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阳光墓场

第三六一章 岚气恢弘覆千章

这些香物,在巴马出名之后还纷纷套上“神”字……最欢乐的是,调查组一位老外食用一段时间火麻油之后,硬是把痔疮给治好了,从此火麻油又有了“巴马神油”的美誉,这些都是后话。

一个月后,巴马县就“实至名归”的获得了“世界长寿之乡”的殊荣,该县还煞有介事的敲锣打鼓放鞭炮来庆祝一番。这喧嚣传到了凤山县,凤山县长还专门打电话“祝贺”:“阿隆嘛,恭喜啊!你们县把我们县扔掉的牌匾挂起来啦,哈哈(了不少心血吧?请问你花心思弄着玩意做什么?长寿这玩意能吃吗?能卖钱吗?这不劳民伤财嘛!我们凤山则不同,我们搞的是实业,金矿啊!力争在十年之内把凤山建设成广西的攀枝花、个旧、白云鄂博!你们一定要长寿下去哦,看看我们凤山是怎么发展成广西的黄金之都的啊!”

于是,这两个县城的发展之路就此分道扬镳:先说巴马,出路就是大打“长寿牌”,但渐渐明白炒作的艰辛,一块牌匾并没有带来一夜爆红的神话。但巴马却一直坚持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路子。到处去联络各路媒体,为自己的长寿之乡造势。凡是愿意来录制节目的媒体、愿意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一律热情招待。很像《勾践灭吴》中“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载稻与脂于舟以行”那副忍辱负重的样子,唯有这种精神,方可成就大业。

作为一个距离巴马只有几百公里的广西人,我都能深切感受到巴马知名度的提升:当我还是个中学生时,时不时在各种本省各种小报小刊,如《广西广播电视报》、《当代广西》、《民兵生活》、《广西计生》、《家庭医生》、《妇女之友》看到这长寿之乡的小幅报道,跟这个可怜而坚忍的小县城也算门当户对吧。

当我读了大学,突然欣喜的发现南宁的各大超市里已经摆满了各种以“巴马”为前缀的商品,什么火麻油、香猪、油鱼、神酒……连当年根本塞不进调查车的在巴马遍地都是的矿泉水都变成了跟卖得红牛一样贵的“巴马丽琅”,各地甚至出现了巴马特产专卖店!我由衷为这个小县城高兴,终于炒作成功,还实现了商业化运作,搞起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红啦!发啦!

在我毕业这几年,竟然发现中央电视台的各种栏目组时常对巴马进行反复报道,特别是最近某期《焦点访谈》,目的竟是是为了揭穿巴马多年蓄意炒作下长寿之乡的面纱而录制的:在镜头下我们看到,此时的巴马已经人满为患,每个景点都有大批贪生怕死的重布者如麦加朝圣般在此祭拜、贪婪的深呼吸、疯狂的跳大神、做着各种不可思议的仪式。去过巴马的读者可能会说,那里就寥寥几个景点,挤不了多少人吧。但现在形势已经恶化到每个“百岁老人”的家都变成了一个景点,这样的景点里,每个老人不再下地干活或者纺纱织布,而是像神龛般端坐着接受络绎不绝的游人的瞻仰、朝拜、握手、亲吻……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