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足球万岁

第40章 青年队

如果把当今几大足球强国放一起,评比一下近年来谁青少年足球培养上下的功夫最大的话,摘走胜利桂冠的毫无疑问将是德国。

德意志军团曾经战无不胜,但那早已成为往事。1998年法国世界杯上,德国队被克罗地亚队打的溃不成军,2002年欧洲杯小组赛中,由里贝克率领的德国队又以十分耻辱的方式早早出局。

连续两次世界重大赛事的溃败震惊了整个德国,时任德国足协主席的沃尔费尔德下决心要对德国足球进行改革,而他想到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改变青少年足球做起。

“全球最大的青少年球员培养计划”就此出炉。2000年之后,德国足协每年至少投入2000万欧元,借助各大俱乐部和足球学校,开始逐步建立遍布全国的青训体系。

德国足协规定,每一支职业俱乐部都要拥有自己的青少年培养训练中心,而且训练营需要按年龄花费为多个队伍,比如说u15、u17、u19。学员们统一住宿,白天接受教育和正规专业的足球培训,各个俱乐部以及德国足坛的名宿和优秀讲师会定期对他们进行辅导,条件好一点的俱乐部,还会给这些青训球员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体能教练、队医和治疗师。

德国足协不遗余力的扶持本国青训当然也会得到回报,今年夏天的葡萄牙欧洲杯上,虽然德国队连续第二次无缘欧洲杯八强,但却国家队主帅克林斯曼的大力提拔下,涌现出了诸如施魏因施泰格、波尔多斯基、拉姆等一大批年轻球员。他们是德国足球的未来。

……

当卡尔来到慕尼黑1860的室内足球馆的时候,这里正进行一场青训队员之间的五制足球比赛。

随着时间距离12月份越来越近,德国的天气也已经开始转为冬天,慕尼黑白天的室外温度有时候会达到零度左右,这样的天气对于一线队球员来说自然是没什么,他们早已经习惯恶劣的气候中训练比赛。但是对于俱乐部里那些未成年的小球员们来说,冬日里进行更多的室内运动无疑会对他们的健康好一点。

所以从进入11月份开始,青年队除了日常的热身运动外,其余大部分活动都转入了室内,队内比赛也多选择用室内足球赛来代替。

五制足球起源于南美,巴西进行的最为热烈,很多都觉得巴西球员脚下技术细腻,除了南美特有的足球天赋外,五制足球也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五制足球场地小,参赛数也少,场上每个球员的触球几率自然会变大,拼抢也会更多,每个的反应能力、控球能力和快速攻守转换的能力都会得到加强。

卡尔站场边安静的看了一会儿,才走到青年队教练鲍勃身边。

鲍勃感到身边走过来一个,先是不经意瞥了一眼,意识到来是谁后他立刻转身,惊讶的张着嘴巴伸出右手:“奥——”

“嘘。”卡尔将食指嘴巴前晃了晃,止住了鲍勃的话:“别打扰了他们,等这场比赛结束后再说。”

鲍勃激动的点点头,又转身面向球队。不过他忍了没几分钟,就靠近卡尔低声问:“奥斯顿先生,今天来青年队是想……”

“一线队遭遇到了体力危机,想这对于来说应该不是秘密。”卡尔的视线没有离开球场:“有没有推荐?需要增加中惩后防的厚度,前锋暂时还不需要。”

鲍勃犹豫了一下。

卡尔看着他:“怎么,有困难?”

“说实话,青年队里有许多非常看好的小球员,特别是其中几名天资卓绝,如果能得到好的训练,以后绝对是会惊艳整个德国足坛的。只是……”鲍勃一边皱眉一边摇头:“前锋的话还有一两个适龄的,中惩后卫里天赋最好的球员年纪太小了,有两个最喜欢的,他们甚至还不满16周岁。”

“不满16岁?”卡尔稍微想了下,也叹了口气,有种无奈又可惜的感觉。

虽然世界足坛年年都充斥着“不满18周岁就代表俱乐部征战顶级联赛,被一致看好成为巨星”这样的球员,但更多的却是“成名太早天赋被过度压榨,不到20岁就患上一身伤病,犹如流星一般划过天空”的球星,多少天才20岁不到就红透半个世界足坛,但还不到25岁,已经几乎没有再听到过他们的名字了。

十几岁正是青少年长身体,以及从训练中不断锻炼自己技巧的时候,现就把他们放到职业联赛中去,虽然可能催熟一大批球星,但更有可能的是将这些少年的天赋给过早扼杀了——当然,也不是没出现过那种身体素质特别好,从十几岁一直红到几十岁的球星。最近的一个例子比如说韦恩·鲁尼,也是没成年就为埃弗顿打比赛,现不照样天价转会曼联,拿着高额薪水征战顶级赛场,并为红魔多场首发,身体照样倍儿棒。

不过,卡尔还是想看看鲍勃口中的“天资卓绝”到底怎么样,如果发现了特别好的苗子,虽然一时半会儿提拔不到一线队,但是可以留个心以后经常关注不是么?

……

卡尔的示意下,鲍勃等场上的五制足球比赛进入中场休息阶段时,走上前去召集青年队所有球员,开始讲话。

卡尔没有替代鲍勃的位置去向这些小球员训话,他只是站场边,看着鲍勃回头指了指自己,然后青年队那些年纪比较大的球员脸上立刻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几分钟后,一些只能称得上是“儿童”的小少年,和一脸失望的几个高个子肩并肩走向了场外,场上留着十几名从十五六岁到二十岁不等的球员,正蓄势待发的准备来一场对抗赛。

鲍勃站中圈,举起一条胳膊,吹哨!

“吱吱吱啪咚!”十几名球员一起动起来,他们的球鞋地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卡尔颇为惊讶的看着这场青年队队内赛,明显的感受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面前的这支队伍比自己一个多月前看到的那支已经进步了很多,最大的改变的就是球员们的无球跑动变多了。

这也是卡尔目前带给慕尼黑1860所有梯队训练的最大变化之一。

以前的慕尼黑1860,无论是一线队还是青年队,进攻就只是前锋们的事,防守则通通交给后卫。一旦己方半场被突破,大部分的中前场球员就都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放弃了回防的打算。

当卡尔来到慕尼黑1860后,他对所有球员做出了要求——训练中增加无球跑动的训练项目,当比赛到来时,无论球队是进攻还是防守,整支球队都应该一起参与进去。

进攻的时候,不仅仅带球的那名球员要进行突破,己方中前场球员也应该与他一起层层递进的突破到对方区域,无球队员和有球队员对方半场形成一个交叉的攻击网络,然后进行反复传递,己方的进攻会变得非常流畅,不仅可以分化有球者遭遇到的压力,还可以使任何一个对方半场游弋的中前场球员都有威胁,使对手防不胜防。

防守的时候,前场球员也应该一起参与进去。比如说如果一名前锋被对手断球,他不应该呆立着不动等队友的支援,而应该立刻进行反抢,如果反抢失败就要马上回追,进了压缩对方有球者的控球时间和传球空间。一旦对方球员的时间空间都缩小了,他们的进攻就很难造成多大威胁,己方防守也就成功了。

一场足球比赛22个,所有比赛时间都是1个有球者和21个无球者互动。足坛以前非常看重有球者的素质能力,但其实真正决定比赛胜负的,还是那21个无球者的配合。

这样训练和比赛当然会加倍消耗球员们的体力,一些老将很有可能就此吃不住,但哪怕要将老球员们按替补席上换上稚嫩的新球衣,卡尔也要这样做——不仅仅因为重视无球跑动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潮流,还因为慕尼黑1860以前固化的战术给他们带来的只有失败,败则思变,只有彻彻底底的一番改造,球队才能不断获取胜利。

……

一场对抗赛看完,卡尔很是发现了几颗好苗子——是不是真正的天才还有待到职业赛场上去鉴定,但只论他们青年队中的表现,就已经很让惊艳了。

蒂莫·格布哈特,进攻型中场,他所踢的那支队伍有大半进攻是由他发动的。

萨维奥·恩塞雷科,这是一名非洲裔的球员,脚下盘带技术非常华丽,个子虽然不像其他非洲裔球员那样十几岁就长得又高又壮,但进攻时强劲的爆发力和冲击力的确很“非洲”。

拉斯·本德,金发蓝眼的高大小子,只看背影技术的话还以为他已经20岁了,但一看正面的满脸稚气就知道还没成年。场上非常沉稳,虽然踢的是中场,但是攻击型很强。

斯文·本德,又一个金发蓝眼的小子,跟拉斯·本德是双胞胎兄弟,他们俩的脸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弟弟斯文比拉斯要高一点点。一名再度令怀疑他年纪的边路球员。

莫里茨·莱特纳,被鲍勃留场上的唯一一名稚龄选手,看起来甚至中学还没毕业。不过他脚下的技术精湛,甚至可以将比他高了整整一个头的对手都耍的团团转。

克里斯托弗·扬克尔,非常沉稳的后卫选,左右边路都玩的转,卡尔想他应该是一个后防线上当然不让的万金油选。

被卡尔看中的球员不少,正如鲍勃所说的那样,青年队里不仅盛产金毛,还多产天才——如果他们中没长歪的话,可以想见几年后的德甲赛场上将遍布“慕尼黑1860青训出品”。

特别是拉斯·本德和斯文·本德,这两兄弟场上的默契度高到了吓的地步,像是心灵互通一样,一个埋头带球突破,遇到防守阻力的时候随脚一传,足球就能跑到另一的脚下,然后另一再抬脚射门,得分!

这种配合,不正是卡尔梦寐以求的么?只是,除了克里斯托佛·扬克尔,其他的全都不成年!本德兄弟也要到过了年以后,才满16周岁。

好扬克尔也算是卡尔急需的球员,他能帮球队巩固后防线。

卡尔低头跟青年队教练鲍勃说了句话,鲍勃点点头,朝那群集合一起的少年们说:“克里斯托弗·扬克尔,一会儿跟奥斯顿先生回去。”

扬克尔激动的身体颤抖,他咧着嘴巴和身边伙伴拥抱了一下,差点压抑不住自己的笑声。

其他球员用一副羡慕的目光望着扬克尔。

卡尔瞅着身材高大结实的本德兄弟,心中突然一动:要不要把他们带回一线队去呢?虽然鲍勃青年队的训练开展的也很不错,但是一线队的训练比这里强度更大、质量更高,对于成长期的球员们也更有利。让不满16岁的少年打全场比赛算是摧残德国花苞,可如果只是让他们跟着一线队训练,并且偶尔的替补上场呢?这样既可以为球队主力荒解解渴,又可以锻炼年轻球员,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想把拉斯·本德和斯文·本德也带走。”卡尔咳嗽了一声,抬高音量说:“暂时让他们跟着一线队一起训练。”

鲍勃笑道:“为一线队输送血液是的责任,没有意见。”

“耶!”“耶!”兴奋的本德兄弟忍不住从原地蹦了起来。

……

将三名年轻球员带回一线队训练场,并嘱咐加勒德给他们更衣室里找好柜子后,卡尔站场边看了一会儿一线队球员训练,然后返回了更衣室,开始准备下一轮联赛的战术。

正这时,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

他随手接起:“好,这里是卡尔·奥斯顿。”

“奥,奥斯顿先生么?”电话那头传来一句口音古怪的德语,还说的结结巴巴的。

不是以德语为母语区的,那么这是个外国长途?卡尔这样想着,用流利的伦敦腔英语回答道:“如果您对德语感到不熟悉,也可以说英语。”

“谢谢,真是太谢谢了!”电话那头的立刻松了一口气,转而用英语讲道:“是一名来自中国的记者,想代表《体坛周报》对您做一次专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