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妙拾回春

家庭新成员

锣鼓喧天,头攒动。日近午时,邓知仁领着回来了,先是二十多的迎娶队伍,后面是一长列的送嫁阵仗,院子门口围满了,中间只留下了一条仅容两并行的窄道。

温华群后面使劲的踮着脚,却怎么也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众堵门前,个个都比她高,她努努嘴,回到了屋里站东屋的门帘前,找了个小杌子坐下了。

屋里也都是,几位妇正和宋氏一起,帮她梳头换衣,有她娘家的姊妹和嫂子,还有两个年轻些的,温华记得好像是宋氏的侄媳妇。

元元伸长了脖子东张西望十分兴奋,大约是因为没见过家里有这么多,她这样不老实,温华抱着她就更费劲了,好不容易安抚了她,才让她老老实实的趴肩膀上。

宋氏被簇拥着出了东屋,来到布置得喜气洋洋的堂屋,今天拜堂就是这里,堂屋的正中间墙上原先挂着的八仙图早已被请了下来,贴上了一双红彤彤的喜字,下方摆着香炉烛台,八仙桌的一半塞到了供桌底下,两边一边摆了一把椅子,宋氏没有擦粉,也没有涂胭脂,蓝缎衣裳,黑绸裙子,头上梳的紧紧的发髻上插着几根银簪,面色紧张的坐了正座上。

宋氏的斜对面是今天的两位媒,代表男方的媒是新郎的舅姥爷李全,而女方的媒是郑集里正孙汗,他与李全是几十年的朋友了,此次能够促成两家的好姻缘,自是十分得意。那梁家是郑集的大户,这次把他家姑娘嫁到李全的外甥女家中,虽然看上去有些“将就”,却也是双方心甘情愿的,邓家虽然无钱,可邓家两兄弟都十分争气,长得也不差,梁家姑娘贤淑貌美,但毕竟父母双亡,如今梁家老太太又不行了,这才紧赶紧的把她嫁了出来,说起来,的确是仓促了。

但仓促归仓促,该有的礼数都未曾马虎,也多亏了众帮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温华抱着元元来到了宋氏的身边,叫了一声娘。宋氏转过头去,见温华和元元看着她,便低声嘱咐了几句,于是温华愈发显得温顺了。

院子门口的群突然骚动了起来,邓知仁大踏步的走进堂屋,朝宋氏拜道,“娘,儿子已将新妇迎来了。”

宋氏“嗯”了一声,朝司仪点点头,司仪一手扶着腰带,一手自然下垂,满脸喜意的亮起嗓子喊了一声,“迎新!”

半柱香后,一个大红的身影出现堂前,只见她一身大红绣五彩的红绸衣裳,头上的盖头亦是绣工精致,行动庄重,身边的两个婆子亦穿的新衣,新娘婆子的搀扶下小步进了堂屋。

温华就听见周围的小声谈论声,“个子不小。”“是啊。这身衣裳没有一两年可绣不出来。”“嫁妆不少,就是不知道脾性怎么样……”

宋氏面上摆出适宜的微笑,并不因为周围的议论而露出别样的神色。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邓知仁难得的羞涩紧张,不住的偷眼打量着新妇,众善意的嬉笑中拜了堂,进了新房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赶出去敬酒了。

温华按照宋氏的嘱咐抱着元元进了新房,帮元元把脚上的小鞋子脱了,拿不倒翁让她玩,自己则坐了一旁,看了两眼房门口站着的婆子,小声问道,“嫂子,累不累?”

新妇梁氏安安静静的坐床边,轻轻摇了摇头,“多谢妹妹,还好。”

温华见她两只手攥着衣带握成拳状,知晓她紧张,就笑道,“嫂子,是温华,这会儿屋里没别了,带了几块点心过来,嫂子可以吃一点儿,娘说要一直坐到晚上呢,这中间又吃不到别的东西,一定饿得难受。”

梁氏的声音有些迟疑,“是……婆婆……让拿来的么?”

温华轻轻一笑,“不是——不过她知道,喏,给——”说着,把一个新做的荷包塞到梁氏的手里。

梁氏吓了一跳,想要把荷包递回去,可是眼前的盖头挡着,头上的簪环又不容她乱动,一时间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嫂子,这儿还有呢,不用跟客气!”

这时元元看见了温华手里的糕点,就伸着手也要吃,温华把糕点晃了晃,又放到自己嘴边,做了个“嫂嫂”的口型,元元立即张口喊了一声“嫂——!”于是嘴里就被塞了一小块豆沙糕,吧嗒着嘴,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张开口还要吃。

梁氏头低了一下,把手里的荷包递给温华,说道,“妹妹,把这个给小妹妹吃吧,不饿。”

温华没有去接,只道,“嫂子先留着吧,现不饿,到了下午肯定要饿的。”

梁氏略一迟疑便把荷包塞到了袖子里,“多谢妹妹了。”

因有了这番缘故,二渐渐打开了话匣子,梁氏问些宋氏和邓知仁的喜好和忌讳,温华也跟她讨论一番平日里是怎样打发日子的,时间便过得快了,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午。

温华觉得有些累了,又见元元困得直眯眼睛,道,“嫂子累不累?把炕桌搬过来,扶着靠一会儿吧?”

梁氏连忙说道,“不用了,那样就太不恭敬了,妹妹累了就歇一会儿吧,没事的。”

温华也不跟她客气,道,“元元困了,抱她歇会儿,嫂嫂不用拘束。”说罢,搂着元元炕边上靠着,元元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样的一个下午偶尔的低语和屋外传来的喧闹声中过去了,天黑了下来,第二批客也酒足饭饱渐渐散去,宴席班子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好,和裴氏与宋氏结了账,满意而去。宋氏送走了帮忙的亲友,关了院门,疲惫的回了东屋。

邓知仁却没有新房,他有些醉了,今天是小登科的日子,他除了兴奋欣喜之外,还有一丝茫然,来到东屋,看到宋氏正洗脸,叫了一声“娘”就不再说话了,宋氏见儿子进来,很是意外,“怎么了?”

邓知仁挠挠头,“没啥,那……睡去了,娘也早些休息吧,今天累了一天了。”

宋氏面上露出满足的神色,走到邓知仁面前,叹道“儿子也成亲了——”伸手却推他出去,“快去看看媳妇吧,她今天也辛苦一天了。”

“哦。”邓知仁听话的出去了,转眼间又回来了,“娘,……先伺候睡下吧?”

宋氏看着邓知仁紧张的神色,心下感叹,儿子还是这个儿子,“不用了,没那么早睡,今天喝的不少,去睡吧。”

邓知仁磨磨蹭蹭的来到了西屋门前,顿了顿,一掀帘子,进去了。

不多时,里面就传来了说话声,只是低低的,不甚分明。

东屋这边,宋氏洗好脸顺便给元元也擦了擦,温华自己打了水清洗了,便歇下了,今天真是累了,刚粘上枕头就陷入了黑甜乡。

第二天鸡叫的时候,温华习惯性的睁开眼睛,起身轻手轻脚的穿衣洗脸,不一会儿,宋氏也起来了,只是显得很疲惫,温华道,“娘,要不再睡会儿?昨天太累了吧。”

然而宋氏还是起来了,来到厨房,看见梁氏已经厨房烧水了,心里很是满意,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当初新婚的第二天也是这般早早的起床烧水煮茶,唯恐公公婆婆不满意,心里一软,说道,“这么早就起来了?一会儿吃了饭再歇会儿吧。”

梁氏自从她一进厨房就恭谨的站一旁,听了她的话,心里有些惶恐,道,“不碍事的,多谢婆婆。”

宋氏脚步一顿,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道,“还是随知仁叫娘吧,以后也如同的女儿一般。”

“是,娘。”

早餐之前梁氏给宋氏敬了媳妇茶,奉上了一身衣裳和一双鞋,宋氏收下了,给了梁氏一只银镯子,“这是一副镯子里面的其中一只,另一只大嫂那里。以后要勤恳恭顺,与和睦,嚼舌根的事不许做,闲事也不要多管。”

宋氏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大堆,梁氏都一一恭顺着应下了。

吃了饭,宋氏见梁氏不施脂粉,眼下有淡淡的青色,知她疲惫,便打发她去歇息,自己回到东屋也躺下了。

温华虽然疲惫,却睡不着,便来到平羽住的厢房看书写字,他一大早就去学堂了。

写着写着,她就想起今天早晨梁氏那恭谨的模样,突然意识到如果她要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普通平静的生活下去,必然会遇到梁氏今天这样的情况。

嫁——如今的她九岁了,一般女子及笄之后就会成亲,甚至有的还没到及笄的时候就嫁了,比如梁氏。她离十五岁还有六年的时间,照自己目前的心意是谁也不想招惹的,只想一个安安静静的度过余生,然而如果她真的不嫁,反而会成为这个社会眼中的异类。

该怎么选择呢?

想了一会儿,对前途感到很渺茫,她只觉得更加疲惫了。

不由提笔写道,“门外无,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这是从前她背下来的一首听起来就很安宁的宋诗,然而如今的她心绪不宁,便改了断句,成了这个样子,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倒也表明了她的心声。

把这张纸折了塞进怀里,决定中午烧饭的时候把它烧掉,她可不打算让别知道这首诗,要不然她可没安静日子过了。

中午烧饭的时候,梁氏每做一道菜都要问她口味怎么样,娘和夫君会不会喜欢等等,温华都一一耐心的回答了,其实从梁氏做饭就能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心思细腻又有些中规中矩的,每道菜都做得很实,口味醇厚又不至于太过。

因这一点,温华对她的印象更好了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