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坚挺的单日票房
金公主院线有三家龙头戏院集中在九龙闹市油尖旺区,相隔只有一两条街。
1982年1月《最佳拍档1》公映时,观众排队的长龙绕着三家戏院盘了一圈,可谓盛况空前,当时需要警察参与维持秩序。
这部戏公映前全城撒广告,大投资、大卡司、大制作,噱头满天飞,最终票房2600万港币,位列香江影史第一位。
它的观影人次高达216万,相当于把香江一半人口都晃点进了戏院。
平行时空这个纪录空前绝后,因为香江票价每年都在上调,从1982年开始,历年票房冠军的观影人次都未突破过200万人次。
但是这个时空,《圣诞快乐》有可能打破纪录。
公映第一天。
《圣诞快乐》联映的二十三家戏院无一例外都出现了排长龙的奇观。
这天是公休日,每家戏院从上午十一点开始,持续放映到晚上十点,连映五场,可即使如此,仍旧满足不了观众需求。
每场的上座率都处在满员状态。
香江戏院有规定,一米以下儿童免票,虽然家长只准带一个儿童,但这些座位不计算票房,而且把位置给占了。
拖家带口来观影,观众基数过于庞大,导致当天的电影票供不应求,很多家庭只能预定下一天。
其实开局火爆在情理之中。
毕竟为了这部电影,陈维云费心做了一个多月的电视节目宣传,又采用玩具营销的手段,不火爆才叫不正常。
可陈维云自己也预料不到,这部电影的红火程度已经脱离市场规律。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二十三家戏院的排队情况与公映日毫无差别,观影人数并没有减少。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旺角雷氏总部八楼的董事长办公室。
金公主院线的几位股东正汇聚一堂,向雷觉昆汇报《圣诞快乐》的票房情况。
“简直不可思议!”
这个人叫冯柄仲,是金公主的第二大股东,同时也是新艺城的财神爷,新艺城每部电影的资金全部由他一手操控,
“《圣诞快乐》12月25号公映,截至今晚十点,七天时间内,除了周日那天加映场次,爆收160万港币,其余六天的单日票房竟然是一样的,每天都是130几万,总票房962万,单周几乎破千万,这里边还有三成儿童票没有计算,假如它和《最佳拍档1》一样,九成观众都是成人票,它会把《最佳拍档1》的所有影市纪录全部破掉。”
他咂咂嘴巴,“真他老母犀利!”
“越犀利越好,五五分账嘛!又不是上回的二八低能分!”雷觉昆是混血人,鼻梁高挺,语气咄咄逼人。
“boss,戏院每天的订票都有四五十万,后劲这么足,最终票房应该会超过《最佳拍档1》,我们要不要让出这个位置?”冯柄仲是大班出身,习惯讲英文。
“让啰,这还用问!”雷觉昆叼住烟斗,
“影史冠军的虚名又无用,不如分账实际,《圣诞快乐》多卖一百万,我们可以分一半,它能卖足三千万,我给它庆功。”
“三千万?”冯柄仲盘算片刻,“也许有可能!今年票价涨到16块一张,观影人次能达到187万,票房就能迈过三千万的大关。”
两人说话时,‘劈啪!’声透过办公室的立地玻璃窗传到耳朵里。
扭头望去,团团彩色光芒拔地而起,五彩斑斓,照亮远方的夜空。
冯柄仲看看手表,今天是12月31号,午夜十二点刚刚过去,新年到来了。
“boss,请我吃宵夜怎么样?”
“你买单!”
“靠!”冯柄仲心中大骂,吝啬的老鬼。
时间进入1984年1月1号。
零点三十分,陈维云仍旧没有返回家里。
他此刻正在尖沙咀海滨花园观赏烟花表演,他面前是一条半人高的铁栏杆,翻过去即是维多利亚港湾。
海风有些烈,把叶玉情吹的打喷嚏,她紧紧贴在陈维云怀里,指着高空大喊:“云哥,今年烟花特别多,已经放了半个钟还不停。”
烟花重叠在两岸的上空,在万众瞩目下,轰隆绽放。
四周站满了游客,对着夜空忘情疾呼。
陈维云必须喊着说话,不然叶玉情听不到,“如果你看腻了,我送你回家。”
“我今晚去你家。”叶玉情突然抱住他脖子,“云哥,我2月12号过十七岁生日,你让他们给我放烟花好不好?”
“十七岁生日?我让他们连续放十七天。”陈维云这么回答她。
“太张扬啦!”叶玉情甜蜜的发笑,“十七分钟就ok。”她凝望陈维云片刻,开始打kiss。”
这是一个愉快的元旦节。
全港职工的假期是三天。
陈维云没有休假,他在紧盯着《圣诞快乐》的票房,每天准时下戏院调研情况。
许是他的营销手段过于出色,开画第二周,《圣诞快乐》几乎没有跌幅,单日票房与上周相差无几。
坚挺程度让人咂舌。
这期间,嘉禾公映一部卫星公司的片子,郑则仕导演的《马后炮》,平行时空这部电影的票房是539万港币,但是碰上《圣诞快乐》后,成本都未收回来。
《马后炮》开画第一天卖了87万,第二天腰斩43万,第三天只映一场,直接被皱闻怀下令撤画,最终只拿到141万的票房,扑到郑则仕差点绝食。
1984年1月9号周一。
《圣诞快乐》统计上一周票房数据,单日平均130万港币,累计卖出910万电影票,两周累计1872万。
按照目前的单日跌幅,这部电影超越《最佳拍档1》的历史记录板上钉钉,甚至冲破三千万关口都没有难度。
观众像是在失控。
同行们被这个票房数据搞的目瞪口呆。
全港媒体则是看热闹的心态,纷纷派出记者前往金公主戏院做采访,玩具中奖的噱头能制造这么久的吸引力吗?
《马后炮》上映期间,郑则仕也在戏院举办了中奖活动,他送的不是变形金刚玩具,而是益智魔方,但是根本拉不到观众啊。
《天天日报》资深狗仔记者欧得力奉命在丽都戏院采集新闻。
晚上七点他赶到戏院门口,发现售票厅的购票观众在排长龙,他走到队伍末位,问一对中年夫妇:
“两位,《圣诞快乐》已经放映了15天,观众竟然还在排队观看,你们都是为了变形金刚玩具吗?”
“肯定不是啦,《变形金刚》传奇级擎天柱才三百多块,不过是我一天薪水而已,我承受得起。”中年男士开口作答。
“那你们是秋官晓凤姐的影迷?”欧得力追问。
“《圣诞快乐》的男女主角的确是秋官与晓凤姐,他们俩的戏不会差,但我们是阿云哥的影迷,专门给他捧场的。”中年男士说完,他老婆插话道:
“阿云哥给全港的孤儿送玩具,上百万港币说送就送,哪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比他更善心?我们当然不能让阿云哥亏本,我们准备连看一周,许多观众都在反复看,不然哪里用得着排这么长的队!”
“陈维云是在作秀……”欧得力搞媒体,对陈维云的行为表示不屑。
“作秀怎么了?真银白银撒出去,我们愿意买他帐!”中年男士老婆把欧得力推开,“一边儿去,别在这烦人。”
欧得力灰溜溜往后排去,忽然发现一靓女,他想去搭讪,谁知那靓女把外套一解,露出画有徐晓凤头像的体恤衫,“不用采访我,我是晓凤姐的歌迷!”她比比手指,大喊:“晓凤姐,耶!”
后面一百多位青年齐声喊口号,“晓凤姐!晓凤姐!晓凤姐!”
好吧!这是碰上一群脑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