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高官来访

归少揭示的没错,清朝的道光年间,远在东北地区的人民,吃盐是很昂贵的,都是依靠象杨大树这样的商队,每年一点一点的运输过来的大粒海盐,纯度那是差多了。至于蒸馒头的面碱,都是从当地的盐碱地里刮出碱土,然后放在锅里煮,经过多次煮沸蒸馏提纯后,作为人们饮食中使用的面碱。那个味道,苦中带涩,虽然这么难吃,也不得不用。

“少爷,能不能让我看一看您说的那个精盐和面碱呢?”田申着急的问道。

杨大树插嘴道“我说田老板,你是不是太着急了,你还没有明确答应我们家少爷呢,就好意思知道这么多?”

田申赶紧欠起身说道“答应,少爷的要求我全部答应。”

归少深深看了田申一眼,冲二妮儿一摆手,就不再搭理田老板了,自己溜达出去了。按照之前归少的本意,他没有打算这么早就统治管理一个地区,起码自己的力量过于单薄,可是赶早赶晚的,瑷珲城的事件恰巧让他赶上了,如果仍下不管,遭罪的还是那些老百姓。好在,这里山高皇帝远的,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招惹来朝廷的反击,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做大做强。

归少这边出去后不久,二妮儿和胖丫遵照他的意思,捧出了一袋精盐和一袋面碱,轻轻的放在田老板的面前。

我的天呐,长这么大,头一次看见这么细腻雪白的精盐,还有白白的面碱。最引田老板瞩目的是,装精盐和面碱的小袋子,薄薄的,透明的,手感柔软细腻,请问,这是什么东西。

二妮儿看出了田老板的疑问,她笑嘻嘻的说道“听我家少爷说,这个透明的小袋子名叫塑料袋,是石化产品,不值钱的。至于石化是什么,我家少爷没说,我也没敢多问。”

田老板研究完塑料袋,就小心翼翼的用手指轻轻的捏了一丁点的精盐,放在嘴边品尝了一下,然后,用舌头舔到嘴里再细细品味一番,之后禁不住一拍大腿说道“太棒了,纯度真是上上品,杨大树,你有多少,我全包了。”

“啧啧啧,看你能耐的,这么好的东西,想要的人多了,凭啥全给你呀!”杨大树一把薅过来田申手中的精盐袋子不满意的说道。

“我不是答应你家少爷了吗,难道非得白纸黑字落在纸上吗?”田申问道。

“我看行,咱们私交归私交,公事还是要公办的好。”杨大树肯定的说道。

“好,拿纸笔过来,我现在就写!”田申无比的着急说道。

待二妮儿铺好纸研好墨后,田老板郑重其事的按照杨大树的口述写下了承诺。归少不仅要求田申负责瑷珲城的民政事务,还额外要求他照顾好新近收拢的五十多名孤儿和流浪儿童,当然,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用度都由归少出。还有就是寻觅会造船的匠人,归少要造的不是江中航行的那种小船,他要的是可以航行在大海里的大海船,瑷珲这里漫山遍野的都是上好的松木,只缺造船的匠人。归少透露消息说,今后,义勇军要在黑龙江乘船入海,收复失陷的岛屿,赶走欺辱中华国民的外国人。

等田老板签字画押之后,杨大树得意洋洋的从兜里掏出一支水笔,拔掉笔帽,在田申的后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自得的说道“少爷说了,我签字就可以代表他。”

田老板好像并没有注意杨大树说什么,而是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杨大树手中的那支笔上。他一把按住杨大树刚刚要收回去的手,紧逼的问道“你手中使的也是墨笔吗,怎么不用沾墨就可以使用呢?”

“哦,你说的是这个呀,少爷说了,这个叫碳素水笔,里面有水,打开笔帽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方便得很呐!”杨大树得意洋洋的显摆道。

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吱声的于二槐也得意洋洋的显摆道“少爷也送给我一支,真的既好用又体面呐!”

站立在八仙桌旁边的二妮儿也插嘴说道“少爷也送给我一支笔,据少爷说,这个叫自来水钢笔,给我学习练字用的。你看,既小巧又精致方便。”

我的天爷呀,你们少爷是什么人呐,这些惊掉人牙的媳物,怎么一出手就是一大堆,这还叫人活不活了,哎呦,我的这颗小心脏啊!

先不说田申老板怎么跟杨大树磨叽要包销货物了,单说归少离开他们后就奔儿童团的帐篷走去。在老杨那个时空,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整日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而眼前这些孩子,不仅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还得尽早的参与到军事训练中来,他们现在当然不会有什么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只是为了自保,不再被别人欺负。也好,这么小就能够自立自强,长大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时间正是儿童团吃晚饭的时候,归少规定孩子们每天都要有一个鸡蛋吃,每天都要有一根香肠吃,每天三顿饭必须吃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每天早晨要有一碗豆浆或者是牛奶,当然,归少还会额外的给孩子们一些小小的惊喜,比如,今晚,他就拎了两箱的苹果,给孩子们补充一下维生素,这个时候正是孩子猛劲儿长个子的时候,营养的补充可不能忽视了。

唉,若是大姑娘*然或者小兰子在的话,这些都不用自己操心了。

帐篷里,蜡烛闪烁,许多孩子正在吃饭,只有几个孩子围坐在一块汹板前,认真的读诵着上面的五个字,中华义勇军。儿童团成立伊始,归少就规定,每个人每天必须会读会写五个字。看来,这几个孩子学习能力比较差,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就没有饭吃了。

归少没有想打扰这帮孩子,他示意大娃把苹果给大家分下去,如果他再呆下去的话,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流下来。看见了这些孩子,就让归少想起来原来自己特战队的那几个小子,也会想起来在那个时空,自己收养的那些流浪的孩子,自己不在了,他们会怎么样呢。

在另一个时空,时光回到半个月前,老杨携长青刚从国外归来,崔中校赶来提醒说,国际上已经有几个好事儿的国家,开始对中国的镇南岛说三道四了,准备派军舰到镇南岛附近自由航行。

老杨暗自发狠道“胆敢进入我的海域,我让你们自由的来,不能自由的离去。”

回到临江市的物流基地,还没有喘几口气儿,李瑞莲过来转告说,国家宣传部的刘副司长最近要来临江市,准备来拜访老杨。

老杨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笑着说道“刘成如那么大的干部,来拜访我纯属扯淡,我一个闲散人员有什么好看的,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张连生附和道“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陪他一起玩玩呗。”

老杨一瞪眼说道“你看我有闲着的时候吗,他这一来,怎么的也得陪几天,南海那里就得推迟去了。”

张连生道“崔中校不是说,会有几个人陪同咱们一起去吗。”

老杨笑道“你以为他们也象咱们似的闲散在家吗,肯定都是大有来头的。这样也好,反正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大伙一起玩玩吧。”

几天后,李长青这个运财童子从国外返回临江市,一堆银行卡往老杨的怀里一扔,笑着说道“这是咱们这次出行的辛苦钱儿,也就是几十个亿美金吧,够花一段时间的吧。”

老杨摆弄着银行卡说道“说多也不多,这要看怎么花了。归少那小子现在正准备大动干戈,弹药销毁量实在太大,而且,各种生活物资需求量也是很大,咱们也就是经手的财神,用不了几天,这些银行卡就到崔中校那里了。”

“这么说,咱哥俩儿还是闲不着哇。”李长青叹口气说道。

老杨打趣的说道“你想闲着干什么,你又不想找女人。”

李长青挠了挠头说道“也是啊,看来,咱哥俩儿就是劳碌命。”

老杨笑道“摆正心态,忙里偷闲,其实就是闲着。”

当晚,临江市新闻报道,国家宣传部副司长刘成如到临江市考察新闻工作,对多年来我市的新闻工作予以肯定,并提出建议,希望我市新闻工作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继续做好党的喉舌,履行好新闻监督职能,做好百姓的贴心人。

作为一个老新闻工作者,老杨从中听出了弦外之音,看来,刘副司长是带着任务来的,临江市的新闻战线要有大动作了。后面的三句话中,做好党的喉舌和百姓的贴心人,这是新闻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新闻监督职能”那是写在工作守则里,或者是领导讲话时,谦虚用的。很少直接在新闻里面提起过。

笨想,或者用膝盖想,地方上的新闻部门,是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宣传工作的,平时挂在嘴边上的都是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个政府,指的就是当地的政府。新闻部门只能为它服务,为它的一切举动鼓与呼,哪个新闻工作者胆儿肥了,敢去监督政府的工作,除非你是脑袋进水了,或者是被门弓子抽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