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谁才是电商领域王者?(书友“离殇也”冠名)

社交化电商,是马总和阿里巴巴多年的梦想,在马总看来,电商和社交的结合,简直是如虎添翼。

简单的想像一下,倘若微信,QQ这种拥有数亿用户,并且日活跃人数和使用时长都非常高的社交软件上,能有一个直接跳转到购物商城的入口,这能为这个购物商城带来多么庞大而又恐怖的流量和用户?

这个问题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身为重生者的方哲知道,前世的时候,自从微信添加“发现-购物”的二级入口,并且直接导向京东商城后,京东有四分之一的新增用户,都来自微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升高!

再往下想,倘若某个用户在商城内发现一件商品拼单可以获得更多折扣,会更便宜,他只要把这个商品的链接发给微信好友,发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邀请好友一起拼单,就能很快凑足人数。

前世的时候,拼多多之类社交电商平台的兴起,几乎都用的这个套路,邀请好友一起购买会更便宜,对电商平台来说,这也是一种获客成本极低的推广方式。

再往下想更多,比如直播卖货,比如运用大数据手段对用户的个人喜好进行分析,那么电商平台的用户转化率,商品成交率,将会达到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

倘若某一天,你跟好友聊天说想买一件外套,结果跳过商城,系统便给你推荐了一件件外套,你跟好友说你喜欢红色的,系统给你着重推荐了红色外套,你嫌贵,系统给你推荐了符合你消费能力的外套。

长此以往,日积月累,系统已经把你的方方面面,性格爱好了解的清清楚楚,当系统比你更懂你的时候,想让你心甘情愿的花钱剁手,还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过去,腾讯把持着国内的大部分社交资源,马总虽然有心做社交化电商,但却毫无办法,只能自己一次次折腾尝试做社交软件,好在后来微信崛起,腾讯在移动端不断失利,这才愿意放下身段,跟阿里合作探索社交化电商。

可惜好景不长,两家公司才合作不到半年,就因为来往的上线有了闹掰的迹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业内却流传出微信要搞个二级入口跟京东合作,马总怎么能不焦虑,怎么能不失眠?

杭市,阿里巴巴总部,阿里高管们已经忘记了这是这个月第几次开会,反正在他们的印象里,这个月除了开会,也没干别的!

“很明显,这就是汇众对我们上线来往的报复手段!”会议一开始,一位高管便直言不讳的说道。

毫无疑问,这翅议的召开,就是为了研究讨论关于业内流传的微信在国内版本添加二级入口,并且跟京东合作的事。

高管们都对之前那位高管“报复”的言论很赞同,这条消息早不传晚不传,偏偏在来往上线以后传,汇众的这种报复手段,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只不过,商场如战场,就算是汇众的报复,又能怎样,他们只能接着!

“这条消息可靠么,怎么就突然流传出来了,从哪传出来的?”

“消息应该是可靠的,前些天微信更新了用户隐私协议,往里边加了几条关于微信接入电商平台的相关协议,更早之前,汇众的二把手郑思文,亲自考察了京东总部,所以后来,就传出来这条消息,有媒体向汇众和京东的公关部询问相关信息,两边都保持沉默,既没肯定,也没否认!”

高管们你看我我看你,这样看来,这件事的准确性八九不离十了!

许多高管内心唏嘘,这边他们和腾讯的社交化电商合作还没什么进展,那边微信和京东倒走到了快要公布的地步,两边相比之下,这效率差距实在是有点大!

想到此处,阿里高管们对于腾讯这个合作伙伴更是窝火万分,要不是腾讯抠抠搜搜磨磨唧唧,一会安全,一会隐私的借口拖延进展,又怎么会被汇众杀个措手不及,活该腾讯被汇众搞下去。

之前,阿里高管们谈论来往和微信的竞争,多少还能有一份淡定和稳重,毕竟来往是社交软件,是阿里对汇众发起的进攻,就算来往失败,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也稳若磐石。

可是现在,汇众却把子弹打到了阿里视若禁脔的核心电商领域,而且一出手就是个重量级的大招,阿里的高管们毫不怀疑,若是微信跟京东达成合作,阿里的电商市场份额缩水10%,都已经算乐观的了!

所以,阿里的高管们都不再沉默,一个个踊跃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我们得好好教汇众和京东知道一下,谁才是电商领域的王者!”

“对,京东现在的优势不就是配送快和所谓的都是正品吗?是不是都是正品难道咱们心里不清楚?口碑这种东西,建立起来难,破坏却非常容易!”

“配送他们都自己搞,虽然效率高,但那成本多大?我们只要把快递行业内几家主流的快递公司整合起来,好好整顿整顿,超过京东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些快递公司,60%以上的业务都是我们给的,想要整合他们倒也不难!”

...

就在这时,马总心腹井贤栋的发言,突然让高管们安静了下来:

“我看咱们要不放弃来往吧!

现在这个时候,来往只会成为整个公司的拖累,来往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后续的投入是一个无底洞。

而放弃来往,不但能降低汇众对我们敌意,而且也能缓和我们和腾讯的合作关系,加快推进我们和腾讯的社交化电商合作。

汇众出这招虽然打的是我们,但我相信,腾讯马总,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