干掉张献忠,还需要你的帮助吗?”
“这个...。”李定国哑然。
“剿灭大西军,对本侯来说,反掌之间罢了。”王越不屑地道:“如果不是本侯放水,你们大西军能有多少人逃的出武昌,还有功夫祸害湖南吗?”
“定国愚钝,请忠贞侯解惑!”李定国虚心求教道,天策军变态般的强大,已经多次领教,所以他不认为王越在吹牛。
“其原因,本侯也不便与你细说,但是对于大西军,本侯还想放他们一条生路,可是...。”王越话锋一转道:“可是张献忠必须死,请你别怪本侯下手无情。”
张献忠这个人,老奸巨猾,出尔反尔,谁也掌控不了,只有做掉了张献忠,王越才能收服大西军。
“战场上生死有命,定国没有什么好怨恨的。”战争不是仇杀,李定国还分的明白。
“你明白就好。”王越点点头道:“如果张献忠战死,本侯希望你能掌控大西军,之后,本侯还有任务交给你。”
历史上张献忠死后,他的四个义子成了大西军的掌控者,因孙可望最年长,所以其他三子都尊孙可望位首。
后期孙可望个人野心膨胀,竟玩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造成大西军分裂,孙可望失败投降满清,李定国以个人威望掌控了剩余大西军。
现在,孙可望已经被王越除掉了,李定国成为张献忠最看重的义子,所以李定国很有希望在大西军失去张献忠后将其掌控。
“不知侯爷的任务是?”李定国好奇地问道。
“大明国内有我们天策军在,大西军的结局将是被剿灭,但是如果你们离开了大明国境,本侯定会双手欢迎,礼送出境。”王越缓缓道:“本侯的任务是大西军由云南入缅甸,为我中华平定南疆,开疆拓土,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定国眼前一亮,向王越深施一礼道:“侯爷志向远大,定国钦佩,敢不从命!”
“很好,希望本侯没有选错人。”王越点点头道:“大西军进入缅甸后,不会是孤军深入,本侯将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他接着又道:“不过,在此之前,你要做到的是掌控大西军,这就要考验你的手腕了。”
李定国终于醒悟问道:“侯爷是要放定国回去?”
“不错。”王越笑道:“放你回去,也是表达本侯的诚意,之后就要看你的表现了。”
“定国谢过侯爷!”李定国欣喜万分道。
没想到还能重归自由,这真是意外之喜。
这时候的中南半岛已不再平静,去年十一月起,郑芝龙的占城、真腊柬埔寨、阮氏安南、北方的郑氏黎朝安南,四方势力上演起了中南半岛上的四国演义。
几年前,郑芝龙突袭占城,强行插入中南半岛,终于在去年底开始发酵。
本时空的中南半岛,南北朝的安南虽然南北对峙,但是军事实力依然是中南半岛最强。
这时候的真腊并不是后世不起眼的小国,经历了五个世纪的吴哥王朝鼎盛时期,真腊虽然正处于衰退期,但实力仍在。
渴望再次崛起的真腊打响了第一枪,率先对占城郑氏发动了攻势。
郑芝龙作为中南半岛的外来户,从盘踞占城的那天起,就已经成为了真腊和阮氏安南的眼中钉肉中刺。要知道占城可是他们口中的肥肉,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这两国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主要是顾忌北方那个帝国的反应。
通过多方了解,终于弄明白了,这是福建郑氏的私人行为,这就没有什么好顾忌了,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去年十一月五日,真腊出动八万大军偷袭占城,福建郑氏仓促应战,中南半岛战火燃起。
占城国和西部真腊乃是世仇,两个地区历朝历代都是战火不断,都曾相互攻占过对方的都城,屠杀掠夺更是数不胜数。
自郑芝龙吞并占城后,小心经营,暗中防备,但是郑家的根基在福建,所以在占城的兵力仅有五万余人,但是这五万人却是装备最精良的郑家部队。
占城盛产水稻,通过与起点城的粮食贸易,占城的郑军首先全员装备了起点城生产的三七式步枪和火炮。
所以真腊仅在开战后获得了少许优势,随后就是郑家军教他们怎么做人的过程。
真腊首先动了手,占城东北部的安南阮氏也按耐不住了。
安南阮氏刚刚与北方的黎朝打了第四次会战,在这次会战中,阮氏占了上风,终于能够腾出手来解决占城的问题。
没想到真腊当了出头鸟,那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今年一月,安南阮氏集结十三万人马,突然挥师南下,杀奔占城。
也许外来户都是不让人待见的,郑芝龙两面受敌,以寡敌众,还好装备先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福建郑家紧急从福建增兵占城,至今年三月底,郑家在占城的总兵力已达十二万人。
同时郑芝龙又向起点城兵工厂下了订单,大量****由天策军海运至占城。
四月中旬,福建郑家对真腊和安南阮氏展开了全面反攻。
五月,西路郑军攻占真腊巴南,六月东路郑军攻占阮氏松潘城,六月底真腊首都金边被郑军攻克,真腊王蓬黑阿哥特逃往旧都巴山。
七月,在东路郑军的凌厉攻势下,安南阮氏在损失了三四万人马后,向北方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