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小说 > 滇路盘旋

第四十七章

自从接到刘正荣的来信后,阿燕没有一天能睡安稳。他们商议好的出售鹤庆梨的想法,一旦得到城里商贸人员的支持,基本上就算大局已定了,越想越觉得有吸引力。如今报纸广播连篇累牍地大肆宣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怕没办法致富,而不再怕富了被割尾巴了。

在一个星期内,她就串通了村里最要好的四个姐妹,凑了三千二百公斤刚收的新梨。并开始蚂蚁搬山似的运输方法,每天用自行车运几趟,拉到木材场。幸好拖拉机手是她们其中一个姑娘的对象,自告奋勇愿意帮助她们,在出去拉化肥的路上,顺便带上几百上千的,而从不计较报酬。这使她们减轻了不少压力。

梨是拉出去了,众人的心也随之悬起来了。到底是没做过的事,谁也没个底。不象拉到县城卖那样,卖贵卖贱总在眼前,谁心里都不慌。这下猛地把千百斤新梨扔给了不认识的人,虽然人人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免不了有各种想法。阿燕把刘正荣的信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时间已经过了预定的日期,怎不叫人着急。她们去木材场问过,梨拉走好些天了,为什么没个音信?村里听说这事的人,暗地里开始嘲笑姑娘们的无知。阿燕心急如焚,表面还得做出笑脸,安慰姐妹们放宽心。

这些天一收晚工,她就跑回家里,把做活的工具一丢,向阿爸阿妈说一声,让他们先吃饭,不用等她。不等老人问话,她就跑出了村口,坐在路旁的大树下,向遥远的山路不停地张望。那边山角处盘旋隐没的路口,是她最关注的地方。在那儿出现的各种人影,无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能唤起她难以抑制的激情。她一次又一次疾如闪电的站起,又一次再一次失魂落魄的坐下。每天到太阳落尽了,天完全黑了,才拖着疲乏的双腿姗姗离去。临走之前,她都要把双手玩弄着的小刀愤然往树身上砍上一刀。现在,那一道道深深的刀痕,已有十几处了。尽管心里有怨,但她仍不愿意承认一切都已结束,年轻人的美好理想总是要到山穷水尽,走投无路才肯罢休。

这天她又象往常一样来到了树下,一坐就是老半天。深秋的夕阳,过早地收起了光和热,只剩下个血红的大盘子挂在天边,周围的云彩也被烧得通红,散布在西山顶端。看样子这时谁要能上山,伸手就可以抓到一把鲜艳滚烫的火烧云。然而阿燕此时没心思观景,美丽的大眼睛依然盯着路口。山林中吹出的阵阵晚风,已有初冬的寒意。

阿燕身上的汗气已被风吹散,变做丝丝凉水。看着天又快黑了,她的肚子也有些饿了。还等下去吗?她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信开始产生怀疑。对阿叔,对阿叔派来的人那是无庸质疑的。然而这回进山来的人并非真的尤振雄,据阿叔后来的信解释,临出车前他们背着他换了人,从来信中也可以看到姓名叫刘正荣。叫啥名字无关紧要,主要是不知他到底想干什么。她再一次缓缓地站起来,自言自语的问道:“他是为什么呢?”当然,近处没有一个人回答她。四下望了望,山还是原来的山,路还是原来的路,天还是原来的天,树还是原来的树。她再次举起了刀子,愤怒的又要砍下去。

就在这一瞬间,远处的路口出现了一个孤单的身影。阿燕赶紧停下,想看清是什么人。但是相距太远,偏巧那个方向正迎着落日,阳光的余辉照射着,一时难以分辨。她用手挡着光,隐约看见好象是从天上跑下的人。那人转了个弯,在进村的直道上放开大步奔走过来。尽管天色已暗,还看不清来人的面孔,但从他急走的姿态上,阿燕已绝对肯定是自己等了多日的人了。

“哎——”她站在大树下,兴奋地拉长了声调,用最大的音量放声喊道,同时还朝那边使劲的招手。优美的声音随着山风在大山中回旋,半天都没消失。

那人显然听到了,抬头朝这边看了看,也挥挥手,应了一声,加快了脚步跳跃着跑来。

阿燕也抛弃了一切多余的想法,迎上前去。当他们聚到一块时,高速的步伐难以停下,他们也没有准备停下,两人在高速的惯性作用下超脱似的紧紧拥抱在一起。过了有两三分钟,才从激动中醒悟,慢慢地分开,手拉着手,面对着面只是笑。又过了几分钟,才开始说话。姑娘心里积蓄了多少天的抱怨话、哀叹话、服仇话、思念话,一句都用不上了。所有要说的都在欢喜的笑声中。

回到家里,主人们又要为他摆饭。但从未做过生意的刘正荣这回不肯听话了,非要把一切交代明白才吃饭。他说不然的话心中被堵得慌,一口也吃不下。

“这回生意基本还算顺利。我的那个战友也很热心,并且愿意同你们山里直接签订合同,包收所有的梨,你们干不干?”刘正荣边说边从贴身的内衣口袋掏出个大信封,“这是你们应得的红利。外面各种费用我都支付了,这点是纯利,随你们怎么分。”在递给阿燕时,他又迟疑了一下,深带惋惜的说:“第一次没有经验,损失太大了。等以后搞顺当了,同样的东西,可能可以收获一两倍的利,你信不信?”

阿燕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原因,也就说不上信还是不信。说实话她这时最关心的还是信封里有多少钱,这是她们五家人家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多少天来所急切想知道的。

她伸手接过并不厚实的信封,没急着开启,用手捏了几下,大概就估摸得出了。多就多点,少就少点,反正要比拉到县城里要多赚些。随后用手指摸了摸,可能有十一二张。已经很满足了,在山里,一个强劳动力辛苦干一年,年景最好也就能分两百块。象这样吃不完的梨拿到城里去卖,本身就带有很大的蹊跷性,没有赊本,还能获得利益,简直就跟半道上捡来的差不多,何况数目不小。

她大度地连声叫刘正荣动筷吃饭,尽量做出不管多少她们都能接受的样子,好叫客人扫除自责的感觉。当眼睛看在手中的钱上时,她竟一下呆住了。原来,拿来的不是那种山里人最喜欢数最乐意看的“大团结”钞票。她吓了一跳,再定神细看,却是毛主席周总理的四伟人头像,旁边板板正正印着“壹佰圆”。这样的钱以前从没见过,她怕是看花了,揉了揉眼睛,再小心专注,依然没有变。虽是山里人,好歹也是上过中学的,相信眼前的几个字再怎么也不会认错。她忍不住大声问道:“哎,你这是哪个国家的钱?”捏着都觉得有点烫。

正准备动手吃饭的刘正荣听她问得好笑,便放下筷子,接过一张钱,凑近主人们的眼前,指着上面的图案和字迹,笑着反问道:“我倒要先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难道这几位人物也不认识?这是新版的人民币,你看,这么简单的汉字不会认不出来吧,‘中国人民银行’,下面是篆刻的行长和副行长的章。现在全国的人都富了,城里早开始用这种百元币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千元币呢。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展,用不着奇怪。”他边说边用手轻弹了弹纸币。“听,音色脆亮,真货。看,这叫防伪水印,迎着亮光才能分辨,毛主席的头像。”

“那总共有多少呀?”

“一张一百元,十一张就是一千一百元。”

“哇,一千一百?!你哪里弄来的这么多。”在她的想象中,能有百十元就很满足了。上千元,这个数目只在村管会的帐本上见过,对于个人来说,就象神话数字一样。

“哪来的,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有啥本事变出钱来。都是你们的梨卖来的。”刘正荣把钱还给她,拍了拍她的手,说道:“放心收下吧,你们劳动换来的报酬,一点不用担心。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要是还有货,立刻组织一车,明天就拉走。”

阿燕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不用多说了。你吃饭吧,我去找姐妹们,立刻分红。有这个做样,保险全村人都肯干,你要三四车也有。我去传话,愿干的就来报数集中。”她再也无法平稳地坐着陪客人吃饭了,要把这样惊天动地的喜讯通知给好友们。她从锅里抓了个煮熟的玉米,边吃边往外跑。

顶多不过二十分钟,阿燕就把四个姐妹都带来了,后面还跟着一群人。虽然家家都在吃饭,可一听说是这事,人人忙不迭的丢下碗筷,嘴里的食物能咽的咽下,来不及咽的吐掉。跟着她就来了。左邻右舍的那些曾说过风凉话,准备看热闹的人们,闻知这伙小姑娘丢出去的几千斤梨竟然有了回报,忍不住也来听听看看。想知道城里的行情如何,盘算自家的选择。

刘正荣今天没喝酒,快速吃完了饭,等着姑娘们。门口就象一道有人把守的关隘,卖了梨的就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没拿出梨还说过刻卑的就低人三分伸颈张目地躲在门外。连热情的主人出来请他们进去也没人好意思挪步。不要说山里人见钱眼开,这种场面其实难见。即使是村里年终结算,村人们也多是背背篓赶牛车来搬实物,现金着实少得可怜。一旦得知这些不尊古训的小姑娘竟私自同城里人勾搭卖了梨,并且要分钱了,谁不眼谗。

进屋的四人也够紧张的了,围着桌子挨个坐下,谁也不吭声。任凭阿燕去分配。

“这次的梨事先没有过称,只好按老规矩分了。这有一千一百块,咱们一人一份两百块。剩下的一百给这位替我们拉线出手的刘同志,你们同意不同意?”

“同意。”众姑娘早激动得按捺不住,尽声尽力地呼喊道。她们只敢作几十块钱的好梦,不料竟分到了两百,个个喜出望外。就是再多扣出些给这个为她们致富的财神爷,也不会有人说二话。当阿燕讲述的那种新钱交给每个人手里时,更是人人爱不释手。“阿燕,你说的这么一张就顶十张‘大团结’,是真的吗?好了,什么都别说了,我要赶紧拿回去给阿爸阿妈看,他们从来没见过。奶奶今晚上肯定又要枕着它念叨大半夜了。”

刘正荣过来拦住了急切想离开的姑娘们。“慢点,慢点。还有几件事需要当面说清楚,你们都忍一忍,听我一次说完。”

姑娘们对这位年轻人的信任已经无以复加,哪会不听他的话呢。几人相互交换了下眼色,重又坐回原处。“还要说啥,你可快着点。我们都急着呢。”

“首先,这一百块钱我不能收。我说过,外面该支付的都支付过了,也包括我的那一份。这是你们的,如果你们还信任我,愿意继续干下去的话,就不要让我两面收钱。”

“这好办,都给阿燕吧。当初是她组织起来的,她家的梨也多些。”

“同意。”

刘正荣再次拦住姑娘。“还有,这次算是交了回学费。要不然,你们可以分得三百块,甚至四百块。”

“啊,四百块?”不光是在场的姑娘们惊异不已,连屋外的人也瞪直眼睛,竖起耳朵。在她们眼里,能分两百已经够欢喜了,如何又能翻一倍呢?这不能不听听。

“这次没经验,太不小心了。一路上颠坏了不少。你们看,这样好好的梨在市场上是一等品,一斤卖一块钱。要是磕破点皮,只能评二等品,卖八角一斤。如果摔坏露出肉的,就是三等品,只卖五角一斤。整个裂开的,属于四等品,不能上市的,只能内部处理,卖两角一斤。你们没看见,一通知出去,商贸部门的家属子女,提篮携带的,用扁担挑的,拿单车拉的,一个下午就卖完了。还有人反复的问,啥时候再来。”

“哈哈,城里人连那样的破梨也媳,过两天再给他们拉一车去。”

“不。我们也要提高效益,减少损失。我的战友告诉我,在没有学会正式包装之前,再进行整车贩运,至少要加垫些稻草。一层梨一层草,就能保证大部分是一二等品。那样,不是可以增加收入了?他还要我转告你们,把眼光放远些,派人出去学习包装技术。还说这样的产品要是到了广州香港,可能就要卖两块一斤。如果出国到美国英国,就是十块的价。”

“一斤能卖十块钱!”屋里屋外的人都震惊了。“老外的钱太好赚了。”

“不是他们的钱多,而是从来没见过怎么好的梨。你们要有这个准备。”

阿燕胸有成竹的说:“学习标准包装,学习果木栽培,都是免不了的。可以先放一放,等年底农闲时再说吧。现在先商量明天的事吧,大家不要被小小的一点财富冲昏了头脑,刘同志计划明天再拉一车出去。谁家现成的有多少先报个数,不够的连夜采摘。”

热情高涨的姑娘们没有片刻迟疑,这个三百,那个五百,立刻报开了。如果说上回全靠对阿燕的友谊和信任拿出来,过后谁也少不了悬着半颗心。此时可是手捏着崭新的百元票,什么犹豫都没有了。

“阿燕,我们也想跟你干,行不行?”门外的姑娘再也忍不住了,主动问道。

阿燕看了看她们,又看了看刘正荣,很有分寸地说道:“还是跟家里老人商量商量吧,这桩买卖的风险不小,要是搞砸了,可就赔大本了。”

“这话要在昨天,谁都提心吊胆。今天看着你们手里的新钱,啥也不怕了。我家有一千斤,全部拿去。我看透了,自己卖再好就是几张‘大团结’,要想换新钱只有进城干。”

“想干就进来一齐商量吧。”话音一落,门外的人“哗”的一下拥进来大半。阿燕好一阵也止不住人们嘈杂的喧闹声,“不要闹,不要闹。刘师傅,我们纳西人直道,大道理不用多讲了,你就是我们的指路人,我们信你。干脆说,要我们做啥,我们就做啥。”

“怎么能行,怎么能行。那不是反客为主了吗,你们的事还是你们自己做主才好,我帮着出出主意,跑跑外交就是了。”刘正荣原本只想客气几句便罢。这下只见满屋的眼睛都盯在自己身上,人人都象敬神似的,就不由得他不多说点现实的了。“这里报的有一车了。明天往外拉之前,最好过过称,到时分起来也有个根据。还有一件事你们要抓紧办,就是这条路。主要是加宽点,我走了几趟,要紧的是几个山角拐弯处,得花些工整一下。要是汽车能直接开进来,又可以节省一笔钱,增加收入。再说,修好路对你们的长期发展也是有益的。”

“没说的,等忙完秋收,我就叫村长组织人工动工。保证家家主动派人干。”

.

Back to Top