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是清朝咸丰三年,一群生于道光九年前后的逃难的汉子来到宁县之后急于找到营生。
他们一部分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人,一部分是苏南小南湖周边的人,还有一部分是皖北泗州人。这一年,这些地区洪水泛滥成灾,迫使他们离乡背井,到外地谋生。
他们听在城里卸了货准备往回走的赶驴(骡)车的人说,本县夏家庄前面山中石灰窑无人烧便动了心。只要能混一口饭吃,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啊?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进山当窑工。于是,他们立马动身,跟随这些“驴(骡)头”返回乡下。
从宁县县城到夏家庄约摸一百二十多里路,他们这一行人整整走了一天。这一百二十多里路中一半是山路,一半是平地。山路高低曲折,蜿蜒起伏。或如屋脊,或如羊肠。它们深藏不露之时,犹如神龙之难见其尾;它们坦胸露怀之时,如同张牙舞爪的巨蟒。难见其“尾”,可感行人之辛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跋涉;“张牙舞爪”,可知行人之安危。粉身碎骨前人鉴,只为一日稻粮谋。
若不是驴(骡)头进入山区之后一路高歌、歌声此起彼伏的话,那么这一群逃难的难兄难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